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宋武大帝(251)

作者: 殷扬 阅读记录

这种大好事,蜀王自然是高兴得很,派出身边的五力士去修路。等到路修好了,迎来的不是能粪金的石牛,更没有美女珠宝,只有杀气腾腾的秦国大军。结果自然是没得说,蜀国给秦国灭了,这就是“蜀道”的由来。

三国名将钟会曾率十万之众攻打剑门关,姜维只凭三万军队就守住了剑门关,使得钟会这员名将不能越雷池一步。李白曾感叹剑门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极当之词。

蒙哥推行大迂回战略,在六盘山誓师伐宋,到达利州大本营休整后继续出发,三路出兵四川,就曾从这里经过,剑门关早就落入蒙古人之手,蒙古军队控制了这座险关完全可以从汉中关中之地得到必要的增援,这也是蒙古人在四川这么多年始终处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珏曾经感叹,要是剑门关还在南宋手里的话,凭四川军民的抗战精神他们完全有可能把在四川的蒙古军队歼灭掉。正是由于剑门关落在蒙古人手里,使得张珏他们的压力无形中增大了许多。

拿回剑门关,进而扫荡川北,切断四川蒙古军队与汉中关中之地蒙古军队的联系,围而歼之一直是张珏的梦想,可惜的是由于四川兵力不足,这一计划一直无法实施。直到李隽决定增兵四川,收复四川,征求张珏的意见时,张珏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一计梦想中的计划。

柳河子和张珏进入四川之后就开始为攻打剑门关创造条件,才有钓鱼城一战。钓鱼城之战一结束,也就意味着重庆北方的大门已经彻底洞开,宋军可以大举北上了。柳河子率领十万大军直发剑门关,张珏带领十一万军队直去川西,准备切断四川与云南的通道,把在四川的蒙古军队彻底孤立起来,为全歼创造条件。

残阳胜血,落日余辉斜照在剑门关上,把这座雄关映成金黄色,金碧辉煌,格外美丽。

在大剑山的小道上,正有一队大汉在前进,这队大汉人数不少,足有上千人之多。他们都是身穿便衣,要不是他们一身的精悍气,一定会让人以为他们是普通老百姓。要是行家,一眼就看出他们绝对不是一般人,因为他们走起路来姿势标准,很明显受过良好的训练,他们腰间鼓胀,不用说肯定是带得有兵器,很可能是军队。

他们的的确确是军队,是南宋的精锐部队。带队的不是别人,正是柳河子本人。攻打剑门关可得要点水平,要打得蒙古人叫疼,就是不能把剑门关打下来了,要不然不能达到调动汉中关中蒙古军队的目的,因而分寸得把握好。

正是基于此点考虑,柳河子才决定把这出戏唱得更真实些,先带一支小部队来偷袭,给蒙古人造成南宋势在必得的错觉。那样的话,汉中关中之敌不请自来,就好对付他们了。

远远望见剑门关,柳河子感叹道:“剑阁峥嵘而崔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太白名句,果是不虚。”这是李白《蜀道难》中有关剑门关的诗句,柳河子当此之情不自然就吟出来了。

柳河子一挥手,宋军隐入树木中藏好,柳河子把山势打量一番,道:“传我命令,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动,谁也不许弄出声音。”

“是!”亲兵马上把他的命令传下去。

柳河子检查一番,见士卒们遵照无误,很是满意,道:“没事的话,都躺下睡觉,养足精神。”交待完,坐在一棵参天大树下,背靠在树干上打起了瞌睡。

赶了好几十里的山路,也着实困了,没多久柳河子就睡着了。沉睡中的柳河子给一阵鼾声吵醒了,原来是一个大个子士卒睡得正香,鼻翼翕动之际,鼾声如雷,震得山响。

柳河子一刀背轻拍在他肚子上,这个大个子士卒一下惊醒过来,猛地跳起来,一下握住刀柄,喝道:“谁?”

“我。”柳河子自认,道:“你的鼾声也太大了,生怕鞑子不知道我们来了?你呀,不用睡了,去巡视吧。”交待完,又躺下睡了。

这个军卒很是不爽,嘀咕道:“鼾声怎么了?英雄鼾声响如雷啊,我鼾声大,那是因为我是英雄。”虽是不愿,但是柳河子号令极严,不得不遵,只得去执行命令。

月正中天,月华如水,把大地染成一片银色,夜风习习,格外舒适。

柳河子翻身坐起,伸个懒腰,道:“好梦留人睡啊,这一觉睡得还真是舒服。传令,全体集合,准备进攻。”

号令传下去,士卒们马上集合,跟着柳河子直向剑门关摸去。

冷夜中的雄关,除了偶尔传来刁斗之声外,什么也没有。柳河子带着士卒猫着身子摸到城墙下,柳河子一打手势,士卒掏出飞爪扔到城墙上,使力一拽,挺稳当,抓住绳子直向城头上蹿去。

为了准备这次行动,柳河子对这批士卒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士卒们爬起来自然是一点也不费劲,手脚麻利,一会功夫就蹿到城头上了。

柳河子命令两百士卒在城外接应,然后抓住绳子飞身而上,捷如狸猫,很快就上了城头,与先上城头的士卒汇合在一起。

这次行动本来就是为了演戏,也许天意要让柳河子把戏演得完美无缺,柳河子刚上城头,一队巡逻的蒙古军卒就开了过来。上了城头的宋军有七八百,还都是精锐之卒,要对付这一队蒙古军卒实在是太简单,柳河子才不会对他们客气,喝道:“杀!”率先冲了出去。

士卒睡得舒觉,神完气足,无不是赛似南山猛虎,蜂涌而上,一阵砍杀下来,这队巡逻的蒙古士卒立时变成了肉泥。

这一来也惊动了城里的蒙古军卒,镇守此城的汪德臣马上调集蒙古军队来围歼柳河子。柳河子何等样人,知道情况紧急,不能多耽搁,下令往城门口冲去。他们这里离城门口不远,一口气就冲到了,镇守城门的蒙古军队马上来迎战,宋军手里的手掷式铸铁炸弹好象不要钱似的对着他们扔过去,爆炸过后,地上多了无数的碎肉。

宋军在柳河子的指军下冲到城门边,迅速打开城门,把一个个炸药包放在城门洞里,飞也似地出城。

等到汪德臣率领蒙古军队追到城门口时,柳河子他们早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除了无尽的夜空外,什么也没有。

一个蒙古士卒眼尖,率先看见地上的炸药包,他没有见过宋军用的炸药包,很是好奇,道:“这是什么?”他的话立即引起了其他蒙古军卒的注意,一个百夫长在征求了汪德臣的同意后,命一个士卒拿起一个炸药包打开。

这个士卒得令把炸药包打开,百夫长一看,道:“火药。”还没有向汪德臣报告,士卒手里的火把爆出火星溅在炸药包上,一团巨大的火光闪现,这个倒霉的士卒给烧成了黑炭头。

汪德臣正要命令士卒把炸药包带走,就在这时,夜空中出现无数的亮点,飞速射来,直奔炸药包。汪德臣是跟随蒙古作战的名将,为蒙哥推行大迂回战略立下过汗马功劳,反应也不慢,马上知道不对劲,叫道:“快撤。”撒腿就逃。

火箭射中炸药包,一个巨大的火球冲天而起,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传来,泥沙飞溅中,剑门关的城门已经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就这一炸,剑门关的城门已经完全洞开。

巨大的冲击波把汪德臣掀飞老远,重重砸在地上,摔得呲牙咧嘴的,好半天才爬起来,望着已经无法防敌的城门,感觉到大势不妙。

汪德臣完全没有看见黑夜中的柳河子露出了诡异的笑容,右手在嘴上一摸,冲剑门关来了一个飞吻,笑道:“啊,明天这里将成为绞肉机。”声音优雅得象诗人在吟咏,好象剑门关洞开是天大的喜事似的。

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柳河子诡奇的笑容得到完美的诠释,剑门关的城门正如柳河子所言,真的是成了绞肉机。

上一篇:重生在南宋 下一篇:抗战独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