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工厂穿民国(70)

秦无双等人被这剧烈的力道,颠得头晕眼花,后脑勺磕到车厢,小华和小乐嘶嘶喊疼。

小华小声揉着撞疼的位置,嘟嘴抱怨,“这就是个莽夫,哪有这么赶车的?”

小乐疼得眼泪都下来了,点头附和他的话,“刚刚还那么凶。”

秦无双失笑,这可是小路,他还赶这么急,这到了地方,不得去掉半条命啊。

她敲了敲车厢,提醒外面的人慢一点儿。

车速才开始放慢。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马车才缓缓停下。

车帘被人从外面撩起,秦无双看到一双双眼睛,他们站在农村土巷里,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全都看着她。

这些人全都面黄肌瘦,个头也很矮,跟骷髅一样。这个壮汉在村子里算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这些人的目光大多数都集中在秦无双一人身上。没办法,她实在太奇特了。不仅剪着齐耳短发,而且穿得也奇怪。听说那是洋人才穿的衣裳。

这些人看她的眼神并没有情1色,但秦无双还是被他们看得发毛,她努力忽视这些人,扭头打量这个村子。这附近的房子几乎都是一个样儿:土坯房和茅草顶,有瓦顶的人家寥寥可数。

她正在观察这个村子里,突然那有瓦顶的那家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从外面蹒跚走出来。

秦无双不太会看这年代的人。就比如苏锦绣,她一开始以为苏锦绣三十多岁,后来才知人家才22,比她还小四岁呢。

这位老人头发半白,走路一瘸一拐,精神却很抖擞。

壮汉冲老人拱了拱手,叫了声“爹”,随后就扶着他走到秦无双面前。

老人将拐杖递给壮汉,冲秦无双拱了拱手,“在下是张家村的族长。让孩儿将您请来,失礼了。”

秦无双摇头,“没什么失礼的。老人家有话要讲?”

老人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她进去再说。

秦无双来都来了,也不怕这几米距离,点了点头,迈着步伐走进去。

苏锦绣和小华小乐也跟进去。

老人和壮汉进了院子,随后村民们一窝蜂挤了进去。

秦无双被老人请到一张椅子上,老人坐在她对面。

秦无双是个急性子,再说她还没吃饭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刚想开口让对方有话快说,就听壮汉道,“爹,我们留人家吃饭吧?”

老人颔首,“你去让你婆娘准备。做点好的。”

秦无双不习惯在乡下吃饭。主要是他们精心准备的好菜,可能还不够她平常极为普通的一顿饭,所以她摆手拒绝,“不用了。谈完事,我们回去再吃。家里留着饭呢。”

她肚子有点饿,从包里取出一块糖塞进嘴里。

就这一块糖,也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它。秦无双已经学乖了,不再大方,装作没看到,看向老人。

老人轻咳一声,想问她是不是收猪。

秦无双刚刚就猜到这件事。她来乡下的次数并不多,每次都是为了猪。

“你们村有猪吗?有的话,我也收,价格也按照金银村的给你们。”秦无双不等他们问话,竹筒倒豆子全说了。

她这话也在表明金银村不算特殊,只是因为它离城里近。

众人面上一喜,但是紧接着又懊恼起来。

老人却摇头叹息,“现在家家户户都难,人都吃不饱,还真没有几家养得起猪。我想问的是给你养猪。”

秦无双总算弄明白了,“你们也想养猪?行啊。我出猪崽,你们每家领200斤苞米。到了年底,咱们称重,去除仔猪的重量。剩下的重量咱们翻四倍。再减掉我付给你的200斤粮食。”

村民们不懂算账,听她说了这么一长串,大家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老人有些歉然,“村民们没读过书,不识字。您请担待些。”随即让她举个例子,这样能说得更明白。

秦无双颔首,“猪崽是30斤。我先给你们200斤苞米。猪养半年大概是200斤,当然200斤苞米肯定不够,一般喂养都是翻2.8倍,也就是剩下的360斤粮食,你们要自己加麦麸和米糠以及猪草。出栏后,200斤去掉30斤就是170斤。翻四倍就是680斤。之前我预支了200斤苞米给你们,我再给你们480斤苞米。相当于你们半年下来,赚了120斤苞米,你们自己算算,划不划得来。”

村民们只是不识字,但不是傻,当即有人反驳,“哪有猪能长到200斤的。以前我们家富裕的时候,好吃好喝全紧着它,一年到头也才一百来斤。200斤的猪那是糊弄傻子呢。”

这话像是一滴水入了油锅,噼里啪啦炸起来,不少人点头附和,“就是。就是地主家的猪也养不到200斤。”

谴责的目光一道道投到秦无双身上,她淡淡解释,“我那是西洋的品种。200斤是保守估计,一般来说能养220斤。”

毕竟她抱的猪仔都是30斤,差不多是两三个月。只要再喂四五个月就行。

村民们似乎不信,秦无双也懒得解释,她更不可能带这些人去她的养猪场亲眼看一看,她站起来,“你们要是不相信,我也无话可说,我总不能逼你们相信吧?要是你们不愿意养或是不相信我,那这事就作罢,我先回去吃饭了。”

小华也跟着附和,“就是!东家说得对。又不是她逼着你们养,是你们把她请来的。现在还不相信她?那你们叫她来干嘛?”这不是吃饱撑的吗?

当然最后一句他没说,主要是怕这些村民揍他。

村民们被她问住了,一个个都不说话,全都拿眼瞅村长,等他开口。

老人先是训斥村民们瞎怀疑,“东家先给的粮食,还给我们赊欠猪崽,她都不怀疑我们。我们怎么能怀疑东家呢?你们懂不懂规矩!”

他手里的拐杖重重敲击着地面,村民们似乎很畏惧他,在他扫过去时,一一低下头,不敢再吭声。

老人又请秦无双坐下说话,满含歉意,“东家见谅!他们都是地里刨食的农民,一辈子都没出过村子,见识短浅。您出过国,留过洋,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秦无双坐下后,“那倒没有。他们也有他们的不容易。咱们互相体谅吧。”

老人大概没想到她会这么好说话,心下又是一松,“是啊,现在家家户户都很难,都是勒着裤腰带过日子。我们听您的,您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只要有点钱赚就行。”

秦无双见他态度这么卑微,反倒不再端着架子了,在这个年代待久了,就越发体会这年代的艰难。百姓找工作难,种地难,活着更难。

她叹了口气,“既然您相信我,那我也信你一回。您给村里统计一下,有多少人想养猪。三个月后,我会把猪崽过来,到时候每家一头。要是养得好了,下次可以多养几头。第一次就只能养一头。免得生猪瘟。”

老人站起来,冲秦无双拱手道谢,“这是活命之恩,我们张家村一定会记得东家的恩情。”

秦无双摆摆手,“别谈恩情,我们就是雇佣关系,我给你们猪崽和粮食是为了让你们替我养猪。要是谁把猪养死了或是粮食吃没了。我要从你们身上扣。一头猪仔成本是三个大洋,不便宜。所以你们仔细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