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枕东都(509)

作者: 楚潆 阅读记录

城里的房屋也都是土墙灰瓦,若不是时常能听到吐蕃话,还以为根本没出大唐。

城门对着的这条街,是成州最热闹的街市,食寮酒肆也有几家,但萧飞飞教他们的吐蕃文几乎用不上,因为酒家招牌会在吐蕃文下注汉字,这倒是方便了许多。

“不忙投宿,咱们先到处逛逛。”

阿漠点点头表示同意,两人并没有按照事先跟惠娘说好的,到土地庙附近找个地方住下来,而是沿着大街往城西走。

正走着,前面出现了一群看热闹的人,两人也凑过去站在人群中。

“你儿子当了逃兵还敢狡辩?他要是回来,马上把他送到节儿面前去请罪!”一个吐蕃兵说完,狠狠踹了地上那老人一脚。

老人穿着件唐服,里面大概塞了些干草御寒,他在地上打滚的时候,还能听见“沙沙”声,而那些殴打他的吐蕃兵却穿着皮袍。

围观的人并不敢上前阻拦,默默看几眼,又默默走开。

程越用吐蕃语小声问身边一位穿着唐服的老人:“阿翁,发生了什么事?”

那老人揣着手,神情有些落寞,听到有人称他“阿翁”,转脸看了程越和阿漠一眼,用唐语小声问道:“你们是大唐来的?”

“呃......我们是从同谷过来做买卖的。”

老人不再说话,而是拉着他跟着大家往后退,让出道来,那些吐蕃兵从他们面前趾高气昂的走过去。

这才有人过去扶地上的老人:“太公可受伤?邓二郎真的做了逃兵?那我们这些街坊邻居都要被他连累了......”

“邓太公都被打成这样了,你还说这种话。邓二郎不逃也要被打死,要怪就怪那刻削驿户的驿将。”

他们说的每一个字程越都听得懂,因为他们说的都是唐话。

吐蕃国建有大量的驿站,这些驿站就像一个个的烽火台,只要有军情,这些驿站不但可以抵御,还可以报警,让远处的吐蕃铁骑快速赶来。

驿站里除了驿兵,还有一些驿户,他们为驿站提供粮草和服务,更重要的,他们也是驿兵的来源。

程越旁边的老丈这才对他说:

“你们也听到了,他家已经分家出去的二儿子从驿站逃了。吐蕃国规定,入了驿户便是属于驿站的奴隶,若是逃跑,抓到便会被打死。

可现在的驿将越来越贪婪,以前只是克扣军饷,现在直接削减驿户,上面拨下来的钱都落到他一个人的口袋里。

你名册里削减了这家驿户,可他离开驿站便没有别的身份能用,这叫人怎么活?”

站在老丈前面的一位阿婶捂着嘴回身道:

“我听说,邓二郎是造反,差点杀了驿将......哎,反正都是活不成,还不知分了家的会不会邻里也连坐......”

“这还不是僧官说了算?”

说这话的年轻人说的是吐蕃话,阿漠瞄了程越一眼。他刚摇摇头,旁边那位老丈解释道:“僧官就是赞普派来督管地方的和尚。”

这不就是圣上派到各地军队里的内侍监军吗?只不过把太监换成了和尚。

程越有些不寒而栗:

若是像小娘子说的那样,吐蕃已经走向灭亡。

那大唐呢?

------------

第366章 抱上条大腿

程越、阿漠正想跟上邓老丈问问,邓二郎是在哪个驿站?这种民怨大旳地方,容易找到带头反抗的人。

突然,一阵铠甲叮当作响,刚刚还议论纷纷的人群噤若寒蝉,纷纷躲向路边,唯恐避之不及。

看到那些吐蕃兵的装束,阿漠有些眼热,他们在回鹘草原上,若能有这样的锁子甲,大概还能勉强撑下去,不至于流离失所吧。

好在那些吐蕃兵不是冲着邓老丈来的,他们快步朝东门方向跑去,周围的街坊邻居都松了口气。

“你们莫怪邻居们冷漠,吐蕃怕唐人逃走,搞了个邻里连坐,谁都只有一条命,上有老下有小的,大家都怕啊。”

吐蕃兵刚过去,后面跟着个十来岁的男孩拼命的跑,像是想追上他们。

那男孩怎么有点眼熟?

多看两眼,程越吃了一惊:竟然是惠娘的弟弟阿勒!

阿漠两步跨到路边,伸手将他搂住,他拼命挣扎,张开的嘴也被一把捂住,头顶声音传来:“阿勒,你要去哪里?”

听到声音,阿勒反应过来,仰脸一看,忙焦急喊道:

“郎君,你们快躲起来,那些吐蕃兵是去抓你们的!”话音未落,这个十二岁的少年已来不及后悔,旁边的人都将目光投在他们身上。

阿漠向程越递了个眼色,将阿勒夹在胳膊底下,迈步就走:

他们才刚进城,还什么也没做,怎么就被吐蕃兵盯上了呢?除非......不管怎样,先离开此处再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