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宠攻略(144)+番外

秦王也不说话,只是轻轻看这个目前最小的小弟弟一眼。

他的眼神淡淡地,吓得晋王余下的几个字说得轻如蚊蚋,“可以喝了吧。”

呵,秦王很无情很冷酷地将晋王牵着他衣袖的手拂落,向楚王和赵王赔礼,“我多走了会,让三皇兄、五皇兄久等了。”

赵王喃喃地说着醉话,谁也没听清他说了什么。

出去散步这种借口也只有晋王傻乎乎相信了,楚王面上带着和煦的微笑,摇了摇头表示不介意,顿了顿,试探地问秦王,“你可知太子妃出事了?”

“我也是听说了这件事才回来的,三皇兄可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太子妃怎么会出事了?”秦王面上恰如其分地露出些疑惑的神情来,仿佛刚才带着胖珠子看了现场的人不是他。

楚王不信秦王什么也不知道,定定地看了秦王一眼。

秦王十分坦然地与楚王对视,还抽空再次拂落了晋王悄悄牵上他袖子的手,同时追问楚王道,“三皇兄也不知道么?”

秦王的眼睛黑得深邃,两人眼神相触,楚王眼神一闪,觉得秦王仿佛是知道了什么,掩饰地摇头道,“我们也是见裕苑乱哄哄地,让人去打听了才知道的,只是听说有些丑事?”

楚王知道被秦王可能怀疑上他了,却还是不放弃打探,想从秦王的表情中看出些端倪。楚王整个人都很振奋,等不及要看秦王知道太子睡了自己未婚妻后的表情了。

秦王神色不动,淡淡地,“难怪太子不在。”

这话也不知是说太子去照顾太子妃了难怪不在,还是说出了丑事太子难怪不在。

呵呵,楚王笑笑,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烈酒剑南烧春。这老七一贯会装模作样,装吧,到明天太子和未来秦王妃的丑事就遮不住了,看他还怎么装君子。

为了减少嫌疑,楚王并没有让人盯着东篱居的动静,至今还以为是傅明珠中招,暗自得意着呢。

晋王看秦王坐下了,乖巧地也给秦王倒了一杯青瓷小瓶装的梨花白。

秦王举起杯子,看了晋王一眼,才举杯喝尽了。

皇兄没生气!(≧▽≦)

晋王高兴极了,又殷勤地到了一杯。他忙着斟酒,没发现秦王落在他身上的视线带了些认真的审视。

——————————————————

出了这么大的事,昌顺帝不能不问,听说几个儿子在凌波阁喝酒,让高见贤去把人叫来。

高见贤是昌顺帝最信任的宦官,掌着内侍省,是从三品内侍监,皇子公主见了都要称一声阿翁。

他亲自来请,兄弟几个都有些慌乱,主要是赵王灌自己太多,一时半会弄不起来。

高见贤比皇帝大了八岁,却白白胖胖的一点都不显老,只是一笑起来眼边都是笑纹,跟弥勒佛似的和蔼可亲。

看赵王如此,高见贤带着笑佛一样的笑容道,“正好老奴带了醒酒汤药,给赵王殿下喝一碗就好。”

“还是阿翁周全,”楚王不放过任何一个与高见贤打好关系的机会,拍了拍马屁,“正好给我也喝一碗,免得面见父皇时失了仪。”

高见贤笑笑,“这是老奴本分。”

楚王不由暗恼,这阉人对谁都乐呵呵地,简直滑不溜手。见高见贤令人验看桌上席面,楚王淡笑着自己去倒醒酒汤。

秦王没去凑热闹,接了碗,捏着赵王的下巴,亲自动手给他灌了整整一碗。

赵王醉到浑身发软,却还有些神志,也配合着喝了,避免了被生手呛到的命运。喝完,歇了片刻,让人扶着去吐了,回来就已经清醒多了,人也有了力气。

“多谢七弟了。”赵王低声向秦王道谢。

秦王摆摆手,“自家兄弟,何必客气。”

楚王喝了也去吐了一回,回来看见赵王秦王密语有些不乐,出声提醒高见贤道,“阿翁我们这就走罢,免得让父皇久等。”

高见贤笑眯眯地,“也好,”又吩咐与他一道来的小内侍,“你们两个去扶着赵王殿下。”

赵王闻言感激地向高见贤工拱手。

高见贤避过不受。

等他们到了紫宸殿,昌顺帝已经把除了太子、太子妃夫妇两个病号的涉案人员都叫来了。话也问过一遍,与淑妃惠妃审问出的结果并没有出入。

皇后坐在昌顺帝右首,脸上很明显的哭过的痕迹,因为没有补妆,她红肿着眼睛,还在揩泪,脸上肤色暗淡浮肿显得人特别苍老,看上去竟比昌顺帝老了十岁的样子。

楚王、秦王一进来就受到了皇后恨之入骨的眼神招待,不过皇后更多的仇恨值是落在了楚王身上。

皇后想起至今昏迷不醒的太子,看看意气风发的楚王、秦王【其实两人态度老恭敬了】,恨得咬牙切齿,恨声对昌顺帝道,“陛下,您可要为太子找出凶手啊!”

昌顺帝被皇后吵得头疼,皇后自打进门就一直哭哭啼啼求他为太子做主,搞得他好像一点也不关心自己的儿子似的。

皱皱眉头,昌顺帝问请安后就老老实实站在底下的儿子们,“你们今日怎么会去凌波阁喝酒?”

太子不在,楚王居长,于是是楚王出来回答昌顺帝的问话,“回父皇,我们去凌波阁,也是凑巧。”楚王停住了,这话该怎么说呢?

楚王正犹豫,赵王就出来说道,“因为听说母后在裕苑设宴,儿子就想看看,所以邀了兄弟们喝酒。”

昌顺帝转念一想就明白了,那凌波阁的对岸是一条杨柳堤,女眷们从裕苑出来必然走过,原来是偷看人家小娘子去的。

昌顺帝看看长得清秀文静的赵王,恍然记起,原来这个儿子还没订亲呢,也是到了娶媳的年纪了,难怪着急。

慈父之心发作,昌顺帝不忍苛责这个被忽略多年的儿子,跳过喝酒目的,问道,“那太子是因何离席,又是几时离席?”

赵王想了想答道,“太子当时极高兴,一人就喝了一壶酒,我们向太子道喜,太子又喝了一壶,后来太子醉到,是东宫黄万里扶着太子出去醒酒了。儿子记得当时似乎刚过申时不久。”

黄万里是太子内侍,当时并不在东篱居内。

这个内侍长得伶俐,太子一向喜欢,但是现在他还是不在。

昌顺帝令人去找。

又问太子用过的酒壶酒杯等物何在。

这问题由当时在凌波阁伺候的掌事宫女答了,“因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久不回来,重新换过席面,杯盏也换过了。”

高见贤躬身道,“先前的杯盏酒壶都已经洗了,只是不见了一个莲花执壶。”又道,“后面的席面令人验过,并无问题。”

“阿贤还是你最妥当,”昌顺帝感叹地,觉得自己这个心腹真是贴心。

“那秦王去了何处?”皇后听说秦王也离过席,抓着秦王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