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枕东都(305)

作者: 楚潆 阅读记录

圣上可传这位巡按判官来,一问便知。”

御使见提到属下的巡按忙道:

“我们最近确实招募了些有军旅经历的巡按,充实对上京城内管理。这位巡使判官,名叫史小北。”

“圣上,既然陈金水还涉及苏府私案,现三司皆在殿中,不妨唤这位巡使前来一问,也好为郡主主持公道、还伊阳一片青空。”

王守澄见巢县公说了个妖怪故事,殿上风向顿时变了,陈金水搜刮民脂民膏成了重点,他可不能放过。

“传史小北。”

长安城里,太宗朝时突厥人就已超过十万,经过代代融合,至今还使用突厥姓氏的胡人并不多。

李奏想到,要让他们这些突厥小子尽快融入上京,就需要改个汉姓,否则,永远只能做流外吏员,而不能做官,就算是在军队,也只能做到低级校尉。

让阿史那.夔去做御史台巡使前,苏元枫就找阿夔、阿南商量此事,他们不忧反喜:

这是将来还要让他们做大官的节奏。

几人一商量,在“阿史那”三个字中,取了个“史”字做他们的姓。

史南还好,史夔怎么学,都不会写那个“夔”字。

洛泱在驿站听来接他们的元枫说后,觉得感同身受、深表同情,便笑道:

“他的草原在大唐北方,干脆就叫史小北。”

阿夔听说是洛泱给他起的名字,想也不想就同意了。试着写了写,确实好写,第二天去报到签名问题也解决了。

威武霸气的阿史那.夔,在长安变成了可可爱爱的史小北。

阿夔很快被带到大明宫。

他一脸好奇的打量着这雄伟的宫殿、迤逦的山水花园:

这就是中原皇帝住的地方,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配让她住一辈子……太和殿前面空旷,她骑马也方便,能种上草就更好……

正在胡思乱想,他已被领到太和殿上。

“史小北,你奉苏府之命去查陈金水,可曾查到什么情况?圣上面前,从实招来。”

王守澄首先发问。

刚才听苏元枫一说,大家知道,今日恶钱之事,应该就结在陈金水身上了。刚才说出恶钱来历,户部、兵部似乎要和神策军刀剑相向,殿上大臣们都捏了把汗:

皇城里里外外都是神策军,连龙椅上那位都不敢动王守澄,你兵部去点那个爆竹,岂不是连累我们一起送命?

陈年旧事,圣上都不想提,现在只清算一个县令......真是太好了。

万众期待中,阿夔从怀里掏出一叠纸来:

“这些只是陈金水的部分罪行,他欺上瞒下、不择手段,还存心报复朝廷官员、搅乱朝廷。”

李好古“噔噔噔”的,将那叠罪状送到圣上面前,翻了两页,果然见苏元枫说的那桩事。陈金水被军棍打死的族兄叫陈洪昌。

这事还真巧,那天一群人在柜坊后院吃暖锅,阿夔说起他们听墙角听到的一件事,大家都笑,陈金水连兄弟的尸骨都吃。

原来,陈洪昌真是陈金水族兄,按说他就算不为族兄报仇,也应该远离郑注。

哪知这个龟孙为了拿到县令一职,拼命去接近郑注。郑注不理他,他竟然拿出当年被打死的族兄博同情,郑注终于同意见他一面。

本当成笑话来说,李奏却用在堂上:

今生此时郑注还没有为皇兄治病,还不是权臣,此时让他领苏家一个人情,他还能为自己所用。

朝堂之上,尔虞我诈。

要想擎得住奸臣,必须比他更会算计。

从李奏的角度看不见郑注的表情,但他跪在地上的背影,肩膀微微有些放松。

他知道,他的事,因为说起闹鬼是民心,又有苏家用切身利益作证,这莫名其妙的恶钱来源,就算是大风吹过乌云散,给糊弄过去了。

李奏料得没错,不但是郑注,连王守澄也暗暗对他有了一丝改观:

巢县公吃一堑长一智,变得比以前更圆滑。

这次算你识相,懂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有来,我有往,我王守澄记住了。

------------

第二一四章 半夜查库

好好的一场庆成节宫宴给搅了,这放谁身上都不会高兴。

这天夜里,圣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翻身起来叫李好古:“告诉王守澄,朕要去内库看看。”

“圣上,这都亥时了,辛苦一天,您还是早些休息......要不,叫个妃嫔过来陪您?”

“去吧,朕心里总有些不安,出去走走,散散心。”

李好古不再说话,唤来宫女替圣上穿衣,自己出了内殿。

很快,圣上坐了步辇,晃晃悠悠到了内库侧门。因为此门通内宫,外面只有两名内卫把守。

圣上深夜到访,把他们吓得不轻:“回圣上的话,里面只有两位值夜的司钥姑姑,其他人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