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养王妹(143)

作者: 藤鹿山 阅读记录

李氏院子里这些时日也热闹的紧。

常老太太自大姑娘那事之后, 不像以往每日里叫儿孙媳妇儿们过去请安伺候。

不用去老太太房内伺候,几房夫人也不是刻薄的性子,府上媳妇儿们日子难免松快许多。

常府如今不忙着婚丧嫁娶,入了冬人懒了骨头,几房女眷总往李氏院子里来逛。

李氏是府中主母,她住的院子定是比旁处要宽敞明堂的。

临窗四下烧上几炉热烘烘的炭火,再往炭炉上煮着茶,温着汤羹,糕枣。

女眷们隔着花窗瞧着窗外稀稀落雪,不怕冷的都跑去抱厦打叶子牌下棋去了,人多总归是热闹的。

炕上坐着的各房夫人们都怕冷,一个个不愿往屋外头去,隔着窗见到六姑娘在外头跟几个小堂弟玩雪追鹦鹉的模样,一个个都怕的打摆子。

李氏朝着珑月招手:“在外玩了许久,快些进来陪娘和婶娘说说话,说一会儿就放你出去。”

珑月才不呢,她知晓自己一进来李氏就怕她着凉不给她出去了,是以跑的更远了。

二房夫人的嫡亲媳妇儿也排行第二,府里便称二少夫人,二少夫人与李鸾这个大房里的大少夫人同一年前后脚入门,两个小媳妇儿感情相处的好,此时两个年轻的媳妇儿也不嫌弃冷在抱厦里打着叶子牌。

二少夫人见到珑月在屋外玩,便也眼热的跑出去一遭,结果冻的她一个激灵,她连忙上去摸了把珑月的手。

珑月笑如银铃,“二嫂你的手好凉啊!”

“唉,可叫人逮住你了!”

二少夫人趁着给她摸手的功夫将小姑娘夹着一同入内室暖和来。

珑月被抓近内室,接过婢女奉来的胡桃茶,不由得仰头喝了起来。

才一口下去就蹙眉,珑月皱起眉头:“这是放了多少香?怎么除了胡桃,还能喝出一股子的胡椒味?”

胡椒价格堪比黄金,世家大族彰显气派富贵,莫说是饮食,便是茶水也喜好往里头添置胡椒,珑月却是喝不惯的。

后一步进门的李鸾正由着丫鬟们褪下披风,扭头笑道:“那不是叫你品味道的,是叫你冬日里暖和身子的呢。”

珑月搁下胡椒茶,去用一旁的清茶漱口,“我才不要暖和身子,我一点儿都不冷。”

她可是朔州的姑娘,怎么会怕冷?

二少夫人听这话,与内室的长辈们迎合起来:“这话可真不假,六堂妹在外头玩了大半个时辰,手都暖烘烘同火炉一样呢,比我的都热乎。”

李鸾道:“是是是,六妹妹手软和,哪像你的手竹竿子一样能存的住几分热乎?”

二少夫人白李鸾一眼:“可不是?都道是软和的手才有福,我这柴手干巴巴的没福气,怪不得连方才捉牌都一连输给了大嫂!大嫂如今嘲笑我呢!”

李鸾听闻含笑,“你是先前赢得几盘都忘了不成?你这人怎么的只记得自己输不记得自己赢的?真要是缺银子我要管二叔问问,是不是不给你银钱花呢?”

两人这番举动倒是叫房里女眷们捧腹大笑,连其他房夫人都打趣:“大嫂二嫂,你们房里这几个丫头啊都别急着嫁,还有的养呢,在跟前多养几年也好,叫我们也跟着看个趣儿。”

这话叫两个新媳妇儿不由得红了脸。

可这份欢愉未曾持续多久,珑月便眼见着女眷们又聊起前朝政务来。

李氏垂眼看着茶盏,眉眼浅淡,“三叔要被外派了,说是升迁其实不过是仓促补缺,去郡县做个文职也没什么实权,不过如今这档口倒也并非是祸事。三弟媳去的早,八哥儿十一哥儿也才十来岁出头,定然是要叫三弟带着跟去任上的。开春后如何说不准,依着他大哥的意思是趁着三房外放,干脆叫府上先分家,将该是你们几房的先分了去,年底他再亲自与你们说,先叫我同你们透个底儿。”

分家并非小事。

常老太爷去世前财产田庄已私下分下,如今分的不过是公中这些年赚的银两,可这也不少了,少说几万两银钱的事儿。

且旁的不论,老太太还活着哪儿能分家?

女眷们听闻,面上皆是升起了几分慌乱之色,二夫人颇为担忧:“可是朝廷出了什么事儿?”

大伯时任户部尚书,消息自然比旁处灵通的多,且还叮嘱李氏提前告知她们的,绝非小事。

“听说赈灾一事出了大岔子饿死了许多人,连钦差也死在了任上。朝廷估摸着是想着临近年关便没往四处做声,只叫当地府兵去镇压却不肯给钱,府兵如今要自掏腰包谁乐意?如今是连管都不管的,如此下去只怕是要大乱了。”李氏攒眉道。

常府的夫人们也非目不识丁之人,皆是世家贵女出身,消息直觉总是灵通的。

珑月的小叔母便忧心忡忡接道:“我也听我父亲传来的信中说,许多州府粮食都涨价了,说是白米面如今都不好买,有银子也没处花,书信中要我提醒咱们府上过年多备些粮食,开几处粮仓呢。”

就连珑月听闻也忧心起来。

普通之家若遇大灾大祸,备上粮食躲藏起来总能撑过天灾人祸。

可如常氏这等门庭,府兵、门客、各房子女仆役,哪里是躲避就能躲避的了?

何为士族?何又为庶族?

幼时她便问过阿兄。

郗珣道,士族是庶族数辈经营并得天时地利,后祖业累计,声势煊赫的家族。

庶族尚且能苟且以安,高门却是累累白骨堆砌,血液滋养出来的。一旦有半分不测,满族覆灭为奴为婢更不在少数......

而如今,珑月恍然,怪不得近来总见父亲兄长紧锁眉头面色难看,常府几房男子行迹匆匆忙碌的一日到晚也寻不到人。

便是阿兄与姐夫,也很是忙碌,时常不见人影。

是不是如今,朝廷上,大梁四处,也正在经历一场动荡浩劫?

她从不轻视任何一个奴婢,因为她深知一场动荡浩劫,连皇族顷刻间都能遭到杀戮殆尽,血脉无存。

她家若是一着不慎,会不会也落得一个满族覆灭的下场。

十六载无忧无虑的珑月忽的担忧起来。

只求那把刀别落在她在乎的家人身上......

......

又是一日,禁中女官忽而登门常府,叫常府女眷们措手不及。

前来的女官正是仁寿宫的陆芳。

陆芳被引去见到珑月,朝着珑月行礼福安,笑着道:“安乐郡主,太后娘娘宣您入宫。”

珑月莫名,却也不见什么惶恐。

阿兄提前便告诉过她,太后这几日会宣她入宫,只叫她安心入宫。

珑月让陆芳稍候,她安慰好李氏,整理穿戴,便匆匆随着陆芳一同往宫廷而去。

仁寿宫四处以金丝楠木为梁,水晶玉璧作灯,琉璃碧瓦宝顶鎏金。

一路行走在宫廊之下便已肉眼可见的奢糜。

珑月见此心中沉甸甸的说不出的闷,总算去到时,便见外殿围着众多的妃嫔公主、宗室命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