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枕东都(100)

作者: 楚潆 阅读记录

将军府对自己的亲兵尚且只能如此,难怪三兄听说有快熟旱稻那么激动。

洛泱有铁板烧,她将腊肉和豆角炒在一起,豆角吸收了腊肉的油和盐分,也变得比水煮好吃多了。

尾船上的伙食一下子提高了档次,要不是三郎君不让吹嘘,他们非编成歌唱出来,气死前面的兄弟不可。

出了河阳界,很快就来到了魏博的卫州。

过了黄河,洛泱他们就明显感到眼前的景物渐渐变了,到处灰蒙蒙的,感受不到春天的生机。

船排队过渡口的时候,洛泱就带着邵春两人下了船。

离渡口很近的并不是卫州城,而是下辖的一个小县城汲县,但这里是去卫州的必经之路,来往的人也不少,连问路都省了。

县城街道上人不少,可东西来来回回就是那几样,这几年旱灾蝗灾轮流造访,魏博虽然强势,可再强也强不过天,就算朝廷免了他们赋税,百姓还是不好过。

尤其是白米,市场上连影子都没有。

看来大家都要吃糠了。

意外的是,她在这里找到了马齿笕和荠菜,这可是春天里最好吃的野菜。

两个小伙子各背着一袋面粉,洛泱提着一篮子野菜,挎着个包袱离开了县城。

她之所以坚持要到县城来,还有个气死人的原因:

出来之前,丁香替她捡了两套衣服和私人用品卷成包袱,放在衣柜里。

可她天没亮打开柜子拿包袱的时候,鬼使神差拿成了另一个包袱——她闲来无事,改制出来的一套舞裙。

这平时用不着的衣裙,也是这么包在包袱里的,因为里面还有配套的软底云头鞋。

洛泱在船上打开包袱那一瞬,差点没把自己气吐血。

在这里要跳舞裙做甚?这样,她连一件换洗衣服都没有了。阿兄他们都她高一个头,就算给了她衣衫也得有针线改。

所以必须去买。

天很快就暗了下来,他们沿着河边走,远远看见几条船,最后一条船尾点着火把,那应该是他们的船了。

元枫在船上看见了妹妹,这才放下心,下船迎着妹妹走过来:

“今晚你不用做饭,有人送好吃的过来了。船上亲兵的饭食,我已经交代旁边的伙夫帮着做。”

“有人送饭?谁这么善良?”

“哈哈,一个附膻之蚁,汲县县令杨太清。你不用管他,就在我们船上等我带吃的回来。”

“行!不吃白不吃。我猜他是冲着李御使来的,我也沾沾光。”

“聪明,他就是来讨好李御使的。那你再猜猜,他给李御使送了什么礼物?”

“金银珠宝?”

“使劲猜!”

“绫罗绸缎?”

“哈哈,原来你也有不灵光的时候。你上船吧,回来我再告诉你。”元枫买了个关子,停下脚步看着洛泱上船。

“你就说答案嘛……”

洛泱还想再墨迹墨迹,余光中看见李奏从前舱出来,赶紧低头上了船。

------------

第六十八章 附膻之蚁

汲县县令能准时找到钦差李好古的船,不是什么难事。

船靠岸一停下来,杨太清立刻在岸上求见。

杨太清在汲县数年,渐渐也上了年纪,魏博与朝廷关系时好时坏,现在连所属州府刺史都可以直接任命,他更是看不到回京的希望。

这次听说圣上身边的内侍臣李好古途经此地,不禁大喜过望,他不能再错过这个天赐良机。

左思右想,想起了寄居在府中的堂外甥女赵丽娘。

他夫人的族弟早亡,留下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早两年来投奔了他家,想借姨父找个好人家。现在他却有了新的想法:

圣上正当盛年,身边妃嫔却不多、故子嗣稀薄。不如将丽娘送进宫去,若能得宠,有个一男半女,他回东都养老又岂是难事?

和夫人一商量,便将丽娘认作女儿,改名为杨丽娘。

又怕直接送圣上,李御使未必肯帮忙,于是想了个迂回的主意,等了两日,终于把李好古给等来了。

杨丽娘随父亲登了船,他一出现,李好古立刻猜到了三分。

因为这杨丽娘实在是天生丽质,除了脸蛋光彩照人,她的身材也长在了圣上的审美上。

李好古在圣上身边多年,他比谁都知道,当今圣上并不像外人看的那样正人君子:他嫔妃不多,可他在宫中随意宠幸宫女婢妾,甚至经常故意躲起来行事,不让内侍记录。

这也许是他对王守澄、仇士良等权宦不满的一种泄愤行为,但他挑的宫婢,无一不是身材特别好的女人,这也能看出他的喜好。

“李御使,小女蒲柳之姿,平素学得点歌舞琴艺,今晚特意带她来给御使您献艺,也好消除行船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