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宋武大帝(127)

作者: 殷扬 阅读记录

李隽的话音一落,一片叫好声响起。这确实是对付骑兵的不二良法,要是按照李隽所说挖下去的话,陷马坑那种和摸彩票差不多的中奖率一下子变成了百分百的中奖率,其中的好处自是不用说。明摆着一个壕沟在眼前,要是不跳百分百分会栽进去,即使骑兵跳过壕沟,还有碎石在等着他,还是要倒霉。

石头垫脚这是一个生活常识,朋友们都知道,就不用多说了。高速冲来的骑兵一下踩在棱棱角角的碎石上,后果都想得到,马蹄经受不起,肯定是人仰马翻的结局。

廖胜功这人的思维绝对够细致,微一凝思,道:“皇上所言虽是良法,恐怕难度很大。一是要很多人手,二是要把郭侃诱到预定战场,要不然一番努力都是白费。”

“嗯,廖将军所言不无道理。”李隽深表赞同,道:“这壕沟确实是个浩大的工程,需要调动很多人手。我的意思是,我们的时间有限,不能光靠军队,还可以调动老百姓,要他们来帮忙。”

“对对对。”心急的高达打断李隽的话,兴奋地道:“老百姓痛恨鞑子,恨得入骨,他们一定会来帮忙。皇上,这事就交给老臣去办,要是办不好,臣提头来见。”他说的是真话,蒙古人在江南没少干坏事,江南老百姓恨不得食其肉,啖其髓。

李隽拍拍高达的胸口道:“你呀你,也太心急了。我们还得好好合计合计,这壕沟要怎么挖。我的意思是先挖浅一点,多挖一点,能够困得住郭侃就行,等把郭侃困住了,我们再加深加宽,可以在里面贮存武器盔甲粮食之属。”现代战争中的战壕就有这种功用,李隽照搬就是,一点也费力。

“等到把郭侃困住,我们就可以向里挖,把他的阵地一点一点地缩小。”廖胜功补充,他说的是蚕食办法,道:“我们可以先挖正面和两翼,等把郭侃诱入口袋里面,再派重兵守住后路,再来挖。只要几天时间,郭侃包证跑不了。”

赵佥和黄汉一齐请命道:“皇上,请让臣去守后路。”郭侃一旦发现前面和两翼不能突围,就会从后路撤退,将是一场非常惨烈的厮杀,二人想到这一层,主动请缨。

“自然是少不了你们。还要把炮兵调上去,严密扎住口袋。”李隽非常满意赵佥和黄汉的战意,道:“我们再来合计合计,要怎么诱使郭侃中计。”

廖胜功点头道:“皇上,这臣倒有七成把握。不过,要皇上以身赴险才行。”

李隽知道廖胜功谦逊,他说七成和十成没有多少区别,欣然道:“只要能够把郭侃诱入埋伏,我又何惜一身。”

一个诱使郭侃上当的计划就给他们敲定了。层层阻击郭侃,一是为了把他诱入伏地,二是要他催动后军压上来,好扎口袋。几十万军队不可能走在一起,会连绵很长一段距离,通过层层阻击,郭侃后军会不断到来,那么包抄他的后路就容易得多。

这一计划能够取得成功,柳河子的功劳最大,他的阻击行动已经使郭侃的后军到得差不多了,李隽他们只要顺势而为就行了。

这个包围圈很大,费如大的精力,挖掘如此之多的壕沟,在古代又哪里有过,郭侃虽有神人的称号,也是想不到,才会追着李隽一个劲跟下来。

等到郭侃弄明白怎么一回事,不由得惊得脸上变色,这个拥有神人称号,喜怒无动衷的人破天荒的第一遭感到束手无策。

作为军事家,郭侃不会不明使用骑兵的条件:要有开阔的地势,足够的空间,地形不能太复杂。骑兵要部署在平地,不能用在山地,要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冲锋,地形复杂了的话,骑兵根本就派上用场。

岳飞击垮伪齐政权皇帝刘豫之前就曾断言刘豫非败不可,后来果如他所言,刘豫败得一塌糊涂。岳飞部下就问岳飞为什么提前知道。岳飞就说刘豫布阵错误,他把步兵部署在平地,而把骑兵部署在山地,本末倒置,岳飞用骑兵对付刘豫的步兵,用兵步对付刘豫的骑兵,好象砍南瓜一样容易,轻松打败刘豫。

江南之地,一马平川,除了水网多点外,还是挺适合骑兵作战,经李隽这么一挖原本一点也不复杂的地形立时变得复杂了,拥有大量骑兵的郭侃不傻眼才怪。骑兵是蒙古人最为犀利的利器,要是没有了骑兵,其后果只要不是神经有问题都想得到。

郭侃以大行家的眼光一眼就看出,壕沟密布地带是步兵的乐园,骑兵一点用处也派不上。更不用说那后面的碎石专为对付马蹄撒的,要想不怕,除非马蹄变成坦克的履带。

宋军打起横幅,一是为了羞辱郭侃,二是为了遮住他的眼光,要他看不清后面的机关。郭侃不知道究里,下令进攻,自然是要吃亏。好在他这是试探性进攻,损失不大。

为了给郭侃一个下马威,李隽特地命令赵佥率领擅于砍人脑袋的玄甲骑兵蹲在壕沟里,重骑兵人仰马翻之下,这些砍了不知道多少颗人头的好手砍下骑兵的脑袋还不是轻松之极的事情?赵佥他们砍得性发,砍了人头不说,居然连马头也给砍了。

正在郭侃惊疑之际,宋军又吼起来:“郭侃,你中计了,快快投降。不要丢了郭子仪老令公的脸。”不知道有多少人一齐呼喊,声音惊天动地,比一百个焦雷的声音还要大。

郭侃智慧超人,马上明白前路不通,两翼也没戏,唯一的出路就是后路,要在宋军合拢之前迅速冲出去,立即指挥蒙古军队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调头向来路全速开进。

现在,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快,越是迅速,越是容易冲出包围圈。时间,也就成了生命。

蒙古军队才一动,宋军又喊起来了,道:“郭侃,后路不通,你已经给我们包围了,投降吧。少给郭子仪老令公丢点脸。”

宋军一口一个郭子仪老令公,要是换作别人,肯定会生气。郭侃明白这是激将法,一点也不生气,只管指挥军队往撤。

宋军也不追击,仍然站在原地喊话:“郭侃投降了。郭侃投降了。郭侃昨天晚上给皇上送信了,要把鞑子卖给我们。”

这是反间计,虽然对忽必烈这个雄材大略的人没用,但对于小兵兵和蒙古众将不同了。反间计有多种,可以间君臣关系,可以间将帅关系,还可以间将帅与士卒之间关系,毕竟在当时蒙古人才是最值得信赖,汉人给启用的不多,间君臣没用,间将帅与士卒的关系还是有不错的功效。

郭侃知道其中的厉害,立即要蒙古军卒齐喊:“郭侃元帅一定要踏平江南,灭了南朝。”

一边喊一边撤退,倒也气势不凡,就是他们的喊声没有持续多久。蒙古军队还没有撤退多远就遭到宋军猛烈的攻击,钢弩对准他们猛射,箭矢好象不要钱似的,对准他们没完没了地射击,不知道射杀了多少蒙古军卒。

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是万分危机,趁宋军没有合拢之前冲出去才是避免失败的唯一办法,郭侃也顾不了这么多,下令要蒙古军队用散兵线冲击宋军的阵势。

钢弩虽是火力密集,在空旷的原野里对付散兵,作用会大为减低,虽是杀伤不少,蒙古骑兵还是有不少冲到近前。好在宋军还有手榴弹,对准蒙古士卒猛掷,炸死炸伤不少。这仍然不给阻挡蒙古军卒冲锋,好在宋军还有土墙可以依赖。

黄汉率领的步兵好象钉子一样钉在那里,任凭郭侃如何努力都不能打退他们。现在,郭侃终于弄明白宋军垒的土墙有什么用,那是为了防止他后撤时用的。有了这道土墙,宋军无异于多了一道屏障,多了一个依赖,对付蒙古骑兵就方便多了。

郭侃平生少有地后悔了一回,早知道宋军的土墙是对付他的,刚才何不摧毁了,宋军现在就少一个依靠,问题就好解决了。

第一卷 危局篇 (下) 第一卷 危局篇 第五十六章 困兽之斗

上一篇:重生在南宋 下一篇:抗战独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