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庶子为尊(71)

看着李墨染乖乖的又躺回床上睡觉了,赵元崇坐在床边,只是静静看着他。

过了一会儿,门口有人出声:“殿下。”是于轻飞。

赵元崇起身,走出房间。月光照在他的身上,他只穿了一件白色的里衣,在寒风萧萧的冬天,也不觉得冷。清华高贵的气质,不怒而威。

“全死了,一部分是我们杀的,还有一部分见逃出去无望,便咬碎了毒囊自杀了。”于轻飞拿来火把,照亮那些刺客的尸体。

咬碎毒囊自杀,都是死士。

“殿下。”风平开口,“你看。”他指着被脱了衣服的尸体肩膀,接着又把其他尸体的上衣撕开,这些尸体的肩膀上,都刻着一个字。

汤。

突然,赵元崇想起了五年前,岐山春猎的事情,那个时候来刺杀父皇的刺客,他们的肩膀上,也都刻着汤字。

难道说,和这些人是同一批人?若是如此,这些人五年来都不曾行动,为何今天又突然现身在此。思及最近发生的事情,难道说这些刻着汤字的刺客是张甬承派来的?

“全部处理掉,明早我不想在这里闻到血腥味。”眼底嗜血的戾气闪过,只是走进房间的时候,已经归于平静。

“刺客都死了?”李墨染自然没有睡着。

赵元崇也知他醒着,但只要他不去见那血腥的场面便可:“恩,他们的身上也有汤字。”说到这,赵元崇又是看着他,“之玉,我会好好保护自己,所以不许你再因为我而气急攻心。”

那会让他更加担心的。

“不会了。”五年前气急攻心,是因为重生以来一直压抑的情感和心事,再见赵元崇满身是血,他才控制不住。

“记住你答应我的。”

通州刺史府。

如赵元崇所料,这些刺客的确是张甬承派去的,但一晚上没见刺客回来,结局是什么,张甬承已经知道了,他们全死了。没想到赵元崇身边的人武功如此厉害,派去二十个刺客全部死亡,接下来的刺杀,需要小心谨慎。

上头的命令是,不能让赵元崇活着回到京城。

但经过这次,李家祖宅的防卫会更加严密,也就是说,不能再随便动手。

三天后,文孝帝的圣旨到了。

通州刺史暗通朝廷通缉要犯张甬承,私收贿赂,压榨良民,立即收监,同时着通州县令梁楚为代理通州刺史。

李墨染接到圣旨,立马来到通州刺史府。

“站住,你是谁?”通州刺史府的下人狐假虎威的看着李墨染。

“放肆。”梁楚在一边大声道,“此乃当今齐王殿下,快去告诉刺史,皇上圣旨到。”

就算不认识李墨染,但他们也是认识梁楚的,一听是王爷,又是圣旨的,马上吓的屁股尿流的跑进刺史府。

李墨染紧跟着进去,连同圣旨一起来的,还有三百精卫军。

李墨染走到一半,和跑出来的通州刺史碰上:“下官通州刺史吴明,参见齐王殿下。”通州刺史并不认识李墨染,看到梁楚身边的小少年,便二话不说的跪下了。

李墨染拿出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由精卫军择日押解其进京,交由刑部、大理寺、内侍省三堂会审,家产全数充公。”

一听到圣旨,通州刺史全身瘫倒在地上:“皇上冤枉啊,皇上……齐王殿下,下官冤枉啊……下官冤枉啊。”

“押下去。”李墨染一脚踢开他。

“诺。”精卫军马上把通州刺史押走。

“梁大人,你派人去抄家,把府内的下人先全部收押,录完口供再放人。”

“诺。”

通州刺史的家产非常的丰厚,就算是京城里一些贪污的大官,也未必有这等家产,主要还是通州的富人太多。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珠宝,李墨染想起了与富人相反的穷人。于是道:“梁大人,拿出一万两白银,以皇上的名义去张贴告示,但凡家中生活困难,揭不开锅的,都来县衙门口领银子。但有条件,待明年生活稳定时,得加百分之一的利息还于朝廷,或者用等价的粮食上缴。”

“诺。”这声诺,梁楚差点喊的老泪纵横。百分之一的利息不多,一百两银子也就一两的利息。可是于穷人而言,却是雪中送炭。“那皇上那些……”

“由本王和太子顶着。”

通州刺史府的下人全部收押,从他们的口供中,部分人提到了张甬承。张甬承的张府没被封时,他在通州是何等风光,通州的百姓谁人不认识他?

当官府贴出张府被封的原因,当初百姓有多尊敬他,如今就有多恨他。而他却还敢在通州刺史府光明正大的现身。

愚蠢至极。

且张甬承买卖人口的罪名公开之后,通州也有不少人家来官府求救,说自己的女儿当初也有去应聘短工,后来银子虽然每月都有送回来,但是人却从未见到过。

这件事在整个通州传的沸沸扬扬,也引起了其他州的注意,这一注意就不得了了,全国十二州,竟然州州都有这种事情。

文孝帝收到从不同州递上来的折子,马上又叫人快马加鞭的去通州通知太子和齐王。

如此,通州这边买卖女子的窝找到,但其他州,却还没头绪。

于是,赵元崇和李墨染决定,即刻启程去滨州。

第25章 太子阴谋

御书房。

押解通州刺史上京城的队伍还没到,赵元崇的又一封折子已经到了。收到这封折子,文孝帝马上请了端磊、吏部尚书张敬、李修进宫。

“微臣端磊(张敬、李修)参见皇上。”

“都起来吧,这是太子刚派人从通州送来的折子,你们都看下,告诉朕有何感想?”文孝帝让全衡把折子递给他们看。

三人站在御桌前,三颗脑袋凑在一起看赵元崇的折子。

若是通常的折子,不需要户部尚书来看,今日文孝帝特意叫了户部尚书过来,重点自然在钱财方面。

“竟然抄出这么多银子,好个通州刺史。”端磊老当益壮的怒骂了声,但是,“不愧是老夫的学生,用抄家的银子借给穷人,既落实了皇上英明的名声,又为朝廷挣了利息。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之前因为方桐的事情,他一口气憋了很久,多少人看了他的笑话,现在终于心里舒坦了些。

张敬点头:“齐王殿下的才智,果然是天下无双,既利于民、也忠于皇上。”此等人才,怕是天下间也难再找到一个。若是有此人站在太子身边,何愁国不富?民不强?

李修不予评价,李墨染是他儿子,他说多了无益。只是听端磊和张敬如此夸赞,又见皇上也是如此看重,他心里自然是满意的,高兴地,却不得意。自古伴君如伴虎,她还是很谨慎的。“皇上,下面有太子殿下关于银库的建议,倒是很好。”李修挑着赵元崇的话来夸。

赵元崇从李墨染借贪官的钱财来援助穷人的事情,想到了一个更有利于朝廷和百姓的建议。这个建议还是从李墨染在五年前提议的粮仓中转换过来的,朝廷在地方设立粮库,只要条件符合的百姓都可以申请借贷,利息很低。

赵元崇的这个建议,的确很棒,也称得上绝妙。放眼天下十国,李墨染的粮仓计划已是解决了百姓和军队的粮食问题;再加上赵元崇的银库计划,解决了百姓的穷苦问题。那么八大强国鼎力的局面即将打乱,大召国成为十国之首,已是指日可待。

“朕想说的也是这点。”文孝帝疲倦的脸上,很是欣慰,“关于银库的计划,就交给你们去负责吧。”

“诺。”

……

李墨染和赵元崇等人离开通州时,梁楚带着通州的百姓前来相送,当大家知道检举张甬承和通州刺史的竟然是太子殿下和齐王殿下时,百姓高喊千岁声,恰似能震响天际。

从通州到滨州需要两天的时间。冬日里天气寒冷,赶路最是讨厌。好在通州滨州地界,不像京城那么冷。只是这边的天气偏潮湿,看上去像是随时会下雨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