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独活(23)

作者: 席云诀 阅读记录

村人们纷纷感慨起来。

“云镯对我们这儿感情还真深呢。”

“就是啊,这孩子……是个有孝心的。”

“纪老爷子将来有福咯。”

“看样子他以后肯定是要回来的,和那些一进了城就忘了本的白眼狼不一样。”

……

那天,等所有人都离开了,那辆牛车只怕也已跨过几重山了,杜若水仍一个人留在那儿,站了很久、很久……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中元节,作为一篇(伪)聊斋也该更新。

---------------------------------------

小杜也算个僵尸先生吧,最近听了一个唱僵尸的rap,还挺有意思,不算恐怖。读者朋友有兴趣可以去听听BV1Mq4y1P7t5

第19章

纪云镯离开后,时间变得尤其漫长。

有回杜若水途经四川,在路边的面摊子点了份担担面,厨子在灶台后和面,面和成能随意揉捏的一坨后在案板上嗙嗙嗙甩了好几下,粉末高高扬起。随即伸长手臂把面朝两边不断拉扯,那块面变长变薄,最后像晾晒在染房里的一整匹布。薄得接近透明,到了几乎快断掉的程度,那人又合拢手臂把面糅合回去,再拉开……如此往复。

他盯着这一幕,莫名受到启发,感到如今自己身上的时间就像这么一坨绵软黏稠的东西,一旦陷在里头就有无数只手拉拽着他的步伐,使他迟迟走不到那个终点,每次以为快接近终点的时候,便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扯面一样将其抻开,三番五次,简直似有意作弄一般。

他期望的终点,自然是能与纪云镯再见的时候。

感受过温暖,会更难以承受寒冷。

目睹过阳光,会更难以适应黑暗。

这是他从一开始就知道的,如今也甘愿忍受。

好在那些年月并非全然暗无天日,纪云镯也给他留下了盼头。

“阿哥,爷爷告诉我,等我到了南京,每个月可以给他寄信回来,会送到这边省城的邮局,有专门的人再送到离我们村最近的樊桐镇上,爷爷会去取。哪怕将来他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也可以托去镇上赶集的乡亲们给他捎回来。”

“你知道,我们的事儿不能叫他发现……到时我也会给你寄信,不用我自己的名字,收信人也不写你的名字,就写……杜阿哥好了,地址我只写送到省城邮局,你得空了记得去取,记得啊。”

纪云镯离开后,每个月他都往邮局等信,到第三个月的时候,他拿到了第一封信。

纪云镯的字不算丑,只是笔画颇似稚子,胖头胖脑的。字与字之间还不大整齐,不受框架拘束,跳脱得很,和他的人一样。

“阿哥,我已经在学校安顿好了,平时吃住都在学校,宿舍一共住六个人,大小没我家院子大,但处处都不一样,特别平整,特别干净,整个屋子很亮堂,一开始我眼睛都适应不了。宿舍里除了一个本地人,有两个东北的、一个广东的,东北口音和我们很不一样,勉强能听明白吧。广东话我完全听不懂,要是你说不定还能懂几句。还有我和向北(就是罗阿姨的儿子)一个宿舍一个班,隔壁宿舍里还有一个是他堂哥,在学校读了一年了,比我们高一个年级,我应该叫师兄。虽说是亲戚,他们之间却不是太熟络,所以罗姨又特意捎上我来陪向北,她真的很关心他呢。”

“生活费包含在学费里,学校食堂的饭还不错,每天有一两个荤菜(运气特别好的时候才有两个),三个素菜,就是蒸蛋加的水太多了,容易碎,吃起来口感不够绵密。阿哥,我走了你有没有好好吃饭?唉,可惜你是吃不到我的好手艺了,不过你走南闯北,一定有机会吃到很多不同风味的好东西,可别委屈自己。”

此后基本上每个月杜若水都能收到纪云镯一封信,相隔千里,他通过这些白纸黑字也能隐约触及纪云镯和对方现今的生活,但了解得越多,越使他感到他和对方的距离正不断被拉远,那种距离不止是地理上的。纪云镯去到南京那样的大城市,见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他信里呈现出的世界一角精彩而新奇,很多名词是杜若水听都没听过、在报纸上也没看过的。

“阿哥,学习和想象中一样让我头疼,国文还好,总能死记硬背嘛。现在推行一种全新的书面语,不像古代人写的语句那么难理解,学起来已经好多了。可我只能硬背下表面内容,深层含义难以透彻,这些人为什么不能有话直说,非要说一半藏一半叫人猜?数学就更麻烦了,你知道,我算东西很慢的,从小看到算术就烦……”

“要是换成阿哥来读书一定比我强,你喜欢看书,认识的字多。算术也难不倒你,以前你每次数钱一下就数好了。”

“我不行,这脑袋,真笨。”

……

“向北还是不爱说话,其实他人很好的,我和他在路上就熟起来了。他和他堂哥梁深应该不是不熟,而是合不来的两种性子吧。梁深很皮,时髦,爱玩,话很多,我和他也能合得来。在学校的第一个周末,他带一个师姐,姓周,城里的女孩子,白白净净的,陪我们一起逛南京城。”

“这座城可真大啊!”

“阿哥,我现在晓得什么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了,前者指的是民主,就是一个没有皇帝没有军阀、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国家。后者指的是科学,南京城里遍地不都是这样的科学吗?”

“轿车、电车、飞机、电梯、打火机、录音机……”

“这些你是不是都比我先看到过?”

……

“周师姐上周末邀请我去她们的文学社团,我对这些文学真没什么兴趣,我只喜欢孙悟空和《西游记》。不过向北还挺有兴趣的,我还是陪他一起去了……还好去了。虽然他们说的大部分话我听不明白,但他们好厉害啊!好多学生一个接一个到台上演讲、诗朗诵、书法表演……明明他们年纪和我差不多,怎么就比我懂得多了,真好。他们说的很多内容应该是当前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和我们国家息息相关。我不太了解,也能感受到他们话语里的激情,唔……充满一种力量感,很感染人,好几次全场掌声雷动,还有人流下眼泪了呢。”

“我清楚自己的斤两,没有参加文学社,向北报名了。”

“不过师姐送了我几本书,看进去了还挺好看的,书目如下:郭沫若的《瓶》、宗白华的《流云》、庐隐的《丽石的日记》……”

“我喜欢读诗,有韵律有节奏感,简短轻快,唱歌一样。”

……

和纪云镯的来信比起来,杜若水去信的字数显得短欠寥寥,好在纪云镯并未介意,下回来信字数还是和上次一样多。多半以为杜若水就连写信也和平时一样话少,他自然无从知悉杜若水心里的苦闷。

他实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的生活数年来一成不变,不过赶尸、驱鬼、杀僵尸……常年辗转在湘西和西南一带的山林,如是生活有什么可说的?从前他是没钱没时间,饶是后来有闲有钱的时候对进城兴趣也不大,花花世界,熙攘不休,人太多了,太吵嚷,有什么可看的?如今看纪云镯信里提及,杜若水才试着走进城里,到各处找找纪云镯信里说的新奇玩意儿,还走进书店买了他说的几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