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枕东都(690)

作者: 楚潆 阅读记录

“泱儿,你没事吧?”

“我没事,云汐上来了。”洛泱忙过去扶住脸色煞白的程云汐,拍着她的手臂说:

“没事了,大家都没事了。”

陆克明被拉上来的时候,李奏也发现了那张熟悉的脸。邵春正在对着下面的队友喊:

“绳子下去了!”

李奏回头用询问的眼光看了一眼洛泱,她含笑使劲的点了点头。

他们穿越到现代的时候,正好遇见河南百年不遇大洪水,邵春定是让一位可敬的蓝朋友,重新有了生命。

李奏拍拍陆克明的肩,有些激动的笑道:

“不错啊!你小子做了回英雄。”

他朝身旁的邵春点点头,两人心领神会的笑笑,就像昨天才告别的朋友。

消防员们出警有惊无险,他们也很高兴。

“大雨过后山上的泥很松,很容易出意外,以后最好别挑这种时候上山。”

邵春将那条披巾绑成的绳子提起来看看,将它递回给洛泱,夸道:

“绑得不错,这样打结不容易松开。”

你没有骗我,真的会活着回到你的世界,而且,依然那么机灵勇敢......

只可惜,这辈子不能再做你的护卫,寸步不离守在你身边了。

“过阵子你们闲下来了,我请你喝酒。”李奏走过来,接过那条绳子。

邵春笑道:“那你可要快点,我值完十一国庆的岗就退伍了,大概率要回老家就业。”

“老家?你老家还有人吗?”

“有父母,还有个弟弟。弟弟在县城里工作......”邵春没说完,见同事过来了,便打住没往下说。

神阙洞已经被“发现”,李奏他们边折返到回来,边分头打电话给院领导和110报警。

消防队员正准备离开,记者、警察、文化局和博物院的人也陆续赶到了。

简单讲述前因后果,李奏带着众人来到了神阙洞。

洞里保存完好的四吨各款式金银,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

博物院的专家们初步鉴定,这是盛唐时的皇家藏金,包括各藩属国、西域各国进贡的金银,以及玄宗朝的库金。

这是个重大发现,政府破例奖励给他们五百元,人手一本“文物保护者”证书。

一个月后,在拍卖公司以千万高价,拍卖出一个唐代金碗的当天,李奏收到了“复原本合格,同意奖励”的邮件。

虽然奖金只有十万元,但这项成果却惊动了院领导。

这是国家级的成果奖励,院领导这才发现,李奏是他们院里不可多得的人才。

洛阳又不是没有这样的残缺古籍。

受到启发的院领导立即让李奏牵头,让他另外挑选、聘用四人,组成古籍攻关小组,对库存的隋唐五代残缺古籍,进行抢救性复原。

居然可以外聘?

虽然是劳务用工,工资比正式员工低一些,但将来有机会转事业编,这一点还是有很大吸引力。

李奏找到邵春,他今年才三十,干了十二年消防队员,身体素质很好。

更何况他还熟悉唐代风物。

就算去干几年一线考古也没有问题。

“好!我答应你。留下来,还可以喝你俩的喜酒。”

邵春还是挺高兴的,毕竟与洛泱、李奏能有更多共同语言。李奏见他答应,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串钥匙递给他:

“房子是洛泱替你挑的,感激的话都不说了,房子够大,她说,你可以把父母也接过来住。

你上辈子是孤儿,好好替这位英雄照顾好他的父母。”李奏拍拍他的肩。

他指的当然是和邵春同名同姓的这位消防员。

邵春也不推辞。自从知道他们找到了神阙洞,赚钱对于他们来说就容易了许多。

李奏真正靠前世知识和经验赚到大钱,还是他们这个团队打出名气以后。

他丰富的隋唐知识,吸引到一位日本收藏家。

他家里收藏了一套中国唐代的书籍《两京新记》,此书讲述的是唐代两京的人文地理,共五卷,只有第三卷 保存完好,其余几卷已经字迹模糊,难以辨认。

听说李奏是隋唐历史专家,便找到李奏,表示愿意花大价钱请他修复。

这日本人有一半的中国血统,对中国文化很是痴迷。

李奏他们花了几个月时间,把这部描绘唐代风物的《两京新记》西京长安三卷、东都洛阳两卷,全部修补完毕。

那日本人不但支付李奏五百万元,还兑现了对他的承诺:

将修复件送一套给李奏所在的博物院。

但拿到这个五百万,那是一年以后的事了。

而此时的李奏、洛泱,还只能暂时住在她那套市中心的小房子里。

“钱是赚不完的,”李奏把手里的东都畿地图放下,将手指“嘀嗒嘀嗒”敲着键盘的洛泱一把抱住,不满意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