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怪案传奇(522)

作者: 激萌的喵呜 阅读记录

所以欧阳天明才会对老王如此感兴趣。

那如果,能代替老王报仇,将他的仇恨在此终结,那是不是就可以及时阻止老王的继续黑化?是不是可以让老王不必最终和“仇恨”同归于尽?

面对欧阳天明的问题,老王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是一个父亲……”

眼看谈话就要绕回死胡同了,欧阳天明岔开话题说道:“我听说你飞镖挺厉害的。没想到这年头还有人练这东西?”

看欧阳天明不聊复仇的事情了,气氛一下子就缓和了起来。就好像刚才根本没有聊过复仇这种沉重的话题似的。老王恢复到那种憨憨的中年大叔的状态,聊道:“我们那会儿可没你们现在这么幸运。”

“幸运?”

“是啊。你们现在当警察,有专门的警察学校,有专门的老师和前辈告诉你们破案的方法。而我们那个时候,哪有像你们那么好的条件?虽说专业的学校也有,但是我所在的小地方,别说是警察学校,就连教人识字的小学都没有!”

“所以你爸妈才把你送去习武?”

“是的。反正都没办法读书,家里又吃不饱,他们就只能把我‘寄养’在别处。你猜猜,我是去哪里习的武?”

“你都这么问了,不会是少林寺吧?”

“嘿嘿嘿,还真是。”老王眯眼笑道,“少林寺本来就有招收童子习武的习俗,也有自己的武术班。只是后来出名了,阿猫阿狗都想上门,这条路子也就关掉了。后来呢,武术班就开始走商业化的路线了,性质也就变了。而我,恰好是在这商业化之前,进的武术班。”

“商业化和非商业化有什么区别?”

“电影都看过吧?”

“看过。”

“其实电影里的描写和事实八九不离十。在没有商业化之前,像我们这种小童子就等于是卖身给了寺庙。吃穿住全在寺庙,也是由寺庙出钱养我们。而我们呢,对外是寺庙的小和尚,对内是寺庙的勤杂工。”

第963章 963

“现在的寺庙都是商业化了。吃的都是开车送进来。喝的自来水管子直接接进厨房。厕所有专门的排污管道,水一冲就下去了。着实是吧寺庙开成了商场。我们那会儿,水是实打实地从上下一桶一桶地挑上来的!菜是后院我们一个坑一个坑挖着种出来的!就连厕所的大粪,也是用个粪坑围起来,等种菜的时候当肥料撒上去的。我们一天最多最多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习武,剩下的时间都分配在挑水、种菜、挑大粪、拖地、洗衣服这种杂事上。一天天的可忙死了!哪像现在的和尚,朝九晚五跟上班一样,找个蒲团装装样子在哪儿一坐能坐一整天。”

欧阳天明笑了,没想到老王的童年生活这么接地气。

“那你怎么会练镖的呢?一般人不都是练一些棍棒什么的吗?或是刀枪什么的。”

“说来也好笑。那时候练飞镖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飞石打得准。”

“你是生来就会扔飞石吗?”欧阳天明问道。

老王竟然不好意思地笑了:“不是。”

“那你这个技艺是哪里来的?”

“嘿嘿,那时候不是小嘛。我们每天都要去山下挑水。小孩子调皮又偷懒,到了河边没有马上挑水,而是玩了一会儿水,在河边打水漂。天天打,天天打,我手巧,就给练出来了。”

“哈哈,原来是偷懒玩耍给练出来的!”

“嘿嘿,说来也惭愧。不过后来呀,这个技艺倒是派上一点用处。有一次,我被派去给厨房帮忙。厨房里有一只老鼠,其他人三五个人一齐追着老鼠打,都没打死。我原地站着不动,抄起一块石头,直接一飞石砸中老鼠的头,把它砸晕了过去,众人这才抓住。这一下倒是让他们吃惊,于是就推荐我去习武练镖。”

“有意思,有意思。那你刚才说第一,还有第二吗?”

“第二啊,你也绝对想不到。我连镖,是因为少林寺的武器库武器不够!”

“什么叫武器不够?”

“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这一届武术班是最小的武术班。练武总要器具的吧,你没有刀怎么练刀?但是分配到我们手上的器具,都是师兄们淘汰下来的破砖烂瓦。刀有豁口这种都不提了,有些剑都是断剑。就连最简单的棍子都不是直的,根本没法练。然而全寺上下,练镖的就那么两三个人,镖这东西倒是没人抢。而且一般练镖都是好几支备着,就跟乒乓球似的。借出一支来也容易。所以我练镖的话,就能更早拿到实物来练习。”

“原来是这样啊……”欧阳天明也是哈哈一笑,看来在没有商业化之前,少林寺也是挺穷的。“那你练的都是什么镖?”

“其实说是镖,镖只是一个简称。我练的,其实是‘投掷’。飞刀可以,石子可以,圆球可以,弹珠可以。就连你电影里看到的那种小日本的手里剑、苦无、回旋镖什么的,我也是信手拈来。只不过这其中,最顺手,威力最大的,还是镖。”

第964章 964

“暗器的存在,可追溯到先秦。秦汉时有飞剑遥击的技法,而类似两把匕首九十度交叉的手戟,也是颇具威力的投掷暗器。东汉建安元年,孙策帅兵讨伐割据吴郡的严白虎。面对来势汹汹的孙策,严白虎只能派弟弟严舆前去讲和。严舆缺乏才干又十分傲慢,竟提出要和孙策平分江东。孙策哪能答应,一怒之下掷出一把手戟,将严舆杀死了。但先秦两汉时流行的投掷暗器中,并没有镖。”

“标字繁体写作標,与镖字形近,意义相通。镖枪的枪杆轻而软,枪头大而重,重心靠前,在投掷时飞行稳定,对远处目标的杀伤力很大,但却不便于近身搏斗。明代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讲述自己练兵心得时,提到他的士兵是如何用镖(标)枪的:持镖一枝,近敌打去,乘敌顾摇,便抽刀杀进,使人不及反手。原来是先掷标,再用刀。既然如此,何不缩□□杆,甚至只用枪头来投掷杀敌呢?实际上,镖枪的重量正是其威力的来源。清代绿营兵常备的镖枪二尺以上,连杆带枪重约四五斤即2000克上下,加上投掷时的力道和速度,效果相当可观,对身穿重甲的目标也能形成杀伤力;而□□用的重型箭矢重量通常不超过100克,细小的箭头对铠甲的效果也不理想。在近距离射击时,镖枪的威力可以超过□□。如果去掉枪杆,镖枪的射程、准头和威力都要严重受损。精简化的镖枪不适于战场,但却因为轻巧便携,获得了江湖人士的青睐。飞镖就此登场。”

“清代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各界市民,都有人练习和使用飞镖。当时飞镖大略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脱手镖,一类是绳镖。脱手镖纯靠手部力量发射,而绳镖在镖尾处系以长绳,攻击距离较短,但回收更容易。清末民初的武术家金倜庵曾说,晚清时期江湖上最流行的一种飞镖,镖身呈三棱梭形,全长三至七分,重六至七两。飞镖末端绑有红绿两色的绸带,长二寸许,称为“镖衣”,除美观外,可以起到辅助飞行稳定的作用,与箭矢尾部的箭羽类似。这类飞镖通常成套携带,每套九支或十二支,其中必有一支格外长大者,威力比其他飞镖更强,称为绝手镖,不到危急关头绝不轻易动用。”

上一篇:春夜热吻 下一篇:一枕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