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肖帝(87)+番外

作者: 辛宸 阅读记录

辛弃疾听得心潮澎湃,当即深深一拜,恨不得赌咒发誓,不捣黄龙府,绝不回师!

【忽然觉得政哥好威武霸气啊!朕目光所及之处,皆为我大秦国土!】

【哈哈哈,这会儿不是大秦是大宋了,可政哥说的也没错啊!只要以前是我的,那以后也可以是我的!】

【我想去查查地图,看看当初政哥到底打下了多少疆域……】

【政哥说了,他要大一统的是华夏,那么北疆和南疆当然要收回来,免得再被一些小国蹭热度,把我们华夏的东西变成他们的传统文化……】

【真希望政哥一统天下后,彻底改变后来的历史,大一统大融合,就没有那些战乱和屈辱的殖民地年代……】

【政哥yyds!我们支持你!】

【楼上的人都疯了吧,难道还想回到封建帝王时代?你以为你们回去就能成为公主贵妃吗?别忘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你进不了朱门就是那冻死骨啊!】

【怎么又有人乱入?我们说政哥改革,你说什么封建帝制,杠精退散!】

【脑残才该退散!】

……

赵政:“呵呵,别人不敢说,这种杠精,肯定是冻死骨没得跑。”

第五十九章 孝宗不肖父(23)

“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话说官家此言一出,满堂皆寂,文武百官,无不泪流满面。想我大宋建朝二百余年,除了开国太/祖皇帝,有哪个敢如此说话?”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啪”的一声惊堂木,接着便是满堂喝彩加掌声,说书的李二郎兴奋得脸都红了,走回后场时,额上亮晶晶的一层细密的汗珠,立刻便有童子上前来替他擦汗更衣,端茶倒水。

李二郎接过温热的布巾擦了把脸,这才从兴奋之中回过神来,随口问道:“今晚的打赏如何?”

跟在身边给他递巾子的是他本家的族侄李小拴,立刻殷勤地答道:“二叔今晚这场的打赏已经有二十两银子了,这几日场子一天比一天热,已经有好几家瓦舍都要请二叔去讲呢!”

“我讲的书……”李二郎嗤笑一声,说道:“你以为随便哪个场子都能讲吗?”

李小拴一愣,眼神有点闪烁,“二叔讲的好,才引来这么多客人捧场,当然是二叔到哪个场子,哪个场子就热啊!西城的莲花瓦子说了,二叔如果肯去每晚讲一场,所得的打赏全部归二叔,还能分一成的茶水钱……”

“混账!”李二郎一个暴栗敲在了李小拴的额头上,没好气地说道:“你收了人多少钱,跑我这里来说项?”

“哎呦轻点儿二叔我的亲叔叔啊!”

李小拴故意大叫了一声,捂着额头,挤出点眼泪来,做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来。

“我真没敢收人钱呢二叔,我这不是替您不平,这茶社地方小客人少,要不是二叔你撑着场子,哪里有这么多客人天天捧场?您随便去哪家瓦舍讲两场,也比在这儿赚得多啊!”

李二郎冷笑一声,说道:“你懂什么?赚得多有什么用?钱赚得再多,也得有命花才是!”

自从他开讲这《龙兴英雄传》,这来挖角的人就从来没断过。

杭州城里多的是说书讲史的先生,李二郎既不是讲的最好的,也不是长得最好的,能得到这份话本子,完全是因为这《龙兴英雄传》讲得是当今龙兴帝麾下的精兵猛将,那话本都是由兵部舆情司的人专门撰写的。

这舆情司还是龙兴二年才新设的衙门,外面的人不晓得里面的情况,可在舆情司挂了号的李二郎却知道,这是兵部特设的情报部门,里面不光有新晋的进士老爷,还有不少出身三教九流的艺人。

他这说书先生的身份在里面都不算垫底的,那些个唱莲花落走街串巷讨饭的花子,才是真正捧着金饭碗要饭的主儿。

别小看这说书先生的身份,这都是经过兵部私下里考核后能领正式兵部编制的官方铁饭碗,现在别看他在茶社赚的少,可兵部给补贴的住房和乡下分的永业田,那才是能够子子孙孙传下去的家业,更何况若是干得好了,立功升职,以后若能得个百户千户的荫封传给子孙,那可是多少银钱都换不来的。

像他这样出身下九流的说书先生和那些戏子花子,若是没这个机会,就永无出头之日。

那些商户人家能靠捐钱修路得官府嘉赏,赐予科举名额,一旦有子孙能够考上进士,便可改换门庭。

可下九流的匠户和艺人们,却没有商户这条捷径,除非是能够成为名角,赚够了钱赎身自家开瓦舍成了坐商,捐钱给官府洗白身份,才有机会让子孙有出头之日。

而如今,他得了兵部的差事,考上了舆情司的编制,哪怕现在明面上还是个说书先生,可实际上手里捧着的是铁饭碗,就算说了什么得罪了官人权贵,也有人在背后给他撑腰罩着,不至于像寻常说书先生一样,一不小心触碰到高官权贵的隐私痛点,就会被人不由分说地痛打一顿,甚至送去衙门吃牢饭。

就像他现在说的《龙兴英雄传》,百姓们爱听,可杭州城里却依然有不少人听不得,比如行宫里住着的那位太上皇。

先前他刚开讲没几日时,就曾经有人故意来捣乱想砸场子,结果还没怎么动手,就被伙计们给拉到后院去。

然后就再也没人见过那些来捣乱的人。

就连昔日在杭州城里横行霸道的纨绔衙内们,现在到茶社来听说书,一个个都老老实实跟在学院上课的学子一般,哪里还有昔日的半分嚣张气焰。

李二郎提心吊胆地讲了几日之后,终于明白,为何上面给他安排在这家名不见经传的茶社说书,而不是杭州城里那些有名的大瓦子和勾栏。

这里的场地虽然不大,来听说书的都得先交茶水钱,也没有那些杂耍傀儡戏和杂剧戏曲演出,顶多就是有些清音小唱和说书讲史的轮着上场,一天也就顶多三场,不管谁花钱也甭想加场或者包场。

这条件起初还让李二郎咋舌不已,担心茶社开不了几日就得破产关门。

可没想到,舆情司的员外郎们给他提供的《龙兴英雄传》不光本子写的好,还都是眼下最炙手可热的精兵悍将,南方的百姓只知道龙兴帝在金国皇帝完颜亮南征之时,挺身而出,在采石矶一战亲手斩杀了金主完颜亮,率军击溃六十万金兵,俘虏了无数金兵,自此开创了龙兴盛世,从南方打到北方,一路收复失地,收回了京都汴京城,在百官黄袍加身之下登基为帝……开始了大杀四方一统天下的征程。

就连在杭州官府的那些老爷们,也只知道这大面上邸报传来的消息,每日里听说的都是大宋战胜XX州府金兵,收复失地若干,俘虏金兵若干,缴获马匹、粮草、兵甲、战车等等不计其数。

可具体是谁打的胜仗,怎么打的,邸报上看不到,这《龙兴英雄传》里可都清清楚楚地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