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枕东都(646)

作者: 楚潆 阅读记录

(以下内容很快替换)

829年[25]丙申(二十日),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奏报:南诏国侵犯边境。杜元颖认为自己过去曾担任宰相,文才高雅,因而自诩清高。他不懂军事,却专门积蓄财产,减削士卒的衣食供给。西南戍边的士卒衣食不足,纷纷到南诏国境内去掠夺偷盗,以便自给。南诏国反而赠送他们衣物和粮食,于是,西川的动静虚实,南诏国都能知晓。南诏国自从嵯颠执掌朝政,就密谋大举侵犯西川,西南的边防州郡多次向杜元颖反映,杜元颖一概不信。这时,嵯颠率兵来临,边防的城池毫无防备。南诏军队以西川的降卒为向导,袭击并攻陷了、戎二州。甲辰(二十八日),杜元颖派兵和南诏军队在邛州以南一交一战,西川兵大败。南诏乘胜攻占邛州。

虽然是帝家,但婚礼前后的礼节在如今民间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差别只是排场。主要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我们一个个来看。

纳采

到天地以及祖宗庙里搞了一大堆祭拜仪式后,皇帝命太尉为正婚使(太尉为三公之一),宗正卿为副婚使(宗正为九卿之一,皇室宗亲中有什么大事都会出面)。相关部门提前一天在太极殿内摆好道具,次日文武九品官员及蕃客(一般指外国使节)皆各就其位。两位婚使在门外路的东侧,面西而立。黄门侍郎引幡旗、节钺,中书侍郎拿制书,奏拜。

------------

第469章 条件

风闻用小孩子心脏做药引?

裴煊还真佩服洛泱,她竟然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想出如此荒唐但有效的对策:吃人心这是多大的罪孽,就算是坊间“风闻”,也会给圣上的圣名抹黑。

杨虞卿居心叵测,那他的“风闻”弹劾又能有多靠谱?

真是简单有效!

裴煊忽然想起太皇太后不愿意让洛泱做皇后的理由,有一瞬间出了神:

洛泱确实太聪明, 不似寻常女子。她小时候是机灵,但也从没见过她有异于常人之处。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难道是因为遇见六郎?

他俩常常未卜先知,倒还真是天生一对……

他想着心事不觉已走到宫门,再回头看,送洛泱回去的马车早不见了踪影。

洛泱并没有回府,她让马车将她直接送到平康坊浅草堂,元桥在这里, 这些事都要跟五兄说。

为了稳妥起见,她先让人去找林美人。散布传闻之前, 她得核实杨虞卿是否像前世那样给圣上送丹药。

襁褓中的李宗俭从娘胎里就带着先天不足、身体孱弱。那日被李永抱着不小心摔倒地上,便回天无术,早夭了,与他前世的命运并无什么改变。

林美人消沉了一段时间。

直到有个叫杨玄价的内侍来给她送花,他背书一样道:

“尹阳郡主说,此花唤作绣球。大家眼里只有牡丹、芍药、芙蓉,却看不到花团锦簇的绣球,它开在百花凋零的初夏,带着让春天延续下去的希望。”

林美人接过那盆花,才发现那大花朵是由几十朵团结在一起的小花构成。

“希望……”

自己才二十岁,春天虽然去了,还有夏秋冬,虽然圣上不会再给她带来任何希望,但她和他们团结在一起,就还能有希望。

于是林美人变了,她坚持每日到太和殿去侍疾,亲自照顾圣上。

眼见圣上病情再无好转可能, 嫔妃们来得少了,无嗣嫔妃最终结局不过是选择为尼还是为道,再去献殷勤也没什么改变。

因此林美人的举动就显得格外有人情,加上她曾诞下皇嗣,太和殿里的人对她也更友善几分。

她平日不怎么说话,似乎对内侍们做什么也不甚关心,相公们来探视圣上,她更是主动回避。

渐渐的,刘弘逸对林美人也减少了戒心。

洛泱让人来问杨虞卿是否进献丹药,她把提供丹药的四个人名都告诉了她。

“有他就好。程飞,你马上组织人在平康坊、东市里散布消息,再让那些送外卖的孩子,送食时提醒买家留意看好家中孩儿,省得被人抓去挖心。

程越,去找不良帅张瑛问问,这两年哪家丢了孩子没找着的,把这个可怕的消息也放给他们。”

做完这个安排,她看看元桥笑道:

“板着个脸干嘛?在不见血的战场, 要笑着才能赢。五兄,一路保重, 到了东都替我抱抱阿娘。

我就不去送你了, 还要赶着去兴庆宫,你有什么话要我带给清源?”

“你也凡事小心。我已送信到郡王府,向外祖父、外祖母告辞,也说了你会过去住几日,好好等我回来。”

经历过生死,元桥也变得更成熟,做起事来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