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枕东都(488)

作者: 楚潆 阅读记录

“含嘉仓、兴洛仓、子罗仓、河阳仓、河阴仓、敖仓、柏崖仓,怎么了?你还想去劫皇仓?”元枫扳着手指头数到。

洛泱胸有成竹问出了一个名字:“隋家留下来的回洛仓哪儿去了?”

“回洛仓?这个名字不熟,是不是早就弃而不用了?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元枫不解,李奏心中一动,洛泱说过,她现代的父母是考古的,难道她知道这个仓库有粮?那也太神奇了吧。

“我听说,回洛仓在洛阳城南七里,是隋末各路人马争抢之地。可它毕竟在城外,大唐建国后,粮食吃完也就弃而不用了。书上记载,回洛仓有三百个地仓。”洛阳顿了顿。

她父母还真参与过回洛仓的挖掘工作,可他们考古的结果与史书记载相差很远,并不是只有三百地仓,而是七百座地仓。

从仓库里遗留的粮食和物件来看,有些地库的使用时间并不是至唐初,而是延续到唐末。

为什么唐代的史书,很少提到这个隋朝大业年间建的巨型仓库,官方更没有任何出入库的记录,洛泱父母提出来一个大胆的想法:

回洛仓被国家废弃之后,并没有回填的原因,是它仍被官宦富贾私人使用。

“阿兄,你记不记得,失去农庄后,我们将军府曾在洛阳收过粮食。能看到的私仓,里面粮食都不多,当时你还说,不相信只有这些存粮。

我思前想后,只有一种可能,粮被他们藏起来了。”

李奏长舒了一口气:

“不管藏在哪里,你的思路是对的。官粮卡我们,我们就去买私粮。北方旱灾已久,市场上缺粮,粮价居高不下,并不是真没粮,而是有人奇货可居,囤粮不卖。”

回洛仓是个猜测的方向,逼富户卖粮是最直接获得粮食的途径。

据茅元仪在《武备志》中所摘录《太白阴经》(唐,李筌著)的内容来看,12500人的军队,一年要消耗米9万石、各类副食147500石以内、盐2250石。

注:副食为小麦、大麦、荞麦、大豆、小豆、豌豆、麻、黍。

以唐朝106斤/石来计算,那么平均一名士兵一日要消耗:

米2.1斤、副食3.4斤、盐26.1克。

------------

第350章 再生缘

他们要派人在东都洛阳买粮。

还在洛阳陪陈留大长公主过年的裴煊,就是最好人选。

初二傍晚,裴煊就收到了李奏的加急密信。

洛阳还没有烟花,这里的节日气氛比起长安安静了许多,裴煊刚从萧家宅子里出来,他将密信放入怀里,信步走在寒冷的暮色中。

萧飞飞兄妹搬到长安去了,府里只留了几个看宅子的仆人。

看着裴煊的背影消失在转角,萧宅的门缓缓掩上,杜芊芊一身素衣站在门后。

“杜娘子,外面冷,您风寒才刚好,还是快到屋里去吧。”

这个婢女叫红叶,并不是杜芊芊自己的婢女。安王谋反,查抄出一本杜家为安王敛财的账簿,杜家被抄家,家主杜方被斩首,其余男女百口流放岭南。

杜芊芊的母亲不堪其苦,出发前悬梁自尽。

进了屋,红叶把火笼拿到坐榻边上,扶着杜芊芊坐下来。她笑着指指桌上那一包糕点道:“裴大公子对您可真上心,不但一纸婚约将您救了下来,还时常过来看您。”

杜芊芊一言不发。。

这一年来她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先是被裴煊拒婚,又被人下药陷害,刚刚才从身败名裂中缓过来,安王谋反又将全家逼入深渊。

那日她看着母亲挂在梁上的尸身嚎啕大哭,父母离世,她亦愿随他们而去。

可那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拉住了她:

“杜娘子,我来接你出去。”

“出去?”

杜芊芊泪眼朦胧,院子里就是被锁链穿成两行的杜家人, 自己的阿兄也在其中, 他们今日就要被押解出发去岭南,父母都没了,她能出到哪里去?

“不,我不要出去, 我要跟我娘一起走!”

她还要挣扎着撞向墙角, 那双手却始终没有放开她:

“你看着我,我是裴煊。我拿到了你杜芊芊的释放令, 你不用去流放, 你是我未过门的妻,我要你留下来!”

裴煊语气坚绝。他给了自己八百里路的犹豫机会, 但越靠近东都, 他的心就越坚定。

那日在齐王府赏梅,他们收到了安王谋反案的判处,收到牵连的还有东都水陆运转使杜方。他们的靠山杨太妃被送入寺庙出家,没有人能救杜家。

从广义上说, 杜芊芊也算是裴煊的青梅竹马。

她对自己执着的感情, 裴煊不是不知道, 只不过他心头放着苏洛泱, 杜芊芊才败了下风。

杜芊芊和自己在西苑被人下药, 迷迷糊糊间两人宽衣解带, 虽然阿凛、阿冽及时赶到, 他们没有走到那一步, 但杜芊芊已经被流言蜚语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