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配音演员在七零[年代](300)+番外

作者: 大漠风铃 阅读记录

重锋原本还在想,对于文艺兵来说,每年的建军节舞台都是重头戏。

军区里在这一天会安排文艺节目,组织军官战士们观看,能上建军节舞台的演员,都是精挑细选过的。

如果潇潇在军区里,一定是舞台上最耀眼的人。

可重锋看着她,而她在这偏远小村外的舞台下看别人表演,他哪怕不问出口,也知道她是不在意那些虚名的。

转眼间八月过去大半,宝安县外的其他地方,也已经被光州军区其他的任务小分队设置重重关卡,与宝安县这边一样,其他分队也是尖兵加文艺兵的组合。

然而,在这样的强力整治之下,仍有少数固执的逃港人来到宝安县,被拦在了最后一道屏障前。

这种属于顽固分子,再跟他们谈感情就不合适了,所以重锋下令,碰到外来的直接抓起来,统一等待上头命令,看到底要如何处理。

今年的中秋节在九月份,这是李家第一次没有李潇潇在的中秋节。

李潇潇知道李卫国夫妇和周志鸿都很挂心她,于是她分别给他们打了电话,报平安送祝福。

等到光州军区那边联系重锋,通知重锋要如何处理那些逃港人后,重锋按照吩咐做了最后的安排。

至此,光州军区派往宝安县的特殊小分队,圆满地玩成了所有任务,即将按照上级指示,进行返程。

到了离开的那天,百姓们特意停了一天的工,前来送别这群帮助了宝安县很多的军人。

百姓们都依依不舍,很多人都哭了,跟在军车后面。

千人相送,百姓们陪着缓慢行驶的军车走出了两公里,战士们平时流血流汗不流泪,到了此时此刻,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军人们也远不止只有这个任务。最后,军车在重锋“全速前进”的命令下,飞驰起来。

李潇潇吸了吸鼻子,扒着车窗,回过头,看着仍在朝他们努力奔跑,最后渐渐化为一个个小黑点的百姓们,抹了抹眼泪。

再见了,宝安县。

第108章 功与名

光州军区成功执行逃港打击计划,期间多名特务落网,被派出的各个行动分队陆续回归,区里举行了朴素而庄重的迎接仪式。

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行动,意味着困扰粤省多年的问题得到极大改善,同时重挫了特务的信息关系网。

当初七月底,重锋将执行进度传回军区时,郑国兴等人知道宝安县的逃港人已经被集中安置后,首长们就已经马上跟各地区相关人员联系,共同商讨如何处理这批逃港人。

为此,相关方面紧急召开了联合会议,各军区、分军区、公安系统等共同参与。

会议进行了足足三天,每半天都有茶歇时间,休息时首长们互相闲聊,而作为牵头人的郑国兴,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焦点,被追着问这逃港打击计划是谁提出来的。

以思想武器为主,以武力压制为辅,是这次行动的关键。

往年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溺亡数字,在今年七月份起,竟然完全消失了!

不但这样,那些逃港人们并不是被抓住的,而是主动自己走出来的,正跟宝安县的百姓们一起好好呆着。

各地区收到光州军区的电话,听到这些消失时,人人都是惊掉了下巴。

在会议开始之前,所有参会者都在想,能提出这样大胆而创新计划的,一定是各谋略成熟的军事天才!

所以,当郑国兴告诉他们,是光州军区部队文工团的一名文艺战士提出来时,他们再一次被这消息惊呆了。

光州军区里能人不少,但因为文艺兵而受到同僚们羡慕妒忌目光的,郑国兴还是头一回碰到。

这个计划确实是颠覆性的,就连郑国兴也觉得,李潇潇那姑娘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是她让所有人都看到,文艺兵不止可以鼓舞士气,还可以从各军种战士的背后站出来,和他们肩并肩,一起化解难题!

郑国兴一脸自豪地朝各区首长们说:“咱们李潇潇同志不仅是文艺兵,而且年纪还只有十七岁,当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呐!”

这话一出,其他人羡慕妒忌的情绪更浓了。

其中锦城军区一位首长孙桥酸溜溜地说:“去年重锋被你们抢到了,今年又招了这么个人才,老郑你也别藏着掖着,什么时候把人借咱们区用用”

“你们那儿内陆借什么人,咱这儿才急着呢……”旁边泉城军区的江茂师长拍了拍郑国兴的肩膀,“老郑啊,我们这儿可跟你们那儿一样靠海,你懂我意思吧?”

其他人见孙桥和江茂这么说,也不甘落后,纷纷朝郑国兴开口借人。

“老郑我跟你讲,孙桥老弟借了人指不定就不还了,我就不同了,有借有还,把人借给我你放心!”

“嘿,有你这么说话的嘛”

……

众人互相打趣了起来,都盯着老郑手里那两名年轻人才,谁都想把人借回军区里,好好交流一番,促进区里的进步。

“李潇潇”这个名字,他们也不是没听说过。

去年的时候,他们还只是因为话剧而知道这名演员,因为自去年年年底,各军区也开始推广话剧,区内的表演自然也安排了《蜕变》《半边天》,还受到了战士们的喜爱。

那报幕上的“编剧:光州市文工团李潇潇”,全国人民怕是没几个不认识这个名字了。

只是,那终归是文工上的事情,谁也没想到,他们竟然在军事行动上,听到了这个名字,而且这姑娘竟然还是最初的发起人!

孙桥感叹说:“这姑娘进文工团可惜了,这要是放在我这边,得放去参谋部锻炼锻炼。”

郑国兴哭笑不得地说:“孙老哥,你这别是想着趁机撬墙角吧不带你这样的,人李潇潇同志说了,要用思想为武器对抗敌人的糖衣炮弹,在文工团也是一样的,你这要是把人挖去参谋部,我这边文工团团长得找上门来。”

总而言之,在这短短的三天会议中,“李潇潇。”这三个字,已经给参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跨过了文艺这道界线,让他们将她与重锋这样的军事人才放到了一起。

而在这三天里,同僚们对郑国兴软磨硬泡,试图从他手里把重锋或者李潇潇借调过来——谁也不指望能一次性借俩,能借到其中一个就是赚到了!

对此,郑国兴顶着各方压力,死死地捂着光州军区这两个宝贝。

毕竟,接下来一段时间,那两名年轻军人又将会有一项重要任务。

不过,以上的这一切,李潇潇仍未知情。

从宝安县回到光州军区后,李潇潇和队友们分开了。因为直接接触过间谍,加上被带去了香岛,按照规定,她需要接受思想教育,防止被坏思想侵蚀。

也是从这一次起,李潇潇才知道,原来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如果跟外国间谍打过交道,执行任务回来后要先学习,再写心得,最后经过评估,认为思想仍是端正,这过程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