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宠小皇后(46)

作者: 韩金书 阅读记录

所以此刻见了人,便先确定她是否安好,瞧小皇后精精神神的笑得特别开心,康熙就去看她的眼睛。

这稍微放下的心又情不自禁揪起一些些来。

瞧她的眼睛还有些红肿痕迹,痕迹不重,但还是有的。

说明小皇后确实是忘了擦药。

若按照他说的时辰擦药,此时应当好了才对。

这会儿还有痕迹,必然是晨起之后亡羊补牢才擦了些药的。

康熙同齐荷坐在一处,他的手往旁边一伸。

梁九功会意,立刻将备好的药膏送到康熙手上。

这是新的药膏,是康熙新备上的。

康熙什么都没说,只拿着药,静静看着齐荷。

齐荷有点不好意思,小声说:“等用完了膳再擦药吧。现在先用膳,好不好?”

然后,又往康熙那边悄悄说,“对不起哦。臣妾睡的太沉了,就忘了擦药的事情。晨起的时候才想起来的。”

康熙就没有怪她的意思,是心疼她,闻言低声说:“不必道歉。朕不曾怪你。”

“只擦些药,不疼的。也不会影响你用膳。擦了药朕会净手,也不会影响朕用膳的。”

康熙柔声哄她,想她听话。

他们这里的小动作,悄悄话,佟佳太后全看见听见了。

她饶有兴趣的瞧着听着,听到康熙哄齐荷,就笑起来:“额娘方才只顾着心疼齐荷,倒是忘了要给她擦药的事。”

“她自己呢,也不上心,说一会儿就好,不必我担心。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护着你,替你说话。”

“没想到你倒是挺上心的。还特地带了药来。”

“把这药给我瞧瞧,回头宁寿宫,也要常备起来的。”

康熙先要给齐荷上药,佟佳太后要看药,也只能等一会儿。

康熙先说了多谢额娘,而后认真专注的给齐荷上药。

佟佳太后在旁边含笑看着,等着他们。

齐荷的眼睛闭着,脸却越来越红。

像现在这样,康熙的注意力全在她身上,还细致体贴温柔的给她擦药,而他的亲额娘就在旁边看着,齐荷觉得特别的害羞,也特别的不好意思。

听他们母子对话,好似将她当做珍宝似的用心对待。

着实是有些受宠若惊了。

可齐荷又有些高兴。

齐荷擦了药,康熙净了手,佟佳太后看过了药膏,便开始用膳。

一家子骨肉至亲用膳,也没有太多的规矩。

康熙待齐荷,还是一如既往的体贴细致,知她不吃鱼,见佟佳太后想给她鱼肉,便拦住了,将缘由说了,佟佳太后笑起来,便不给齐荷鱼肉了。

公/主/号:玫/瑰/收/藏/家/呀

只管叫她吃她自己喜欢的。

佟佳太后见康熙面色沉沉的,便问他:“怎么不高兴了?皇上有心事啊?”

佟佳太后这么一问,齐荷也看向康熙。

其实从康熙方才进殿来,齐荷就瞧出来了。

康熙面色沉浸,不悲亦不喜,就好像云层遮住了太阳,不那么高兴似的。

同她说话照顾她,都还是如前一般,并无异样,可齐荷就是能看出来,康熙好像不那么高兴。

她就想,是不是朝中那些人,又想出什么花样来,卡着康熙亲政的事情了。

只是事涉朝政,在宁寿宫中当着这许多人的面,齐荷不好问出来,便不曾提起。

佟佳太后是康熙生母,亲额娘。自然对自己儿子的情绪很是敏感。

她看出来了,关心儿子心情,便问了出来。

康熙看了齐荷一眼,才答佟佳太后的话:“额娘,儿臣想,整修武英殿。”

这答的倒是佟佳太后没想到的。

康熙登基后就住在武英殿中。如无意外,应当是一直在武英殿起居的。

只是大婚后,与齐荷感情好,才一直宿在坤宁宫中。

但武英殿,日后定是处理政务的地方。

武英殿确实年深日久,要整修是要整修的,但不当是现在。

佟佳太后望着康熙,没有先开口,等他说完他的想法。

康熙果然又继续说:“武英殿年久失修,下雨下雪的时候,总会有些渗漏。应当整修一下。”

“儿臣登基初,还住过一段时日的保和殿。但那儿也不适宜起居。才去了武英殿的。”

“儿臣想,其实武英殿也不大适合。暂居可以,长久仍是不妥。”

康熙说到此处停了下,没再继续往下说。

佟佳太后就问他:“你说要整修武英殿,那你住哪儿呢?”

康熙说:“儿臣住坤宁宫啊。同皇后一道起居,甚好。”

这话答的就快多了。

前头颇有些斟词酌句的沉稳。

到了后头这话,语速就明显快多了。

甚至眼睛里头,还带了一丝笑。

佟佳太后一听,便也忍不住笑起来:“你原是这个心思啊。”

“你想同齐荷一处起居,说什么要整修武英殿。便是不整修,你想去坤宁宫住便去。难道我们还能拦着你不成?”

佟佳太后笑他们新婚黏糊,都没有圆房,偏还这样感情好。

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为了搬到一起住。

可住坤宁宫,这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佟佳太后还是得说:“玄烨啊,坤宁宫是皇后居所。你要与皇后一同起居,无人能够置喙。可皇上还需要一处居所。你要整修武英殿,是要另作他用,还是纯粹借口,又或者另有打算呢?”

“你同额娘说说清楚。”

“额娘问你,整修好了武英殿,你还是要将那里作为你的居所吗?”

第28章 028

康熙有打算。

这打算在心里盘算一整天了。

佟佳太后问他,他便说:“整修武英殿,之后另作他用。儿臣不在武英殿起居了。”

“另改在乾清宫起居。之后儿臣亲政,便在乾清宫接见大臣,处理政务。”

“儿臣读书习字,也都改在乾清宫书房。”

其实,这是一个态度,是一个信号,也是康熙的试探。

朝中要归政于皇帝的呼声高,但辅臣们的态度并不明确,或者说并不支持。

康熙如今尚不能上朝,也没有什么途径接触朝臣们。

除了教他弓马骑射,读书习字的师傅,能接触他的人还是有限的。

亲政这件事,外头闹得如火如荼,却没有人来问过他的意见,也似乎没有人在意他的意见。

除索尼外,三位辅臣竟无一人来见他。

好似他们笃定了,此次亲政的提请必不能成似的。

康熙不是坐享其成的性子,索尼索额图他们出了力,康熙自要表明他的态度。

整修武英殿,将乾清宫做皇帝居所,日后处理政务都在乾清宫,这就是他在深宫中给出的信号。

先帝在时,亲政后便一直在乾清宫处理政务。

先帝去后,便一直空置着。

如今只需要稍加收拾一下,便能重新将他的东西搬进去。

哪怕他仍是在坤宁宫同皇后起居,可日后乾清宫作为处理政务的地方是一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