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娇软美人海岛种田(811)

最多不超过两分钟,黎恕就把一整盒饭菜全部吃完,“没事儿,那边屋里有茶水,呆会儿我过去喝上一口就好。”

说着,黎恕又道,“饭盒你拿回去,自个儿回房间歇个午觉,我这边儿事情还没完,争取参加下午三点的小课会谈吧!”

栀栀点头。

她一句话没问,直接拿着饭盒离开。

回到大课室,栀栀上交了空饭盒,然后和父亲一块儿去了临时图书馆,趴桌睡了十分钟午觉,她就开始查看资料、做笔记。

所有的科研人员没有一个回屋睡觉去的,大家都和栀栀一样,趴桌歇了十来分钟,就开始翻看各类文献和刊物。

下午无缝连接了小班课……

果然,三点钟不到,黎恕就匆匆赶来。

上完小班课,已经是五点半左右。

按时间表,从五点半到七点是自由活动时间,包含晚餐时间在内,临时图书馆是晚七点开放,所以栀栀拉着黎恕去锻炼。

她站在绿植带那儿做广播体操,黎恕则做俯卧撑。

栀栀趁机问他,“你上午干嘛去了?”

黎恕答道:“客串了一把派出所的刑侦同志!”

栀栀:???

黎恕这才将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告诉了栀栀。

原来,今天一早,迎宾馆里负责打扫的工作人员突然在绿植带的一棵树下发现了带血的卫生纸!

工作人员还以为发生了刑事案件,被吓一跳,赶紧向领导汇报。领导一听也紧张了,赶紧喊来保卫科的人,一块儿上绿植带那儿查看情况。

不过,在这个年代还比较保守,七八个大男人围着那堆带血的卫生纸看了半天……最后还是一个跑过来看热闹的、负责打扫的大姐一语道破,“这不是女人家每个月来事儿的时候,夹的卫生纸吗?”

此言一出,大家先是松了一口气。

没出人命就好。

但很快,大家就觉得十分疑惑了。

——这里是迎宾馆,每一幢楼的每一层都设有男厕女厕。换言之,人们在迎宾馆里上厕所是件非常方便的事儿,而且迎宾馆的厕所可不是茅厕,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女同志……放着十米开外的女厕所不用,跑到这儿来扔带血的卫生纸?

猜来猜去,最后大家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出访团。

首先,这个地方距离出访团包下的那幢小楼特别近,而附近的三幢楼,目前全部空置,没有任何接待任务;其次,出访团里有大约二十几位女性,不排除这位随便扔垃圾的女性。

最最最重要的是,根据负责打扫的工作人员说,她因为忘性大,下午七点交班的时候有个扫帚找着不了,然后她和同事一直找到傍晚八点,才在这附近找到了她的扫帚。在那会儿,她还很确定这棵树下并没有这样的垃圾。

这位女性为什么会在大半夜的来这儿扔这种垃圾呢?

最后,保卫科的同志提出了一个猜想:会不会是有人半夜在这儿耍流氓?

迎宾馆负责人一听,赶紧把出访团负责人找来,把这情况一说……出访团负责人一听,也急了。

——万一这样的猜测是真的,那就涉及到品行问题了啊!在国内就能闹出这样的丑闻,出了国看到那个纸醉金迷的世界……难保不会犯错误!

于是双方领导商量了一下,想先在小范围里确认一下“有人半夜耍流氓”这事儿是不是真的。

毕竟——

如果是真的,那内部能解决就内部解决吧。

谁都要脸。

出访团领导突然想起了黎恕的履历,觉得黎恕是最接近专业刑侦的人了,就把他喊了来,先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黎恕,又请教黎恕,这事儿能不能在不惊动公安的前提下,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黎恕当然是门儿清。

昨晚他和栀栀就是半个见证人。

不过,他还是装模作样的喊了几个工作人员过来问,一步一步把时间、人物范围给近一步缩小,最后锁定了杜明岩和徐静两人。

听到这儿,栀栀连忙问道:“那他俩认了吗?”

黎恕嗤笑道:“杜明岩倒是很爽快,一五一十全说了……昨晚他确实和徐静一块儿上绿植带那儿去了,但两人没干啥,就是坐那儿纯聊天。徐静想和杜明岩处对象,杜明岩口头上同意了……然后徐静说她外语不好,想让杜明岩多照顾她,杜明岩还以为她的意思是……想和他多练练口语,然后两人鸡同鸭讲了一整夜……”

然后话风一转——

“但是徐静就说,是杜明岩把她喊到那儿去的,杜明岩想对她耍流氓,她拼命反抗、但不敢声张,害怕被人听到坏了名声……可能是在挣扎的时候,她夹在月经带里的卫生纸掉了出来……徐静还特别强调,杜明岩是因为知道她来了例假,才没有强jian她的……”

栀栀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徐静还真是损人不利己。”

黎恕叹气,“我相信杜明岩的口供是真实的,他没有必要拿自己的前途来供火。在这个紧要关头上出了这样的事,徐静的口供还一直在变……估计十天半个月也调查不清楚!”

“徐静本来就有顶替的问题在,现在还出了这事儿,她是不可能出国的了。依我看,杜明岩也别想跟团出国了……太可惜了,这对他的前程和事业的打击是很严重的。”黎恕叹气道。

栀栀说道:“那也是杜明岩自己立场不坚定造成的……好了,咱们赶紧回去吃晚饭,早点儿吃完了赶紧上图书馆去翻资料去!”

黎恕点头,站起身收拾了一下自个儿,牵着栀栀走了。

第414章

七天集训时间仍在继续。

栀栀、黎恕和父亲别逢君忙成了陀螺……

就不说别的,光是外交部想办法给大家弄来的这些非常专业的文献和刊物,就已经足够让科研人员们感到震憾了。

虽然每天上午的大课仍旧一成不变,但每天下午各个小团队的专业课,就变成了小团队之间各个成员的课题阐述。

对于栀栀和黎恕来说,他俩得到了非常好的崭露头角的锻炼机会,有充足的时间给自己的专业做一个国内国际汇总、比对、分类、细化等归纳。

同时他们还对小团队里其他成员们的专业有了深刻的理解。

出访团里其他成员的想法大抵如此。

所以有时候大家会私下调整小课时间……也就是说,在其他的团队在上小课的时候,大家都去旁听,获取一点新知识也是很好。然后再用其他的时间,把自己团队里的小课时间补回来。

杜明岩和徐静在第二天就退出了团队,大家当然是震惊的。但团队中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科研者,其中也不乏郎教授这样蹲过牛棚的人,大家见多识广,再加上目前又有海量的专业刊物在手边……

没有人关注杜明岩和徐静。

不知不觉过去了三天……

第四天一早,栀栀和黎恕正坐在大课室的固定座位上吃早饭——依旧还是一人一饭盒的白稀饭,一只带壳水煮蛋、和一荤一素两个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