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富贵闲人(45)

贾赦虽说做好了准备贾代善活不过年底,毕竟他之前长途奔袭,为了平叛几日不眠不休,年轻人自然受得住,对于贾代善来说,那就是催命符!之前贾赦回京之后给贾代善配了一些续命的补药,反正也就是聊胜于无,最好的结果就是贾代善能够熬过新年,哪知道,这才多长时间啊,贾代善的死讯就传出来了。

哪怕被出继了,贾代善还是自个的堂叔,贾赦也是得给贾代善服孝的,贾代善换了孝服就跟着来报丧的管家去荣国府奔丧,结果到了京城就听得纷纷乱乱的流言,都说贾代善是被贾政气死的。

一个个言辞凿凿,就像他们亲眼所见一样,不过,大家只说贾政气死了贾代善,却也不说是因为什么,因此,一个个发挥了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有人说贾政跟贾代善的小妾偷/情,也有人说贾政似乎是看上了某个犯官家的已经被卖到青/楼的女儿,硬是要将人赎身,接回来做妾,多半是类似香艳的传闻。似乎就是一/夜之间,贾政就变成了一个贪花好/色,气死老父的不孝子。

不过,这其中的内情知道的也有一些,多半也是贾家的亲戚或者是故交,另外就是一些消息非常灵通的人家了,都琢磨着是贾政牵扯到了之前那场不成功的谋逆之中,若非这种事,以贾代善的城府,怎么会这么快就死了。贾政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想要保住他,贾代善也唯有以死动人了。

贾政也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贾代善刚死,他临死也没来得及对史氏做出什么安排,史氏一听到消息,立马就不病弱了,直接撑着拐杖就从被软禁的小院里面出来,不等别人有什么异议,就是劈头盖脸地抡着拐杖打了贾政一顿,将本来就心虚的贾政弄得狼狈不堪,小王氏在一边也傻了眼,暗恨贾代善死得也太干脆了,史氏这等人,真要是出来了,他们也是扛不住啊!

因此,等到贾赦到了荣国府的时候,赫然发现史氏穿着一身丧服,摆出了一副未亡人的模样,已经开始招待前来吊丧的内宅妇人了。

第50章

准确来说,贾赦与荣国府而言,已经是旁支,荣国府有什么事情,他们懒得管,当然也是管不了。

不管怎么样,虽说过继出去了,贾赦还是贾代善的亲生儿子,大家都是知道的,表面文章怎么着都得做一做。因此,别的不说,该守灵还是得守灵,该服丧也得继续服丧。史氏如今也管不了贾赦,也没必要再管贾赦了,贾赦跟她就没什么干系,她如今需要做的就是赶紧掌握住整个荣国府。

史氏原本在拿捏儿子儿媳乃至后宅事体上就颇有一套,如今贾政袭爵的旨意还没有下来,贾政不孝,气死父亲的传言又是闹得沸沸扬扬,几乎是天下皆知。史氏再如何,贾代善也没有休弃了她,为了保住荣国府的名声,对外只说她病弱,在内宅养病,不见外客。因此,她还是超品的国公夫人,整个荣国府,贾代善一死,她就是最大。

有了这样一重身份,又天然占据了礼法上的优势,史氏立马就有了足够的底气,在荣国府说一不二了。贾政稍有一点别的心意,史氏立马就闹着要去敲登闻鼓,告贾政忤逆不孝,贾政立马就萎了。贾政如今那是真的底气不足,别人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事情,他自个能不知道吗,参与到谋逆大事里头,不知道多少人因此掉了脑袋,他到现在都觉得自个脖子有些不稳当。若是史氏真的冲出去一告,上头不介意不顾贾代善临终的求肯,将贾政也跟着解决掉的。

史氏做这些事情毫无顾忌,她这几年早就看透了,贾政这人看着是个孝顺的,实际上最是自私自利不过。自己之前做的那些事情,难道自个明面上真的得了多少好处吗,她已经是国公夫人,再如何,也不可能更进一步,虽说她是想要在两个儿子之间玩平衡,好保持自个的权威,贾赦可以怨她恨她,但是贾政却是得到了实际的好处,要不是贾赦最后撒手不干了,能轮得到贾政做府里的世子?

结果到头来,罪过都变成自个的了,不但在自个被贾代善责罚的时候,不帮着自己,反而摆出了一副敬而远之,自个最委屈,一切都是听从了母亲吩咐的样子,叫史氏对这个儿子也是恨上了,如今得了机会,史氏也是战斗力飙升,将贾政玩弄于股掌之上,心中只觉得痛快至极。

史氏看起来每日里为了贾代善的死悲伤欲绝,在灵前垂泪不止,恨不得随了贾代善而去的模样,其实心中却是冷笑不已,你当初那般对我,还说什么要休了我,怎么就没想到,自个的命这么短呢?如今你死了,荣国府自然便是我说了算!这般想着,史氏心中颇为得意,什么都是虚的,活得长才是真的,要不是之前那几年史氏硬是熬了过来,如今岂不是一切都成了空?

贾赦知道之后,一方面觉得挺荒谬可笑,一方面也觉得有些幸灾乐祸,若是他当初没有过继出去,想必享受这个待遇的就是贾赦了,如今轮到贾政头上,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贾政以前不是一向孝顺得很吗,如今就让他继续孝顺下去吧!至于史氏,以后能摆弄的也就是贾政那一家子了,贾赦不是什么圣父圣母,能以德报怨,生在贾政家里,也是他们的命了。

贾代化那边见史氏冒了出来,自个还没反应过来呢,荣国府那边已经变了天了!贾代化虽说知道史氏的为人,只是两家虽说就在东西两府,平常看着也亲近,但是到底早就分了家,当初贾代善没把史氏做出来的那些事情闹出来,为的就是贾家的名声。如今贾代善刚死,局势还不明朗,真要是将事情闹大了,只怕两府都没有好果子吃,因此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贾代化心里却是下定了决心,若是史氏依旧胡作非为,自个也只能以族长的身份,将史氏休弃了。

等到贾代善七七之后,宫里才算是传来了旨意,贾政得以袭爵,但是,从超品的国公一直降到了三等将军,公侯伯子男,下面才是将军,而且还不是一等,是三等,连降六级,可见圣人的心思。大概是史氏这些日子的举动叫圣人也觉得有趣,因此,圣人虽说知道史氏算是什么样的人,但是并未剥夺史氏的诰命,在他看来,这对原本处在同一利益立场的母子如今相见两厌,互相折磨,却也算是对他们的惩罚了。当然了如今看来,贾政是毫无还手之力啊!

贾政保住了一条性命,偏偏一个国公爵传到他身上,只剩下了个三等将军,等到到了他儿子身上,大概也就剩不下什么了,不等庆幸贾代善最后还是用爵位换了他一条性命,就被史氏的挖苦斥责弄得焦头烂额,萎靡不振,为了逃避史氏,贾政接到旨意之后没几天,就说要扶灵回乡,到金陵给贾代善守孝,这也是正事,史氏自然不能拒绝,只是她却是不乐意长途跋涉回金陵,因此只说自个身上不好,难以远行,会在京城为贾代善诵经祈福云云。

贾政自然猜出了史氏肯定是不乐意回金陵的,不说别的,贾代善临死前几乎已经是当史氏不存在,结果临死前又因为贾政的事情给占住了心神,根本就忘了史氏这回事,要不然的话,史氏哪能又从后院里头蹦跶出来给自个添堵。只是如今史氏已经跳出来了,她又启用了自个还没有完全损失的那些心腹,仗着贾代善过世后那段人心惶惶的时期,又是将内宅的大半权力收拢到了自个手心里头。

贾政暗骂小王氏无用,只是却没想到,小王氏嫁妆单薄,陪嫁的人也少,就算她管家,用的多半还是贾家的老人,这些人最是势力不过,眼看着史氏占据了上风,哪有不投靠的道理。尤其小王氏对钱财盯得很紧,除了对元春还有贾珠,几乎是一毛不拔,对下人自然也没什么赏赐,因此,下面的人多有抱怨.

史氏却不一样,她对下人素来宽和,只要你为她办事,她不在意你跟着喝点汤,比如说之前被贾代善处置了的赖大一家,因为帮着史氏做了不少事情,在事发之前,家里也是置了良田大宅,过得也是呼奴使婢的日子,虽说因为史氏被贾代善厌恶,赖大一家也因为给史氏做了不少阴私之事,叫贾代善直接处理掉了,但是如今家里史氏最大,给她办事,还用得着怕别人吗?因此,史氏那边稍微勾了勾手指头,立马贾家那些惯于见风使舵之人,直接就巴巴地凑了上去,供史氏驱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