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后创业记(1585)+番外

作者: 清澜皓月 阅读记录

房子单价涨到14000一平了,总价也是八十多万了。

最近她在咨询秦歌,能不能把那套房拿去抵押再买一套?

秦歌建议她不要再买在燕郊了,也不要买上海或者深圳的卫星城。

如果以后有回蓉城的打算就干脆买在蓉城。这会儿蓉城房价还没有开始涨,上车还不是太贵。

好的地段才一万一平。

且,限购还没有重出江湖。

她把燕郊的房抵押了,虽然还没有付清,贷三四十万应该不成问题。

在蓉城首付可以买个总价一百万出头的房子了。

一二环内,100平的套三随便买。

晓月左思右想后就打电话托苏虹帮她留意一下。

傅珩道:“给你当弟弟、当保姆都挺划得来啊。简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秦歌摆摆手,“你不要这样说人家。你没穷过,但我很理解那种纸面财富增长带给人的成就感的。我04年、05年创业的时候,身上其实一点钱都没有,但公司的资产在稳步上升。我每天睁开眼想着自己有两套房、十几个门店都觉得日子好有奔头。花钱确实是比较!”

被炒了鱿鱼,她连五块钱一碗的牛肉面都不太舍得吃的。

但是公司资产涨了,她就舍得吃十二块的‘全家福’加各种肉菜。

傅珩想了想,如果都是这种心态,那楼市的波动影响整个经济就说得过去了。

毕竟如今中国家庭最主要的财富就是房子。

有些家庭甚至超过70%的财富全压了房子上头。

过年肯定不在酒店里过。

过年在秦歌和傅宸在深圳湾买的大平层里过。

除了要回家过年的卢芳等人都在这里过。

陈老师自然也一起。

大年初一傅董依然是带着傅宸、傅珩去给三叔公拜年。

三叔公的寿宴就在深圳的杭帮菜办。

杭帮菜一共就开了五家店,苏沪杭北深。

14年到15年经济不景气,也只是苦苦支撑。

就没有再想到其他城市开店的事。

秦歌在家接待上门拜年的人、接打来拜年的电话,忙了个不亦乐乎。

晓月回了老家,也给她打了电话来拜年。

打断骨头连着筋。只要他们不再谋算她傍身的财产,她倒也没想和家里人走绝了。

小琅带着两个弟弟在小区里玩儿,大城市比农村少了很多过年的气氛。

彼此之间也往往是很陌生的。

不过好在他们家人多,倒也挺热闹的。

秦歌

道:“有时候真怀念小时候那种邻里关系。”

傅老太太道:“我其实不太能理解那种关系。”

她连傅老爷子照顾同族这种事都理解不了。

而且觉得很没有必要,还养大了傅昇的野心。

秦歌也不好跟她多掰扯。

只笑道:“我妈以前住学校宿舍,隔壁住着和我妈搭班的马老师与她孙子。我跟顾阳就是那么一起长大的。后来我们俩都最潦倒的时候,就一起结伴在川渝云贵排房票。没有顾阳一起,我一个女的哪敢半夜三更出门啊?”

那天在海花岛售楼处,顾阳等到五点多才选好房。

陈老师和马老师就问他们以前去排房票是不是也要等这么久。

当时秦歌和顾阳就笑了。他们是三点出门,十一二点才能回到租的房子。

傅老太太惊讶道:“啊,你们只是邻居而已啊?我一直以为你们是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就是什么表姐、表弟那种关系。

中国人的一表三千里她也不太明白,英语里亲属关系是很简单的。

舅妈、姑妈、姨妈这些都是一个单词。

美国人也不爱走亲戚,小孩子没必要弄得太清楚。

陈老师笑笑,“远亲不如近邻。”

老马的儿子、儿媳、小孙子也来深圳同他们一起过年了。

他们如今可不敢再拿捏顾阳了。

正月初二走舅舅,秦歌就索性把三个孩子带到顾阳家里去了。

顾阳的父亲、继母对秦歌一家客气得不得了。

这是何等家人,居然和他们家当亲戚一样走动呢。

很多事情难得糊涂,秦歌一个外人肯定也不会平白无故多嘴。

她笑着对马老师道:“我要是给你小孙子包个红包,你得还我三个呢。”

逢年过节,傅氏族里的人都会给三姐弟发红包。

他们受傅董很多恩惠无以为报,也只能聊表心意。

秦歌也会一一还礼,但总的来说给压岁钱这事儿还是她赚。

她也没有故意多包,拂了亲戚们的意。

反正她们好些也在她的杭帮菜和小卖部挣钱。

顾阳这个弟弟

还没到18周岁,确实是可以包红包的。

马老师笑,“那你包个四季发财。我一个小孩发100,我还赚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