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枕东都(62)

作者: 楚潆 阅读记录

这些小问题难不倒洛泱,她还给母猫接生过呢,为小猫往外甩肚子里的羊水时,差点把那半个巴掌大的小猫甩出去。

忽然,她把目光停在阿慕的耳朵上:对了,若是阿慕小时候高烧导致耳聋,那基本上是属于神经性耳聋,神经损伤不可逆,大多数是治不好的。这是西医的说法。

若要治疗,只能加人工耳蜗。

可她曾见过爷爷把一个二十三岁的聋子治好了,那人就是孩提时高烧惊厥,醒后耳聋。

用中医来解释,那是小儿脏腑娇嫩,不耐风寒,一有感触则高热惊厥,津伤液竭,不能上注于头而走空窍。耳为清官之地,清窍为之不灵,故耳失聪。

中医说法,不一定不能治。

针灸治耳聋,从黄帝内经开始,各朝代都有不同记录,主要针对的是久病耳聋,而针对不同耳聋,较全面对症的针灸方法,记载在南宋的《针灸资生经》,距离当下还有四百年。

所以,当年母亲发现阿慕是个聋子,府医和外面郎中,对此也束手无策。

“阿慕,我想试试你耳朵还能不能听见,可以吗?”

毕竟没有检测仪器,连个简单的音叉都没有,洛泱只能用原始的方法试试。

阿慕有些愕然,犹豫着点点头。

“那你转过身去,闭上眼睛仔细听,哪边耳朵听见有声音,你就指给我看。”

阿慕又点点头,不过此时他眼里已经起了波澜:小娘子的眼神不似在玩笑,里面竟然有一丝请求和渴望。

两人做好了准备,站在旁边的人也都屏气凝神,洛泱抬起手,双掌窝成捧状,忽然在阿慕左耳边重重一拍,那声音很大,鼓出的声浪比平常拍手更有方向。

阿慕犹豫着指指左边,但很快比着手势解释,是耳朵旁感觉有风。

“你不要管那风,只管用心听,耳朵里有没有听到声音,再来一次。这次你尝试听听,我最后一下,停在哪边?”

洛泱照样拍手,只不过,她左右耳都拍,这样两边都有风了。左左右右轮换着,最后在右耳边使劲拍了一下停住了。

阿慕睁开眼睛转过头来,慢慢的打着手势说:

两边我都听到了,最后一下,是这边。

大家看着他手指着的右耳,都高兴的笑起来。刚才连尾巴都不敢摇,这会儿受了大家情绪鼓舞的旺财,扑上去要往阿慕身上蹦。

洛泱笑着说:

“若你的耳朵确实有残留听力,我有个针灸的法子,可以试着为你治,但……我不能保证一定能治好。你愿不愿意?”

没有什么比现在更糟了,对不对?阿慕看着洛泱,又郑重加了一个手势:我愿意。

“丁香,去帮我找一套针号齐全的银针。阿成,帮我送一张图纸去给五郎君,让他替我到铁铺照样子打一个音叉。阿慕,你来,我告诉你,我们的治疗分成那几步。”

在药铺里就有现成的银针卖,唐朝的银针远比现代的钢针要粗,洛泱其实并不用它们,只不过用来做个掩护,总不能每次都凭空变出各种大小的针吧。

“一共分三个疗程,四组不同穴位轮流针刺,第一疗程要连续针灸十天,这十天有成效,后面做的才有意义。针灸的同时,你还要跟着我练习说话,就像刚学说话的孩子那样。”

洛泱打开装银针的袋子,对阿慕笑道:

“我们先来试试,你耳与舌,对银针的刺激有没有反应。”

乘着丁香去关门,洛泱背过阿慕,取下手指上的桃花戒指,熟练的一拉,戒指瞬间变成了一根长针。

她心里回忆了一遍这四组穴位,每组又有四个穴位,爷爷将它们都编成了口诀,十六个穴位的名称、对应的作用都在洛泱心中浮现。

桃花针在她手背上敲敲,它便缩成了毫针,因为她要扎的哑门穴、耳门穴,取针皆为半寸余。

若是没有桃花针,洛泱不会这样胆大,有了杜芊芊实验在前,她心里多少有了些把握:

阿慕,你是我的第二位病人,我们一定要成功。

------------

第四十三章 治疗

给阿慕扎的这两针很重要,洛泱不说,阿慕心里也知道。

阿慕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

幼年时那个雪夜,怀抱他的乳母被刺死,因他的聋哑,一岁左右的小阿慕并没哭闹,安安静静的躺在乳母怀里,因此躲过一劫。

恰好遇到路过的苏家军,玄铁恰好往那个已经歪斜在路边沟里的马车看了一眼。

来到苏府,夫人刚诞下小洛泱不久,全家人都很宠爱这个小团子,乳母、婢女围着她的人成堆。

比洛泱大一岁,比五郎小一岁的阿慕,不爱哭闹,也掉进了这堆女人的宠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