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宋武大帝(391)

作者: 殷扬 阅读记录

李隽笑道:“欧将军是另有委任。朝廷这段时间组建了十几万骑兵,总得要个人来统领吧?欧将军最合适。你不会舍不得吧?”

“臣不敢,臣不敢。”解晋在欧军行肩上拍了拍,道:“欧将军,恭喜你。”

照李隽的意思,欧军行就是一员独挡一面的重将了,将在中原大战时与蒙古人大干一场,这正是欧军行做梦都想的好事,很是兴奋地道:“谢皇上。”

李隽接着道:“这第二路就由淮西山东的部队组成,廖胜功为主将,赵良淳为副将。”

廖胜功和赵良淳领旨道:“遵旨。”

“为了加强你们的突击能力,朕决定把赵佥的玄甲骑兵调归廖将军指挥。”李隽鼓励道:“你们一定要齐心协力,打好这一仗。”

玄甲骑兵自从临安保卫战开始,就大放异彩,特别是这次进攻大都一战,差点抓住了忽必烈,声威更是卓著,得到玄甲骑兵的加强,这仗就好打多了,廖胜功兴奋得一下蹿起来,道:“皇上放心,臣就在汴京与皇上会合。”

“好,壮志可嘉!”李隽赞道:“淮东和江汉之地的军队为第三路,张世杰为主将,高达为副将。”

张世杰和高达站起来,道:“遵旨。”

“你们要记住一点,你们这一路是三路大军中任务最重的一路,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李隽叮嘱道。

张世杰和高达同声道:“皇上放心,臣明白。”

李隽站起来道:“朕和杜将军率领火枪兵,特种炮兵,特种步兵,还有欧将军的骑兵从中路随后跟进,是总战略预备队。”

顿了顿,道:“三路大军,要从三个方向,同时插向汴京!”

“光复汴京!”李庭芝他们一下站起来,兴奋地呐喊起来。

汴京自从靖康之耻后就沦于异族之手,已经一百多年了,多少仁人志士喊出过这一口号,但是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朝廷根本就没有收复过汴京的行动。岳飞当年收复汴京易如探襄取物,却给十二道金牌逼迫班师回朝,曾使多少英雄扼腕,而今天,李隽却部署了百万大军收复汴京,李庭芝他们激情四射,仿佛年轻了三十岁。

光复汴京不仅宋人在喊,就是千百年后的后人也没少喊过,万未想到这一历史重任居然落在自己肩上,居然要自己来完成,李隽也是热血如沸,蹭的一下站起来,道:“誓死光复中原!收复汴京!”

“誓死光复中原!收复汴京!”李庭芝他们跟着喊道。

过了好一阵,情绪稍为平静一下,李隽招呼群臣坐下,道:“三路大军一定要齐头并进,遥相呼应,很好地协调,这将是成功的关键。”

“遵旨!”廖胜功他们自然是没二话。

李隽很是怜悯地看着李庭芝,道:“这么大的战争,消耗很大,这些后勤之事,只好着落在祥甫肩上了。祥甫的华发又要多起来了。”

李庭芝能文能武,既有治国的政治才干,又有统兵打仗的丰富经验,由他来处理后勤再合适不过了。只是,他的任务太重,那曾经一度消退的华发又要重上双鬓了。

李庭芝挺挺胸脯,道;“皇上,你放心好了,臣的华发不会再出现了。只要前线打得好,臣的心态就好,心态一好,华发就没了。”

他这话半认真半开玩笑,引来一片大笑声。

“朕把这一良方推荐给常瑜,那些华发满头的老人们都会返老还童了。”李隽也是心情大好,开起了玩笑。引来一片笑声。

李隽笑完道:“这仗能不能打赢,关键是在各军之间的协调,能不能互相之间进行有力的支援。朕想,忽必烈的兵力不如我们雄厚,他的军队不如我们的军队精锐,装备不如我军精良,要想全面和朝廷开战,那不现实。忽必烈一定会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我之一路的策略进行反击。现在,我们就来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卷 危局篇 (下) 第一百九十章 新战术体系

第一百九十章 新战术体系

“大汗召见臣,不知道有何要事,还请大汗示下。”术儿烈向忽必烈行行礼。术儿忽是旭列兀派来大都的使者,他的使命是打听中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南宋的舰队为什么会出现在中东。

对于这个问题,忽必烈也是不清楚,无法回答。至于这边的情况,忽必烈是个心气极高的人,自然是不会把实际情况说给他知道,道:“朕召你前来,没有别的事,你在大都也有些时间了,该回去向三弟交差了。”

“遵旨。”术儿烈应一声。

忽必烈接着道:“你回去给三弟说,朕这里的情况很好,朕不会让成吉思汗的威名受损,要他不要挂念。要是他有空的话,到大都来看看朕,朕这些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他,想起我们俩小时候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臣一定把大汗的话传到。”术儿烈忙着表白。

忽必烈道:“朕现在就封三弟为伊儿汗,他打下来的地方就是他的汗国。”历史上的伊儿汗国的确是忽必烈所封,蒙古的四大汗国中,唯有伊儿汗国和元朝最是亲近,教科书上的色目人主要是来自于伊儿汗国。

这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术儿烈忙跪下谢恩,道:“大汗,臣代伊儿汗谢过大汗。”

“你起来吧。”忽必烈下逐客令了,道:“你回去把这一喜讯告诉三弟吧。”术儿忽谢过恩,喜滋滋地出去了。

桑哥一下站起来,道:“皇上,你就这样让他走了?皇上,臣以为要术儿烈给伊儿汗带信去,要他带兵赶来中原助战。”

忽必烈并没有说话,看着贴木儿,贴木儿明白忽必烈是在考他,他知道忽必烈这样心气很高的人怎么会直接说三弟,你快派兵来帮我,我顶不住了。忽必烈如此做,已经把他的意图包括在其中了,贴木儿道:“桑哥,你不知道,皇上如此处置,说与不说都一个样。伊儿汗自会明白其中的意思,不日,朝廷就会得到伊儿汗百万大军的增援,中原这一仗就会稳赢。”

“皇上所言极是有理,兵法有云将合一处,兵打一家,方是取胜之道。从整体来说,朝廷处于优势,朝廷的总兵力比鞑子多,经过战火历练的精锐士卒比鞑子多,装备也比鞑子精良,军事理论也比鞑子先进。”张世杰分析着道:“更重要的是,朝廷拥有数量众多的火炮,现在更是大量增加了骑兵,使得朝廷的优势更加明显。但是,臣以为,朝廷所拥有的优势还没有到占压倒性的程度,朝廷三路出兵是必要的,臣对此无异议。在朝廷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鞑子最好的应对之策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我之一路,或是一部,采取蚕食之策,方能在弱势中取得优势。”

他的话很的道理,是深思熟虑之言,与会众人无不点头称是,李隽问道:“张将军,你说说要怎么应对忽必烈的这一手。”

“臣以为,一方面各路大军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很是重要,可以说关系到这次北伐的成败,因而臣建议各部之间加强沟通,把军情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其他几路。”张世杰分析说:“第二,要加强情报工作,尽可能在第一时间探知鞑子的动向,做好准备。”

情报工作对于战争有多么的重要,这点是不言而喻的,众人尽皆点头赞成。

“张将军所言实为至理名言,各部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朕相信你们公忠体国,会很好地相互协调。至于情报工作,朕给你们交个底,我们的情报部门运行得很良好。”李隽笑着道:“朕现在就通报一个最新的消息给你们,忽必烈已经重组了统帅部,史天泽,郭侃,张弘范,阿术之辈已经出局,没有进入最高统帅部。鞑子最高统帅部的成员有巴布尔,贴木儿,桑哥,赛音诺,赛典赤,不鲁迷失,张惠,忽辛。这些人都很年轻,他们都是在大都一战中表现很杰出的年轻军官,给忽必烈委以重任。其中,巴布尔已经掌管了五卫禁军,贴木儿已经掌管了怯薛兵团。”

上一篇:重生在南宋 下一篇:抗战独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