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枕东都(630)

作者: 楚潆 阅读记录

(以下内容很快替换)

829年[25]丙申(二十日),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奏报:南诏国侵犯边境。杜元颖认为自己过去曾担任宰相,文才高雅,因而自诩清高。他不懂军事,却专门积蓄财产,减削士卒的衣食供给。西南戍边的士卒衣食不足,纷纷到南诏国境内去掠夺偷盗,以便自给。南诏国反而赠送他们衣物和粮食,于是,西川的动静虚实,南诏国都能知晓。南诏国自从嵯颠执掌朝政,就密谋大举侵犯西川,西南的边防州郡多次向杜元颖反映,杜元颖一概不信。这时,嵯颠率兵来临,边防的城池毫无防备。南诏军队以西川的降卒为向导,袭击并攻陷了、戎二州。甲辰(二十八日),杜元颖派兵和南诏军队在邛州以南一交一战,西川兵大败。南诏乘胜攻占邛州。

虽然是帝家,但婚礼前后的礼节在如今民间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差别只是排场。主要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我们一个个来看。

纳采

到天地以及祖宗庙里搞了一大堆祭拜仪式后, 皇帝命太尉为正婚使(太尉为三公之一),宗正卿为副婚使(宗正为九卿之一,皇室宗亲中有什么大事都会出面)。相关部门提前一天在太极殿内摆好道具,次日文武九品官员及蕃客(一般指外国使节)皆各就其位。两位婚使在门外路的东侧,面西而立。黄门侍郎引幡旗、节钺,中书侍郎拿制书,奏拜。皇帝从西房出来,座上龙座,然后正副婚使入内就位。司仪喊“再拜”,在位的九品官员、外国使节、正副婚使皆下拜。(唐朝时候外国驻中国的使节超级多)

中书侍郎拿制书,但降旨的却是侍中。侍中拿着圣旨走到婚使的东北边,面向西喊:有旨!正副婚使再次下拜。侍中宣制:纳某官某人的女儿为皇后,命公等持节行纳采等礼。念完后,正副婚使再拜(我靠,一会儿的功夫拜四次啊,腿都麻了)。

这还没完,制书、节符之类的交接仪式还有一大套。礼仪完毕之后,皇帝闪人,在位的官员按序出太极殿。正副婚使也坐车,先前准备的一大堆乐器这时候还不能吹奏,一干人等在乘车相随,制书放在油络网牛车上(油络是三公以上才能用的车饰,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随便把圣旨搁胳膊弯里,太荒唐啦)。

出门时应该非常早,到主人家后天才“大昕”(天完全亮,这当婚使的得起早贪黑啊,真是体力活!)。一开始婚使是不能直接进门的,双方在户门口西面又是一大套的礼节,连主客的站位都十分讲究

------------

第457章 一边倒

李奏去见太皇太后,几位相公和尚书是知道的,他们也知道去的目的。

结果当然也瞒不住。

可这个结果让许多人心里犯了滴咕:婚姻大事固然重要,那也大不过国事。况且太皇太后并没有阻止尹阳郡主与齐王在一起,将来还是可以入宫的嘛。

将来圣上宠爱她爱她,甚至是独宠,只要不干政, 谁也不会去管。

齐王明明可以得到太皇太后、甚至是郭家的支持,可他却为了尹阳郡主放弃了,这大家多少有些不理解。

太皇太后的侄儿,也就是要许配给齐王的郭兰香之父,金吾卫将军、太原郡开国公郭仲文,膝下二男三女,兰香是他最小的女儿。

郭仲文从京兆府参军坐到金吾卫将军, 并没有真正打过一天仗, 全仗着姑母是太皇太后,做着太平将军。

一旦太皇太后仙去,郭家也就失去了依靠,再过一两代,泯然众人矣。

所以太皇太后召他进宫商议兰香的事,他是没有意见的。

他两个儿子郭行章、郭行止还没有入仕,若兰香成了齐王妃,将来甚至坐上贵妃、皇后,郭氏一族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重回权利中心。

郭仲文舒心了几天,太皇太后做主把兰香指给齐王的事,也在郭府悄悄传开。

哪知这桩对齐王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居然被他拒绝了。

堂弟司卫少卿郭仲谦得到消息就一路小跑到了开国公府,见到郭仲文便问:“堂兄,兰香那事是真的吗?我看外面都穿得沸沸扬扬。怎么也没听你跟我们说?”

“这是太皇太后的意思,她老人家没料到齐王会拒绝,本想着指婚的时候,大家就都知道了, 就没事先讲。”

外戚往往会在禁军里有些军权, 像萧洪、郭仲文都是如此,太皇太后那一百金吾卫就是由郭仲文掌管。

与王守澄大殿对峙那次,他的金吾卫见了王守澄就筛糠,害得太皇太后明明兵多还落了下风,回来被好一顿骂。

也就是从那次起,太皇太后才知道,郭家子孙的骨头已经软了,他们撑不起长孙的孩子李休复,从而改变自己的想法,接受了李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