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红楼]那股泥石流(257)

如果她雇佣说不同方言的妹纸做工,那是不是可以延缓配方外泄的速度?

就在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里,他们一行人很快就到了泉州,之后胤禟带着湘云和一船的人在泉州弃船登岸,直接入住早前便准备出来的别院。

湘云带着她的人和宝玉,胤禟住后院,前院全部留给跟着出来的掌柜幕僚居住。

跟着胤禟去见识了一回茶园,又喝了一回今年的新茶,之后湘云便开始忙他们自己的事了。

李卫走了宝玉的路子,现在跟宝玉称兄道弟,一副哥俩好的模样。湘云没拦着,她也觉得宝玉应该有些不同身份背景和性情的朋友。

找了当地的掮客,在泉州城里转了两天,湘云终于挑中了一处极大的院子用来做加工厂。

只是湘云不知道这个加工厂的厂址是临时的还是长期。

“你又不差钱,想要便买下来吧。一处宅子罢了,有什么好纠结的。”胤禟茶这几日茶喝多了彻底走了困,看着打着哈欠跟他说话的湘云多少有些嫉妒。

湘云摊手,“我这不是纠结之后怎么处理嘛。”她想雇佣当地妹纸做工,想让她们有挣钱的机会和手艺,可她也得留下信得过的人负责管理呀。若是管理的人出了问题,岂不是好心办了坏事。

胤禟对此持保留意见,又提了件事:“你上次说的事,爷已经打过招呼了。去是可以去,但是里面的东西绝对不能往外带。不管看到了什么,也都不能妄言妄动。”

“可以去?”湘云闻言瞬间从椅子上跳起来,见胤禟肯定的点头,兴奋的在原地蹦跶。

高兴过后,湘云举起右手,向胤禟保证道:“你放心,我保证不乱说,宝玉也不会。”

其实乱说也没事。

胤禟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说了句:“那最好不过了。”

第115章

湘云前几天就想到一个特别严肃的问题。

以荣国府的能力和宝玉的身份,怕是只要宝玉露出想要上进的意思,他不必需要下场就能直入仕途呢。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清朝当官,尤其是荣国府这种包衣勋贵人家的子弟想要入仕,真非科举这一条路可走。

随便说说吧。

入学景山官学,只要家里人脉跟得上去,自身也优秀那出来就能进内务府当差,以笔帖式入仕途。

如今的湖广巡抚年遐龄便是以笔帖式累官至二品大员的。

除了这一捷径,还可以借助家世和亲戚长辈的官阶爵位获取荫生名额进入国子监读书。当然了,如果做不了荫生,也可以捐银子做个国子监的例生,同样也能在国子监挂上学籍。进了国子监读书,三年后就有了吏部记叙的当官资格。贾家只要再稍加运作一下,何愁候不到实缺?

除了走国子监的路子,宝玉还可以直接重走贾琏的捐官路子。

贾琏成亲前,为了亲事好看特意捐了个五品同知在身上。都是贾家的爷们,宝玉自然也可以走捐官的路子。等身上有了官职,再想办法往实差事上面转也更容易些。

就像李卫,虽然她不知道这个李卫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李卫,但历史上的李卫当初也是捐官入仕的。

湘云之前见到李卫的时候便觉得这个名字好耳熟,前两天突然想到在未来看的一部影视剧里就有个叫李卫的清名臣。

靠着捐资入仕途,还做到了封疆大吏,一代传奇人物。

话说回来除了上面三种文职,宝玉也能走武将的路子。

贾家就是军功起家,在这方面还是有些薄面的。再一个,哪怕贾家的面子不好使了,宝玉他亲舅舅不是才升了九省统制?

再有皇宫的侍卫除了由正经满旗子弟担任外,还有属侍卫处管辖的包衣侍卫营。包衣侍卫营掌稽察出入,随扈巡幸,驻跸警卫等职务,晋升的速度不逊那些满八旗的子弟。

……

本来就有这么多种入仕途的方法了,再加上当初贾政执意要叫贾珠科举,间接导至贾珠早亡,贾家那帮拖后腿的绝对不会再叫宝玉累到,重蹈他哥的覆辙了。

不过湘云关心的也不是这个。

在她看来不管是哪一种入仕途方式,只要有能力早晚都能爬上去。但宝玉他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走捷径于他来说,没有好处只有坏处。他需要多看看,多听听,再多累积一些市井民俗和为官处事的经验。

世人常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宝玉要是…那湘云觉得他还不如继续搞艺术呢。也省得将来害人害已。

在未来除了相对隐私的案子外,其他的案子都是公开审理的,公民不光可以申请去法庭旁观还可以通过法庭的公众网站观看直播和回放。除此之外,公民也可以申请查阅案件卷宗这一类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