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池鱼(317)

作者: 池也池 阅读记录

沈宓心下发酸,被他这样宽阔又暖和的环抱接着,总觉得平生给予的都不够,怀着欲语还休的神情去瞧他,诚挚道:“真的不会了。”

“好,好……”

——

这一夜过去,第二日又是一碧万顷的晴日。

虹映湛蓝,云色缥缈。

说起来,自从沈宓泛起气血不足的毛病了之后,闻濯就一直想着要带他去郊外跑马散步,给他练一练这弱不禁风的身子。

奈何近来京中一直事务不断,不是重臣遇刺,就是禁军围城,之后方书迟回京和贺怀汀离开的北境的消息都来的猝不及防,压根儿没给他们半点空闲时机。

一拖拖了大半个月,莲花池里的花都谢了。

眼下又是三方紧张的时机,若是出门行事,又实在很不保险,于是闻濯退而求其次,选了个京都城内一处避暑的竹林庄子,想着要带他去乘凉。

这日出门前,沈宓醒的依旧晚,迷迷糊糊中被人抱起来穿衣梳辫子,全番都折腾完了才在晃晃悠悠的马车里清醒,听外头响动不大,边揉着朦胧的双眼,边抬首问眼前人,“去哪儿?”

闻濯将他搂起来,碰了碰嘴角,“带你去摘枇杷。”

沈宓一下子被这好些年没有试过的野外活动刺激出一身期待来,眼神清澈了不少,睁大眼睛问,“真的?”

“我能骗你吗?”闻濯被他这副小儿模样逗笑,看着他人都感觉比先前灵动不少。

心想:果然还是不能一个宅子窝的太久,心里身体都太容易窝出病来了,还是得多出来转转。

马车又行一阵,约莫半个多时辰,终于到了地方。

这庄子是江南一带搬迁过来的一股富商修建的,并不广为人知,而且就在京都城内,人工建筑较多,并不全是天工开物,也就没那么惹人稀罕。

但内里有一片天然的青竹林子,十分广阔茂盛,竹种都是上品,枝繁叶茂、竹干挺拔,高种的和矮种的相互交错,将林子挤的密密麻麻,既遮阳又拢阴。

傍边有一处人工开凿的溪潭,源头是从高山上引出来的冷泉水,水色清澈,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温冰冷,正适夏季。

其中还有几块太湖石,天然去雕饰的形状,加上区别于京都本土沙石的材质,极其受这类行家青睐。

不过沈闻二人都不算内行,顶多看上两眼,便直奔小石潭里去了。

小石潭平平无奇,不过内里有新鲜活鱼,可以直接由人去捉,捉到的话直接上交庄里的厨房,晚餐便能加一道江南独有的松鼠鳜鱼。

当然,这些需要折腾的事,都只不过是为了讨点闲中乐趣。

捉鱼这种事毕竟两位金枝玉叶谁也不擅长,平时都是由厨房里的人做好了端上来,他们直接动筷子就行。

饶是野外生活有些经验的摄政王殿下,对于这满潭乱游的鱼也有些束手无策。

这还跟当年他在白叶寺的老林里那会儿不一样,那时纯吃飞的跑的,水里游的实在奢侈,几载也难见一回。

后来回京什么样的都见过了,反而又不新鲜了,此时见着活的东西,才奔出来点跃跃欲试的念头。

“我也下来。”沈宓弯腰卷起下摆,说着就要将靴子脱了。

“你别,这水凉的很,泡久了你脚腕肯定又要痛,先就站边儿上瞧着。”

沈宓作罢,也不管干不干净,径自落到了一旁的块大石头上靠着,盯着潭水干着急,“赤手空拳是不是有点吃亏啊?”

闻濯愣了愣,站在水里瞧着他,“你有别的法子?”

沈宓神色自若,头头是道地说:“书上说江南一带生人都是鱼篓、渔网捕鱼,野外的话用树枝做的叉子扎会比较容易。”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不是没有根据。

闻濯听完踩着水下石块走到岸边,拎起下摆上岸,“没有网,就做个叉子去。”

沈宓扶着他,由着他靠在身上把靴子穿好,问,“用什么做?”

闻濯抬首指了指面前那一大片竹子,“现成的,”扭头又问,“你会做吗?若是记得书上写的什么模样,说出来给我听也行。”

“自然会做。”沈宓算是个书呆子,又不是全然的书呆子,偶尔的动手能力也还不错。

削尖的竹节落到眼前,堂堂摄政王殿下才知晓原来这玩意儿这么简单,但见一旁还在埋头苦干的人,忙拉住了他被磨红的手,“两支怎么也够了。”

沈宓摇了摇头,“不是,我试试能不能做个简单的弓弩出来。”

闻濯从来不知晓他还有这等手艺,就像当初才知晓他会雕刻玉坠子一样的吃惊,“沈甜甜,你怎么什么都会?”

沈甜甜面色一板,有模有样教训道:“多读些宽泛的书籍,你也什么都会。”

上一篇:他本光风霁月 下一篇:攀龙附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