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直播通古代(43)

作者: 斩风留雪 阅读记录

“一点三十分大堤突然绝口,高处城区三米多的红袍狂奔入城,九江市用广播敲锣的方式向全城告急。”

身在后唐的百姓,能见到这般声势浩大洪灾险情的,早已死在灾难之中。

这一刻视频记录下的洪水蔓延,淹没了城市,那是后唐人们从未有过的视角,仿佛居高悬空,望着脚下洪波泛滥。

随着记录的时间推进,河口决堤已高达60米。

迅速就位的抗洪指挥官调来了七艘泊船来围堵决口。

同时军区部队抵达,人们将货车,轮船,铁皮火车通通调动过来围堵。

南京军区某师1500名官兵火速集结,打响了九江渡口抢救第一道为雁的战斗。

司暃此时也将视频原有的弹幕打开,一瞬间满屏红色弹幕几乎封堵整个画面。

那些大堤人山人海用人墙链接起来的防线,在沉痛的音乐中逐渐灰屏。

屏幕中有浑身泥浆的男儿,身着迷彩军装,对着镜头行了一个标准军礼,腰上系着纤绳。头也不回的跃入江中。

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弹幕上红色字幕一句句都在痛惜。

“不要跳,不要跳了!”

“我破防了啊,他们也都是父母的孩子,是年轻的生命啊。”

“致敬永远的人民子弟兵!”

“他们在用自己血肉之躯,去填堵管涌啊!”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洪水过后,手拉手围成人墙的军人,横七竖八睡倒了一片,那些年轻的儿郎们,不知有多少再也没能站起来……

有活着扛过来的官兵,抱着身边熟睡的战友恸哭。

直播点外封锁的御林军从未觉得有这么一刻,他们双手无力,几乎要握不住手中的刀剑。

这就是后世种花家的军人吗?

……

灾后的军队整装待发,不知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那片洪水之中。

御林军发现,那些军人离去之时,有蹒跚学步的小姑娘,手举红巾,在士兵弯腰低头俯身之际,将之系在他的脖子上。

废土之中,那些衣衫狼狈的群众提着饭菜,扛着工具,坚持看着那群可爱的官兵坐下休息,好好吃口饭。

然后自发拎着工具埋头接下官兵们前线的工作。

士兵们就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下饭。

一双鲜红的小雨靴踩在深深浅浅的泥浆小路上,堵住了士兵的视线。

小伙子狼吞虎咽,两颊因塞满了饭菜而鼓起小山包。他抬头看了一眼,小姑娘不知何时举着一把小花伞,出现在小伙子面前。

阴沉沉天幕之下,持续不断的雨帘被隔断,一把小花伞,撑出了小小一方天地。

小伙子鼓着小山包似的脸颊,仰着头突然咧着嘴笑了起来……

画面渐渐远去,只剩下背景的音乐,单调的唱着那句歌词。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断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归。”

作者有话说:

最近作者君有点忙,大概有半个多月的样子,虽然努力日更,但还有可能会断更。

如果实在忙不过来了,就先修整修整隔日更吧。

第34章

长安城外第一次看直播的百姓, 虽有所耳闻,了解到司暃这号人物, 却是第一次观看直播。

还是3D沉浸式体验。

人们甚至都分不出心去议论后世之人衣着服饰, 军人为何身穿灰蓝色迷彩,当兵打仗难为何不穿铠甲,男人头发都哪里去了?

他们顾不上在意这些细节, 那些直击心脏的视觉冲击, 让人们脑子里对子弟兵奋不顾身跃入江中的身影环绕不去,

在司暃那个时代,当兵的军爷们真的会那样奋不顾身保护身后的百姓吗?

长安城中的御林军们从未觉得此时身兼的任务是那样沉重与艰难。

同样是国家的军人, 他们承认自己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为了百姓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

但在后世那样一群士兵的对比之下, 他们阻拦百姓的任务笃然变得沉重。

至少不该......刀剑所向是后唐的百姓......

御林军中不少官兵心理防线破败, 能在皇城之中谋得御林军职位的男儿, 哪一个出身也不普通, 至少也是世家子弟, 文武双全。

读书而知廉耻,御林军正是这群由出身不凡的世家子弟所组成, 当他们见过最美的风景, 便开始为身边的桎梏而惭愧。

御林军防线的崩溃或许只在数息之间。

司暃可以任意切换查看每一个直播点, 此时切到长安城昨日开设的直播点,她同样很关注这群御林军的动向。

他们心理动摇了。

司暃:“城中诸位御林军将士们,都散了吧。司某替你们的皇帝传个话, 百姓亦是陛下的子民,陛下也不忍心刀剑相向为难自己的百姓啊。”

堵在直播点的御林军们疑惑地看向天幕之中的司暃。

后者眨了眨眼, 态度十分笃定的样子, 仿佛她跟皇帝相谈甚欢, 正愉快的替好朋友传个话一样。

御林军行事只认军令, 但司暃一副“我正与你们皇帝说着话,他让我代为传个话”的态度让御林军摇摆不定。

此情此景,实在无迹可寻。

岁安帝自是眼睁睁看着司暃胡编瞎话,还打着他的名义。

即便是怒极,这老皇帝依旧面沉如水,眯了眯眼,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列数司暃的罪状。

这样滥用权利搅混水的做法,后唐朝廷当然绝不容许司暃干涉他们的朝政。

她今日敢阳奉阴违忽悠御林军,今后的危险可见一斑。

太极殿中参政官员同样表示认可。

司暃背靠这天幕的造化,的确影响深远。但这番造化若是放在心术不正之人手中,便是天下百姓的灾难,

朝中除了代表封建王权的岁安帝,更有魏晋南北朝千年风风雨雨走来,屹立不倒的世家门阀。

贵族做久了,人分三六九等,他们心照不宣的连成一线。

司暃明显对统治门阀不怀好意的态度,让这群居高位者同仇敌忾。

也多亏这么多年来司暃几乎是泡着百家讲坛长大,这群老东西一撅屁股,司暃就能将他们的心思猜个八九不离十。

喜欢套着人皮装模作样是吧,拉大旗说仁义,谁不会呢?

“圣人道:。'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是故得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贤明的君王,向来重视百姓。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我想陛下的军队,也是用来守护这江山百姓的吧?”

说到军人与百姓的关系,司暃稍稍列举后世的军民鱼米之亲,直播外后唐百姓都不由地点头赞同。

哪怕不是同一个时代,那些直播外的百姓也都不得不钦佩后世的军人。

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是百姓心中最可爱的人。

司暃同样携势相要,甚至屏蔽除了三大殿前的所有直播点,与岁安帝单独谈话,好言相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