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枕东都(459)

作者: 楚潆 阅读记录

李奏看了看灵堂,这里大门是不关的,为了遮挡风雪,外面搭了雪棚,门上挂了一道夹丝布帘,既没有那么沉重,也能挡风保暖。

“这里冷,伊阳身上还有伤,怎么也来了?我特意说了族中女子不必守灵......你也不听?”李奏见到她,既有些欢喜,又有些心疼:

她自己戳那一刀,腹部还是有伤的,虽说伤口不深,很快就愈合了,但在李奏眼里,那是很严重的伤。

“殿下,您来得正好,替我们把她送到老淑人屋里去,我娘说,她在屋里陪着老淑人,心意也是一样的。”

五郎说的,确实是阿娘交代的话。他不过是顺水推舟,请李奏把小妹送过去罢了。。

洛泱也不推辞,跟着李奏离开了灵堂。

“伤口怎样了?你别瞒我,元枫都告诉我了。”

“那天还没来得及包扎,伤口就已经愈合了。”

婢女在前面打着灯笼,两人一前一后错开半步,慢慢向后院走着,没见面时想好的话,现在一句也记不得。

李奏没开口, 洛泱看着他的侧脸,欲言又止。

老淑人的小院前李奏停了下来, 他低头看着洛泱, 眼里都是暖意,沉默了片刻才道:

“你让老淑人放心, 宫里的林美人一切安好,为她安胎的太医叫乔栎,昌平郡王跟他很熟。府里报上去的林小娘子和两个婢女,内侍省也通过了, 这两天就安排她们入宫。

一切都会好的。你......保重......”

“你也保重。”

两人依依惜别,直到看不见洛泱的背影, 李奏才转身往回走。

“殿下, 光王去了荐福寺。这时候去, 今晚应该回不了藩邸了。”阿冽迎上来, 跟在李奏身边小声道。

“他这个月已去几次了?难道佛寺里面有他的知己?”

自从洛泱告诉他, 光王在历经三朝侄儿皇帝之后, 自己登上了皇位,他的一举一动, 便吸引着李奏的注意。

光王平时深居简出,没有必要, 他不会主动跟人接触, 更不用说内侍官, 除了礼佛,他似乎没有任何爱好。

荐福寺是个大寺, 因为离皇宫近,也算是皇室们喜欢去的寺庙, 里面有专供皇室使用的禅房,光王去拜佛、斋戒、祈福, 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李奏只想找出与光王接触的人,因为听洛泱说,他是因为装傻蒙蔽了内侍们的眼睛, 这才将他推上龙椅。这个理由,李奏怎么都不相信。

此刻,阿慕就在荐福寺远远监视着光王。

光王并没有往禅房方向走,而是入了大殿。广延禅师正在大殿礼佛,光王很自然的在他身边的蒲团坐下。

广延禅师依旧敲着木鱼念着经,就像浑然不知身边有位亲王一样。

阿慕正躲在大殿外面向里张望,忽然, 一个黑影从他眼角余光掠过,他心中一惊, 微微迟疑,向着那黑影追去。

夜色中的荐福寺,钟声已逝, 香烟犹在。

那黑影在层层叠叠的寺庙间飞快的跳跃,阿慕觉得就算与光王无关,这样的身手绝不是普通飞贼。

那“飞贼”落入一间禅房小院里, 阿慕刚跳上屋顶,只见院子里站的的几个人同时拱手道:

“属下拜见小郎主!”

阿慕莫名其妙,看看周围并无他人,谁是小郎主?

其中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笑道:“玄慕,你还不下来吗?”

这样指名道姓,阿慕更疑惑了:原来他们是故意引我过来,可那个什么小郎主又是什么鬼?他也不再躲藏,从屋顶跳到了院子里。

院子里的六个人同时单膝跪下,双臂交叉在胸前,再次齐声道:

“属下参见小郎主!”

“你们在搞什么鬼?什么小郎主?我不认识他。”

“您无需认识,您就是他。”那中年男子自我介绍道:

“吾乃河东代北行营副将康如海,前来迎接代北行营大将军三子朱邪赤心,他现在的汉名叫做......玄慕。”

(以下内容很快替换)

虽然是帝家,但婚礼前后的礼节在如今民间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差别只是排场。主要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我们一个个来看。

纳采

到天地以及祖宗庙里搞了一大堆祭拜仪式后,皇帝命太尉为正婚使(太尉为三公之一),宗正卿为副婚使(宗正为九卿之一,皇室宗亲中有什么大事都会出面)。相关部门提前一天在太极殿内摆好道具,次日文武九品官员及蕃客(一般指外国使节)皆各就其位。两位婚使在门外路的东侧,面西而立。黄门侍郎引幡旗、节钺,中书侍郎拿制书,奏拜。皇帝从西房出来,座上龙座,然后正副婚使入内就位。司仪喊“再拜”,在位的九品官员、外国使节、正副婚使皆下拜。(唐朝时候外国驻中国的使节超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