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超级高科技霸主(25)

作者: 青云飞剑 阅读记录

根据李天成的计划,要肆无忌惮地发展工商业和教育等各项事业,必须要获取地方的统治权,而现在离辛亥革命还有几年时间,自己还不敢依靠相对弱小的武力来夺取一个地方的政权,那样势必会如革命党人频繁在各地发动的不同规模起义一般,被清政府扼杀于无形之中,自己还需要隐忍一段时间才可。

现在李天成虽然受到一定打压,但地方上需要依靠他发家致富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这些人都需要李天成手上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图纸,自然不希望他受到过大限制,他们会主动联合起来,站在李天成一边,与地方政府进行斡旋,促使他们在政策上做出一定的让步,人多力量大,效果还比较明显。

不久之前,李天成由于对工业区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被众多商贾推举为了松江华阳工业区工业协会的主席,负责工业区内企业之间相互沟通和联络等事宜,这也方便了他对于工业区的掌控,利于今后振华的发展。

目前一批新技术产品层出不穷,主要还是机械领域的新式工业机床、采掘设备、冶炼设备等,这些都与他进一步发展军工业息息相关。其它行业也才起步不久,这些还远远不够,他下一步的目标将是在嘉兴、湖州、苏州等地建设工业园区。

时光荏苒,一晃李天成在这个世界已经三年时间了,时间已达到1909年。

“三年了,我来到这个世纪已经有三年时间了。”李天成一个人躺在办公司躺椅上回顾自己这两年来做过的事情。

“李董事长,第一批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运抵振华炼钢集团公司新车间,准备开工生产,振华钢铁公司董事长孙大明和总经理贾平请董事长过去主持剪彩开工仪式。”李天成正滋润地抿着香茶,思考着自己未来的计划,秘书小王突然进来汇报道。

小王原本是当地的农民,在振华技术学校学习了先进的管理等知识,他名叫王四海,今年二十六岁,跟着李天成两年后,皮肤养白了几分,气质也慢慢改变了许多,比刚开始时多出了几分知识分子的气质,少了几分乡民的粗野之气。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三十一章 队伍壮大

李天成已经在各企业采用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董事会制度已经建立,他自己当然是振华集团董事长,振华所有分厂的名字都用了振华二字,炼钢厂也是。

“好,我们的新式炼钢转炉和电炉终于用上了!”

刚开始时,受到技术和材料的限制,新式的炼钢炉还无法制造,以前世界上大多还在采用古老的平炉炼钢法,效率低下,如今李天成的机械厂已经可以制造出更好的炼钢设备,热处理技术也大大提高,新式炼钢炉、其它生产设备已经生产出来。

随着电子工业的逐渐起步,一部分工业用地电子仪器仪表将来也会生产出来,以后炼钢厂还会引进各种电子电器设备,投入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得炼钢厂的技术能力越来越强。

但其实后世中国有许多高等级钢材都需要依靠进口,所以有些钢材产品,炼钢厂还无法生产,不过李天成已经成立力机械、电子、材料、化学、医学、军事等各领域的研究中心十几个,大量的科研人员在从事研究工作,相信具有或是比后世更加先进的技术会陆续出现。

振华技术学校新一批的学生也纷纷入校,学校规模已扩大到了原来的好几倍倍,学生人数达到三千人左右,这要得益于振华这几年在国内外的响亮声誉,使得国内优秀的学生都希望到振华技术学校来学习,有些洋人也希望派人来振华学习,但被李天成拒绝了。

由于资金的限制,李天成把资金都投入了重要领域,比如冶炼、机械制造是工业基础,投入比较多,军工也慢慢加强起来,化学、电子工业稍稍滞后,但为工业提供设备的工厂却是发展重点。

其它行业如服装、食品、纺织等也已展开,但还是小批量投产,主要资金投放不在这些方面,中小学教育现在还跟不上,李天成的计划等自己的资金充足了,军事能力足以保护自己的地盘之后,再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现在主要是对有基础的学生进行大学教育。

当然李天成希望更多的民族资本家参与到自己的各行各业之中来,毕竟自己一个人发展,不如大家一起发展,那样资金来源也要多一些,所以以后与别人合作办厂、办学也将成为主要方式。

很快,第一批不锈钢材和高强度、韧度的合金钢生产出来了,与以前的钢产品不同的是,不锈钢中加了一定成分镍、钛等多种金属成分,使得钢材能够防锈防酸碱腐蚀,这种技术在后世是到了十年后才出现的,是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冶金科学家亨利.布雷耳利发明的,合金钢虽然早就有,但强度和韧性指标不能和振华的产品相比。

“对不起了,布雷耳利先生,我抢了你的发明专利,谁叫我是个穿越者呢。”李天成躺在躺椅上窃笑着。

他想到由于他的到来,很多历史都将被改写,以后的人估计都不会记住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的名字,因为他们的发明和发现都将被中国人提前搞出来,这些人估计要投身到其它领域去了,也许凭他们的天才智慧,还可以发明很多其它的东西,还有爱迪生的钨丝灯泡很快在振华要面世了,而且是二十一世纪的版本。

“一大批伟大的科学家都要在我手上残废了,希望以后的诺贝尔奖不要再颁发了,要不然我的手都要拿酸了。”李天成笑得嘴都快裂开了。

严立三招兵的工作早已展开,还在扩大军事人员的数量,数量已经突破了三千多人,达到了清军部队新军的几个步兵营的兵力,而他们即将装备重机枪、迫击炮、榴弹炮、加农榴弹炮等武器装备。

当然这还要考虑资金的问题,目前工厂规模继续扩大,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不足就依靠合资。

次日,李天成和严立三在办公室探讨军队建设问题,谭建业处理工厂事务去了。

“严立三,士兵训练得怎么样了?”李天成有几天没见到严立三了,他们有时各忙各地,严立三的个子比去年也稍稍长高了一点,脸长得更圆了,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

“李大主席,我们的人数已经有这个数了。”严立三神秘兮兮地伸出一个手掌,摊开来对着李天成。

“三千?”

“对,差不多这个数,按照您的部队编制计划,这三千人编成了一个团、一个独立营,每团两个营,每营一千人,一个团是步兵团,独立营是炮兵营,只不过火炮还在生产之中,还没有到位。”

“另外他们依旧是以民团为称呼。”

此时能明面上讲出来的正式军事组织只能是民团,李天成手下不管有多少人马,他不过是民团团长罢了,不过他此前参照后世的军事建制,秘密成立了一个简单的军事委员会,也没有什么复杂的组织过程,自己当然做了主席,严立三为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总司令由李天成担任,暂时也没有其他委员,就两个光杆司令,准备先留着名额以后再说,这也会一种前瞻性的决定。

这样做是为以后扩大部队做前期准备工作,现在还没敢大张旗鼓地搞军事组织,如果搬上台面就是违法行为,容易被人盯上。这也只有李天成、严立三、谭建业三人初步拟定的结果,下面的人并不清楚。

李天成知道目前清政府新军的营哨制不利于统一指挥,所以军队的编制暂时也参考后世解放军的编制,但营级单位人数暂时保持一千人左右,作战单位由军、师、旅、团、营、排、班组成,目前只能凑足三千人,团、营级别下属部队的人数和武器配备以此为依据划分,只不过对外和对下属士兵还是称为民团和民团的分队,在训练上却按照排、连、营级单位名额进行统一安排,战术训练的项目由振华毕业的军事班学员负责指导,训练内容比普通的民团要丰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