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今天气死康熙了吗(194)

唯有胤祚在那看着一件件送上来的礼物,真情实感地赞叹:

“太子哥哥送的这个水晶花瓶好看!”

“三哥送的这个《墨兰图》好看!”

“咦,四哥为什么送砚台啊?哦哦,应该是皇贵妃娘娘给你准备的,应该是好东西吧?”

兄弟们想嘲笑他没文化,又怕真笑他了,小家伙会难过,只好憋住。

算了算了,胤祚才四岁呢,哪懂那么多?!

报礼单的太监一看是六阿哥送的礼,立马把声音提高几分:“六阿哥送发电机三座,台灯、落地灯、蝴蝶灯、月亮灯、星月灯、兔子灯、电风扇若干。”

所有人:???

所有人:!!!

若干?

第一次听见有人送礼送若干的。

不用人吩咐,在外等候的墨家人、公输家人和太监们就把组装好的东西依次抬进去。

将一只只兔子、猫咪等憨态可掬的灯摆放到了每一张桌子上,后面还伸着一根黑色的尾巴,不知道延伸到了何处。

等了一晚上,可算是等到了!

从坐在上面的康熙、太皇太后,到坐在下面的嫔妃、皇子、公主、群臣等,所有人都伸着脖子等着看热闹。

只见这十来个人把一样又一样的东西搬进来,出去一趟又搬一次,再出去一趟搬运第三次。

有两米高的圆柱形物体,中间镂空着一只只或振翅欲飞或展翅飞翔的蝴蝶,摆放在蜡烛旁。

有西瓜大小的滚圆物体,看着像是玻璃,却模模糊糊的,一颗颗间隔着距离摆在地上。

还有一颗颗枣子大小的,被一根根黑线连接在一块,缠绕在柱子上。

奇形怪状的东西太多,很多人都看不过来,看完了也不明白六阿哥为什么送这样的东西。

只在心里疑惑,这些东西怎么跟花灯有些像?

其中最让他们眼熟的就是风扇。

这也令太皇太后很是好奇,“这不是胤祚上次送我的孝心风扇吗?”

梁九功已经接受过临时培训,立马道:“回太皇太后的话,这个和送您的不太一样,那个需要手摇和脚踩,用一段时间就得换个宫女,这个只需要插上电就行,非常方便。”

太皇太后不太懂为什么风扇已经做过了,还要再做一个电风扇,但不妨碍她继续问:“怎么来了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灯?”

梁九功:“六阿哥说……”

“你别说了。”太皇太后摆手,“人在殿上呢,让他自己说。”

梁九功给胤祚使了个爱莫能助的眼神,默默后退,显然不准备帮他了。

胤祚:“……”

曾祖母都这么说了,他也只能站起来,拱拱手正想说话,康熙笑着招手,“过来,近点说。”

胤祚:“…………”

小家伙绕过地上的电线和诸多月亮灯,走到大殿中央的位置。

“儿臣真正想送汗阿玛的是电,发电机、这些灯、电风扇都是为了表现电这样东西而制作出来的工具。”

“汗阿玛,儿臣于您而立之年的寿辰,送您一片不夜天,请看。”

梁九功的手往下一压,早早等候在蜡烛旁的太监和宫女齐齐灭掉蜡烛,众人还在奇怪这黑暗的到来,只听哒哒哒几声,眼前一片明亮。

定睛一看,只见先前那些看起来奇奇怪怪的东西,都亮了起来。

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只发光的兔子、猫咪、狐狸,地上的那一颗颗西瓜透出晕黄色的光,缠绕在柱子上的果子发着不同颜色的光,有蓝的,有红的,周围还有照射出来的满天蝴蝶、星星、月亮……

在这不同造型的几十盏灯的照耀下,太和殿纤毫毕现,亮如白昼,身边人脸上细微的皱纹、斑点,衣服上的些许褶皱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坐在太和殿中,还有徐徐而来的微风。

循着风的方向看去,就见那早前被许多嫌弃过鸡肋,还不如多找几个仆人打扇子好的风扇,无人催动,兢兢业业地送着匀速、凉爽的微风。

望着眼前的这一切,众人张着嘴,却失去了言语的能力。

就连许多早已暗暗准备好彩虹屁的大臣们,都不知该如何夸赞,才够表达此时此刻他们心中的震惊。

六阿哥连这样的事都能做到吗?!

“好一个不夜天!”康熙大步从上座下来,当着所有人的面,将胤祚抱在怀里,让他坐在自己的胳膊上,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彻底抛弃满人抱孙不抱子的规矩,丝毫不掩饰他对胤祚的宠爱。

“你的礼物,朕很喜欢,但是朕觉得,你口中的电怕是不止这么一点用处吧?”

胤祚点头:“电很方便,可以照明、烧水、取暖、送风……今天展示的这两样,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用处,还得等电送入家家户户,到时我再带汗阿玛去天上看,你便会明白真正的不夜天是什么意思。”

“朕知道。”康熙的目光愈发炙热,目前看到的这一切足够他想象了,“是整个紫禁城,整个京城,整个大清都如同太和殿这般,这才是真正的不夜天。”

“啧啧,那汗阿玛你可错了。”胤祚摇着食指,看在今天是康熙生辰的份上,没再卖关子,爽快地道,“汗阿玛,这灯不用明火,不怕水扑,照射范围广,也就是说,不管刮风下雨,很多人都能在晚上做生意。”

“热闹得整晚都不关灯,夜晚如同白天,这才是真正的不夜天。”

为什么很多人晚上不出门?

为什么商户摊贩太晚了不做生意?

因为夜色太暗,视野昏暗,容易看不清,也容易滋生罪恶,不夜天三个字不仅仅代表着电已用到家家户户,基础建设的到位,更代表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清的治安秩序稳定。

“好好好!”康熙连说三个好字,谁都能看得出他脸上的喜悦有多真,有多深。

朕之第六子,实乃大清福星。

为了儿子的安全着想,康熙还是咽下到了嘴边的夸赞,他克制不住地想炫儿,却不好抱着儿子回到位置上。

他想了个新主意,抱着胤祚去看柱子旁的灯。

“为什么做这个灯?”

康熙的本意是想让胤祚说说做灯过程中的某些细节,反正别人也听不懂,就能在无形之中装个逼,衬托出他儿子有多厉害。

胤祚却说:“这样的灯比较方便缠绕在树上,如果有什么虫啊蛇啊的,就能看得到。而且这个比较容易制造氛围,过年过节的都可以用。”

这也说得太日常了,谁都听得懂,还怎么装逼?怎么就不说得深奥一点呢?!

康熙暗暗生气,带着胤祚去看隔壁的蝴蝶灯,“怎么想着做这个?”

胤祚:“蝴蝶好看啊。有了蝴蝶灯,就不需要到了季节才能看蝴蝶,还有星星和月亮,以后汗阿玛就能和娘娘们在屋子里,看蝴蝶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

剩余的话被康熙黑着脸,一巴掌捂了回去。

他是想炫耀儿子的厉害之处,不是想炫耀儿子的贴心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