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枕东都(91)

作者: 楚潆 阅读记录

唯一的受害者是杜芊芊。

发生这样的事,就算那啥未遂,还能堵得上外面的风言风语?圣上不追究杜家就不错了,杜芊芊进宫的事,应该是没下文了。

今日本想出来好好玩玩的,发生这么件事,尽管别人暂时不知,还在宫禁里玩,可洛泱已经完全没有心思。

倒不是她对裴表兄有那个意思,只是她认为裴表兄是个好人,好人不该被阴谋裹挟,他应该有资格去追求他喜欢的生活。

“妹妹,你别撅着个嘴嘛。刚才三兄不是说了?表兄安全撤回到府里,别担心了。”

元桥刚才听三兄分析,又听妹妹把阁楼上听到的话,还有她的猜测说出来,两边一对应,连父亲都有些后怕。

怕的不是这件事的后果,而是李逢吉的野心。

“才来几天,就让自己孙女下手做如此龌龊之事,只怕这老东西今后还会生事!”苏知远愤愤的拍了一下榻桌,见正在出神的洛泱吓了一跳,赶紧放缓情绪,低声说到:

“听说,圣上最近犯了一次头风。”

“头风?”

老李家的遗传病?最有名的就是高宗李治,他就是头风频繁发作,医治无效,最后只有服食丹药止痛,导致中毒身亡。

据洛泱所知,文宗甘露之变后,大惊大悲引发中风,下肢无法行走,这才能够被内臣“软禁”,所以他之前就已经有头风症状?

“难道......”

元枫已知父亲意思:圣上有恙,继承人安排,就应该提上日程了。

“没错,巢县公是没希望了,大家盯着的,不外乎就是皇长子、颍王和安王,所以当务之急,便是立太子,我们都要做好准备。”

从父亲书房里出来,五郎陪着洛泱正要往后院走,忽见二兄神情严肃,从外面策马进来,临到正堂台阶下,飞身下马,缰绳往亲兵手里一扔,大步上了台阶:

“阿爹在正堂?”

“不在,他在旁边书房里。二兄,出了什么事?”跟在洛泱后面出来的元枫忙问道。

二郎没有停下来,边走边丢下一句:

“李留守准备到东都畿几个县府催税,他的亲兵调不出来了。”

几个人不由自主的跟着元极往书房走,五郎正对李逢吉敌视得很,不屑一顾道:

“那关我们守军什么事?难道要护送他去下面县府?”

“你想少了。”

元枫的拳头捏了起来,六郎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李逢吉抽不出亲兵,那护送御使太监的事,还是落到了洛阳军的头上。

按照宣旨级别,就算提出让大郎带队护送,那也很正常。

元枫跟在二兄后面,抬腿进了书房。

“嗯?怎么又回来了?”苏知远看见女儿也跟着进来,便道:“泱儿,阿爹和你阿兄谈军务,你到你娘屋里玩去吧。”

“阿爹,军务我不听,可跟我阿兄有关的我就要听。泱儿也姓苏,设计害苏家的人,可没少把我计算在内。”

洛泱振振有词,她指的是船上落水,和今天诱骗她去滴水台。

元极也不管妹妹在场,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父亲:

“阿爹,这是留守府派人送过来的。”

“催税?他刚到任,就急着去下面催税?”苏知远冷笑道:

“他是害怕他的人被调离,自己势单力薄对付不了我吗?还敢指名让大郎带队去护送御使,谁给他胆子在东都对苏家蹬鼻子上脸?”

第二只靴子落地,元枫反倒不急了。他胸有成竹道:

“阿爹,您生气可就中他的计了,我们不但要去,还要大张旗鼓的去。”

“你这是什么话?”

“泱儿说得对,风雨来临,我们苏家每个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风乍起。

顺风无力,逆风高翔。

------------

第六十二章 瞒天过海

洛泱终于被阿爹赶出了书房。

苏家在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并没有记载,但藩镇频繁兵乱,节度使被牙兵驱逐、杀害,这些洛泱知道。

她妈妈曾写过一篇论文,专门分析残唐五代人伦道德沦丧问题。得出一个结论,子杀父、臣弑君,就是始于藩镇。

阿兄们还在书房里商量如何“护送”之事,洛泱一个人想着心事往后院走。

鹤兄妹看见她来,拍着翅膀准备逃走,跑了两步,见那人呆呆傻傻,并没追过来,不禁有些无趣的停下来。

“让我想想……公元831年……卢龙节度使还干了些什么?妈妈列的那个表……该死,给我个桃花针,怎么不多给点历史记忆?”

她有点烦恼的用手拍拍自己头顶抱怨道。

没想到,手指上的桃花针竟然自做主张,顺势刺了她两下,妈妈列的“唐朝各藩镇节度使不得善终表”,瞬间出现在她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