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宋武大帝(44)

作者: 殷扬 阅读记录

“人真是奇怪的动物,居然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吕文焕好歹也算一时名臣,曾经是个人物,投靠了元朝居然如此无耻。”李隽在心里评论。

就在李隽评议的时候,城上起了一阵骚动。吕文焕能够高升,不仅仅在于他的兄长吕文德的关系,他自己确有过人之处,称得上是南宋末年一员难得的良将,曾经意气风发,被宋理宗视为北方干城,委以重任,宠眷极隆。

吕文焕的表现也不错,没有辜负宋理宗的期望,屡立战功。后来,选他为襄阳守将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他一连坚守了五年,其中蒙古人多少次猛攻,多少次劝降,都没有得逞,在南宋君臣心目中建立起了神圣的地位。

襄阳失守后,谢道清想得不想就认定他肯定是殉国了,给他举行了国葬,把他配享太庙,把能够赏给臣子的东西都给了他。然而,事实证明谢道清的行为往往是经不起检验的,正是在吕文焕的帮助下,蒙古人才毫不费力地拿下长江防线。当这消息传到临安后,谢道清马上表现出了她雷厉风行的一面,毫不犹豫地把吕文焕的牌位“请”出了太庙。

吕文焕在宋人心中曾经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然而他现在却是蒙古人的襄汉大都督,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居然当起了急先锋,厚颜无耻地招降起了李隽。

文天祥,高达,赵佥,黄胜材,以及众将乍见吕文焕现身,无不是恨得牙痒痒的。

高达最是气愤不过,拳头捏得格格响,李隽心想要是可能的话,吕文焕早就给他一拳砸成肉饼了。高达冲吕文焕骂起来:“吕小六,你这个厚颜无耻的败类,你还有脸面来大宋朝,还有脸面来临安,你居然还敢来招降。你把你吕氏先祖的脸面都丢光了,你对得起你吕家的列祖列宗吗?你对得起你的兄长文德公吗?不错,我高达和你兄长文德公是不和,有矛盾,可我高达是光明磊落的汉子,对文德公的高风亮节很是钦佩。文德公宁愿死,也不愿苟活,你是他的亲弟弟,你不以你兄文德公为榜样,居然干起如此厚颜无耻的勾当,你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你不如撒泡臊尿淹死算了。”骂声如雷,正气凛然,掷地有声。(按:小六是吕文焕的小字。)

“好!”一片叫好声响起,出自文天祥等人之口。他们和高达一样的心情,一见到吕文焕,不免血液的热度陡然升高,高达所言正是他们所想,忍不住叫起好来了。

投降一事是吕文焕最忌讳的事情,乍听高达之言不由得脸一红,盯着高达道:“高将军,昔年,你倚老卖老,自恃是南朝的功臣,就敢欺压我吕家,城破之时,就是我取你性命之时。”

昔年之事刚好与吕文焕说的相反,是他吕氏与贾似道走得太近,勾结在一起欺压高达,现在他倒好,居然反咬一口了。

“吕文焕真的是厚颜无耻。”李隽听得心中来气,冲吕文焕道:“吕文焕,你还认得我吗?”心里想的是:“我是李隽,又不是宋度宗,他当然不认识。”一脸的气愤,义愤填膺。

吕文焕抱拳一礼,道:“赵祺,看在你昔年对我不坏的情份上,只要你投降,自会给你一条活路。”

他的话声一落,一片怒斥之声响起,要是怒骂声可以杀人的话,吕文焕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他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直呼宋度宗的名字,南宋将士们怎能不气愤?要是可能的话,早就把他撕成碎片了。

李隽不动声色,接着往下数说起来:“你还记得我对你不错就好。你看看你自己,你骑的是什么马?骑的是先帝钦赐的御马。你佩的同样是先帝钦赐的龙冲宝剑。先帝,朝庭待你不薄,你不思报效朝庭,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却恩将仇报,把朝庭的北方重镇襄阳拱手让给鞑子不说,还甘为异族鹰犬,为虎作伥。文德公给你气死,吕氏一门的脸面给你丢尽,你不但不知道羞耻,还有脸面到这里,到朝庭的都城来劝降,你的脸皮比长城还要厚。你是朝庭最大的奸臣,你是历史上最大的汉奸。”振振而言,掷地有声,字字具有千钧之力。

“说得好!”城头上响起一片喝采声。

“你你你,你居然骂我厚颜无耻,气死我了,气死我了。”吕文焕指着李隽,为之气结。

第一卷 危局篇 (上) 第十八章 城头骂贼(2)

第十八章 城头骂贼(2)(本章免费)

“你也知道羞耻,还算你有点羞耻之心。”李隽声色俱厉地数落起来:“吕文焕,你的良心就不会受到遣责吗?你本该成为朝庭的忠臣,坚守襄阳五年,其中有多少艰辛,你比谁都清楚,你拒绝了鞑子多少次劝告降,你也比任何人都清楚。五年的困难你都挺过来了,为什么在最后关头就服软了?就变熊了?那是因为你不想做人,只想当狗。就算你战死襄阳,你也可以落下一个忠臣的美名,和你兄长文德公一样千古流芳。你当了狗,不仅仅断送了自己一世的英名,还连襄阳之事都成了你的忌讳。

“你想过没有?忽必烈为什么封你襄汉大都督一职?你肯定自以为是忽必烈宠幸你,对你很是依赖,才送了你这么一个美差。那是你太天真。襄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襄阳。汉指的是汉水。襄汉之地曾经是你主管的地方,他封你为襄汉大都督,意思是说你是人所不耻的二臣贼子。一听到你的官职,人们就会想到你曾经以襄汉投降的往事,难道你就不知道这一点?这是险恶的用心,你现在有所体会了,是不是?你经常在没人的时候会骂忽必烈太阴毒,是不是?”

自从接受襄汉大都督一职以来,蒙古人表面上对自己客客气气,礼敬有加,实际上从骨子眼里看不起,吕文焕能从他们的表现中体会出来,对这个职务是恨不得仍到东海去。李隽所言,正好击中他的要害,一时间怔在当地,不知道如何说话。

往往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吕文焕就会扪心自问,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值得?他非常清楚,他错失了一次成为千古名臣,流芳百世的良机。他要是象牛富将军一样战死襄阳,史书垂青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他却投降了,史官也会给他留名,当然是污名了,这点他比谁都清楚。有时候,他还真的后悔,心想要是历史重演,他不会再选择这条路,会和牛富将军一样战死在襄阳,省得遭人白眼,受些夹板气。这种矛盾心情,给李隽一口说中,吕文焕的心里泛起波涛,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按:吕氏一门公侯,是南宋末年的望族,本该史书留芳,却因为吕文焕的关系,《宋史》和《元史》都没有他们的传记,他们的事迹散见于一些史料中。也许,口诛笔伐才是对他们无耻行径的最好回报。)

对于吕文焕,伯颜对他是不太瞧得起,要是他不投降,素来敬重英雄好汉的伯颜肯定是尊重有加,就算他投降了,不那么积极为元朝卖力,伯颜对他的看法也许会好得多,对他现在的表现压根就瞧不起,根本就不想为他解围,冷眼旁观。

“你默认了,是吧?”李隽冷笑着道:“你现在处境就好比关在笼子里的狗,没有自由,没有尊严,遭人白眼。我送你一诗写宁愿做人,不愿做狗的气节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首诗没有韵角,不讲格律,与古诗格格不入,然而,其中的震撼力并不比讲究韵角格律的古诗古词差,相反,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天祥这个诗词大家先是一愣,一脸的迷茫,嘀咕一句:“有这样的诗?”细细一品,连声叫好:“好好好!真是好诗!没有格律韵角,但字字千钧,胜却千篇诗词。”

上一篇:重生在南宋 下一篇:抗战独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