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枕东都(9)

作者: 楚潆 阅读记录

“那我告诉你,史家呢,是东都最大的盐商,他家几代都是官商,贼有钱,经常会资助别人买官,阿爹看不惯他家做为,不想让我们跟他家有什么联系。”

元植坐直来,胳膊撑在大腿上,脸凑到洛泱面前认真说:“那你就是答应了?说是你要跟女学同窗一起去,我和老五才陪你去的。嗯?”

“那我是不是要挨骂了?”洛泱将嘴边的芝麻舔到嘴里,眨巴眨巴眼睛问。

“全家只有你不会挨骂,我跟你说,你就算把苏府拆了都不会有人骂你。”元植夸张的拍拍她脑袋,满意的笑了。

元桥想说什么,被元植瞪了一眼,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马车没走气派的正门也没停下来,而是从侧门直接进了前院。洛泱一下车就看懵了:

我家好大!怕是个王府吧?

廊下站着一排人,几个婢女、嬷嬷已经等在马车旁边,前呼后拥的将她迎进去。一个长相端庄的姑姑笑道:

“看到小娘子自己走着下车,婢子就放心了。刚才有人来传,小娘子落水了,可把老夫人、夫人吓得不轻,将军也从军营赶回来了,都在正堂里等着您呢。”

古代大家庭的大阵仗?

洛泱心怦怦直跳,回头看了五兄一眼,元桥会意,加快脚步走到洛泱身边,问刚才说话那位姑姑:

“丁香,我爹回来了?大郎他们也回来了吗?”

“嗯,大郎君、二郎君、三郎君都回来了。”

元桥朝洛泱吐吐舌头,快她半步,抬腿跨进正堂,扬声道:“祖母、阿爹阿娘,我们回来了!”

洛泱抬头看去,一位中年美妇急急朝自己走来,拉起她的手上下打量了好几遍,最后才把她拉到怀里,轻轻摸着她的脸颊问:

“我的儿,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说是......认不得人了?”

洛泱在现代,从记事起就很少见自己父母,小时只知他们常年在野外工作。

家里摆着不少奖牌奖状,都是他们有了新的考古发现,国家给的奖励。

此刻见到这位和善的阿娘,她的怀抱是那样叫人安心,眼神满是掩饰不住的关切,洛泱的泪不争气的涌出来,她宁愿为这甘之如饴的亲情撒谎:

“阿娘,我就是忘了全世界,也不会忘记自己爹娘!”

朦胧泪眼中,她看见阿爹紧张到挺直的脊背,这才稍稍松弛下来。

母亲牵着她走到祖母身边,祖母拉过她的手,喃喃笑道:

“记不记得有什么关系,才多大点人?心里也没几件值得记着的事。人还好好的,就是河神显灵,苏家祖宗保佑......”

突然,隔着茶几坐着的阿爹一拍几子,厉声斥道:

“逆子!跪下!”

------------

第六章 请家法

见阿爹叫“逆子跪下”,洛泱吓了一跳,正想过去排着四兄、五兄,却被阿娘抓住手臂,笑着对她摇摇头。

阿爹脸上没有一点笑容,声音也像在军营里训话那样硬邦邦:

“四郎,你带着小妹出去,却不能看顾好她,让她落水受伤,你这个兄长是怎么当的?”

四郎低着头,小声嘟囔道:“五郎也是兄长,怎么不说他。”

“反了你!你比五郎大,责任不比他大吗?连这都敢顶嘴,可见你平日里的圣贤书,全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苏知远从军营回来的时候,就憋着一肚子气:

史家在西京走的是王守澄的路子,而他苏知远是珍王一派,忠于圣上、倡导立君主应奉行礼法。

如今,他正在参与劝谏圣上早立太子,群臣要用拥立太子,来抵抗内臣对圣上和朝政的把控。

他这个东都畿都防御使,目前是拥立太子的大臣中,最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他的态度至关重要。

今天却有人来告诉他,自己的三个孩子参加了史家的酒宴,这不是在拆他的台吗?

更重要的是,给人留下话柄,将来徒惹圣上猜忌。

苏家六个孩子,长子苏元桢比洛泱大十岁,他已是洛阳军副将,次子、三子都是军中参将。四子、五子未满十八,只做了个校尉随军操练而已。

至于小女儿,要到今年秋天才及笄。她是全家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宝贝,平时虽然任性,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多疼她两年,再舍不得也总要出嫁的。

就为这宝贵的三两年,若是必要,就算要他割肉喂女,苏知远也会想都不想便答应。

幺儿、满女是爹娘的心头肉,跟他们分在这一年龄档的四郎,自然就成了弟妹们的替罪羊。

四郎小时只觉得委屈,现在渐渐大了,反抗的心也越来越重。

苏知远气得指着他问:“我问你,跟你讲过几回,不要靠近史家、不要靠近史家,若你的耳朵听不进话,不如现在就割了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