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池鱼(211)

作者: 池也池 阅读记录

只是有些突然。

“不知池大人告诉本官这个做什么?”他警惕地看着池霁,眼神里露着隐忧。

池霁却比他想的要坦诚的多,“我也希望是你。”

他目光如箭,看的方书迟心底惊动,防备更甚。

“池大人慎言,”方书迟皱着眉头,“虽然大人在科举考场上惊才风逸,但从官场,只凭意愿行事是走不通的,而且池大人今日之言,倘若传到圣前,今日之无上恩泽,眨眼间便能烟消云散。”

池霁不以为意地替他添了一杯热茶,推到他跟前时,冲他笑了笑,“只要方大人不说,没人有那个机会告发下官。”

方书迟看了一眼他添满的茶杯,皱了皱眉,“你到底想说什么?”

“眼下世家与寒门之间的较量针尖对麦芒,谁也不可能退步,”桌上的热雾冉冉飘到他面前,遮住了他原本清晰的眉眼,“我知晓大人不屑站队,也只在乎朝野一心,但京都四家以方氏为首,只要方氏有人站出来牵头,那其他三家定然跟随,届时我与大人联手,举朝动荡定能平息——”

“你放屁!”

方书迟没想到他的心思竟然这样野,还敢假公济私把主意打到他的头上来。

“你以为方氏是四家之首,就能替其他三家做抉择?还是你觉得,我为了区区一个爵位,就能不择手段,罔顾手足情分?”

池霁面上原本挂的笑意淡了些许,想解释又教他打断。

“你将我当作什么人?”

方书迟从来认为,以坦诚相交他人,哪怕无法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那也算是问心无愧。

他此前不信官场浑浊之人,时至今日,又要多一类试图拉他入浑浊之地的人。

他不后悔当日欣赏寒门子弟之心,还有此中所付出的真意,却由衷的可惜他藏了数年的那把焦尾古琴。

他看着池霁对这个问题无言以对的神色,满心嘲讽,茶水半滴未沾,便起身离去。

……

京都内开的几个书院,其中只有沧澜书院接收从支州上来京都求学的寒门,而近日四起的流言,也正是从这里流传出来的。

近日贞景帝交给锦衣卫彻查的差事,特意安排了闻濯随行督办。

主要是因为锦衣卫久未被启用,难能让人放心,又加上摄政王殿下自三月会试一结束,便跟个闲人一样整日窝在自己府上享福,早朝也很少上。

于是贞景这回就存了心地给他找了点事做。

——

作者有话说:

闻濯:我的理想只剩老婆跑马热炕头了~

注:“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出自《越人歌》

第93章 故人归

锦衣卫都指挥使名叫谈引戎,先帝在世时他便在侧效命。

后到了贞景帝闻钦上位,由摄政王代理朝政,用的都是御林军,极少有私下决策差使他们的时候,才在朝中息影。

直至贞景元年中凤凰阁事变,朝廷恢复元气大损,皇城内禁军的作用终于受到重视,京畿的军队一律加强布防和管制,连带着一直被搁置在宫外的锦衣卫被重新启用。

此次查沧澜书院,派遣来的是锦衣卫的右镇抚使,名叫宣周。

锦衣卫办案向来手段严酷,闻濯早有耳闻,进去时特意吩咐了一句“不用伤人”。

但满院子读书人被刀鞘压着跪地的场面,也着实让人眉头一皱。

“让他们站着。”他落座众人面前,视线停在了书院院首身上。

对方抬眸间对上他的目光,刹然义愤填膺道:“不知我等是做了何种大逆不道之事,才引诸位大人如此大动干戈?”

闻濯淡淡回道:“近来京都出了很多流言,说举朝拥护的世家将要落幕,而寒门则登上朝野,明镜高悬,这是大势所趋。”

院首的面色变了变,“大人是怀疑这流言是本院传出去的?”

“不是怀疑,”闻濯凛然盯着他,“有人在背后查了你近来动向,顺带将流言的线索扔到了本官面前,咬定了你就是散播谣言的主谋,这肥差本官白捡来,不查也说不过去,所以今日便登门拜访,拿你问一问虚实。”

院首依旧嘴硬道:“大人空口无凭,这罪名草民定不会认。”

“你要什么凭证,人证么?”闻濯抬手虚指了一下人群中的两个书生,身侧带刀的锦衣卫立马抽刀过去,将人拎鸡仔一般提了出来。

“念你二人是初犯,倘若老实交代是谁指使的散播谣言,本官可以考虑从轻处置。”

脖子上架的刀明晃晃地泛着冷光,锋利的刀芒在皮肉间冒出股寒气,逼的人下了一身冷汗。

“是院首!”其中一人匆匆指着院首喊道:“是院首指使的!”

院首突然间被指认根本不服,看向这两个平日里尊师重道的学生,满面的不可置信,“尔敢胡言!”

上一篇:他本光风霁月 下一篇:攀龙附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