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宠攻略(47)+番外

说着话,就到了观音殿。金箔贴身的等人高观音像,慈眉善目,悲悯下视。

……说起嫁人,傅明珠也发愁哇。当了十几年掌上明珠,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的,万事不愁,就怕一朝不慎,老公没选好,跳了火坑。

因此,傅明珠给观音菩萨磕头的时候,尤其诚心。祈求菩萨赏个好夫婿。

实心实意磕了三个头,再拿签筒来摇签。刚刚晃得三下,一只红头签就掉了出来,捡起来一看,却是一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签倒是上上签,签文却好生奇怪。

裴七娘也摇到一支上上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阿玥你摇了什么签?”裴七娘的签文前半句暗合她当前处境,后半句柳暗花明,绝对是个好兆头。裴七娘心中欢喜,眼角眉梢都带了笑。

“诺,”傅明珠拿给裴七娘看,“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

“是好签,等下回去,再请主持大师解签。”没有香客,解签的和尚都没有,只好劳烦主持了。裴七娘笑笑,拉了傅明珠的手,“可还要再拜拜?”

“寺里走走吧,这会儿大殿那里肯定还没散呢。”本来就是找借口出来的,傅明珠不想这么早就回去,干脆邀裴七娘去摘覆盆子,“后山上有好大一片,现在正是成熟的时候,酸酸甜甜可好吃了。”

“嗯哼,”玛瑙不得不提醒一下小娘子自己的存在,“夫人可交代了,小娘子要在寺内散散可以,上山绝对不行。”

好吧,有玛瑙看着,傅明珠只好偃旗息鼓。

早知如此,去年就不该一时口快,把遇见蛇的事说出来了。明明那蛇跑得比她还快呢。寺里的和尚也说了,后山上没有毒蛇,就是些四脚蛇而已。古人害怕四脚蛇有毒咬人,其实四脚蛇就是小蜥蜴,根本无害好吗。

不能去后山,只好胡乱逛了逛。回去的时候,遇上一对主仆,主人家是个穿着素衣的小娘子,身旁跟着个五十多岁的褚衣老妪。

女要俏一身孝,那素衣小娘子皮肤雪白,长相清丽秀雅,自有风华气度,傅明珠不免多看了那小娘子一眼,只觉得面善。

迎面撞上,看见走在前面两个穿戴不凡的女眷,素衣小娘子水盈盈的眸子一亮,快走两步,在离着傅明珠一行三步远的地方停下,俯身一拜,感激道,“小女苏氏,借住于善缘寺内,受了贵府大恩。因听闻府上来了寺里,此番特地前来道谢。”

说着她双膝一弯,便要跪下。

这善缘寺原是前朝古寺,当年曾毁于战火,是先魏国公傅彦之出钱重建的。傅彦之爱惜手下军士,他重建善缘寺为的是超度军中亡魂,给那些战死的将士一个归处。后来傅淳子承父业,也把善缘寺当作了超度安魂之所。

傅家两父子都是武将,宜阳大长公主为了给夫君爱子祈福,又将善缘寺的规模扩大,每年都定期做做善事,是以善缘寺在民间口碑极好,有那么些落难的人来寺里借住并不奇怪。

玛瑙不用主人家指示,眼疾手快,就把人扶住。那苏家娘子却是个倔强的,竟不肯起来,两人一时僵持。

“苏小娘子不必如此多礼,”裴七娘暗赞婆母身边人机灵,面上端庄地对那小娘子微微一笑,“善缘寺广结善缘,小娘子借宿此间,是缘法。若是行此大礼,反而不美。”

“夫人说得是,是小女想岔了。”听了裴七娘的话,苏小娘子站直身子。她落落大方地一笑,“听说公主也来了,小女还想给公主磕个头。”

“那倒不必,”裴七娘拒绝,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领到祖母跟前去的。“小娘子的心意,我会帮你转告的。”

苏小娘子目光中流露出遗憾的神色,她清淡一笑,礼貌地退至一旁。

裴七娘颔首为礼,领着小姑子回了大殿。

——————————————————————————————————————

法事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日中十分了。因要赶回城内,大家只草草用了一顿素斋,不再多做耽搁,动身启程。

出了善缘寺山门,傅家的车马鱼鱼雅雅排列当路,宜阳大长公主的香车排在最前面。

傅明珠与宜阳大长公主同坐一车来的,这时就负责扶着她阿婆登车。

宜阳大长公主被孙女扶着,正要上车,忽然听到一个气喘吁吁的声音叫道,“请等等!”

众人都往声音来处看去,但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娘子飞奔而至,她跑得两颊红红,头发微乱,挂在腰间的一个凤形垂珠玉佩叮铛乱晃,宝珠美玉在中午时分的阳光下尤其光彩夺目。

宜阳大长公主只觉心头一悸,睁大眼睛,将来人看得越发仔细。

☆、第34章 红梅艳刀光雪

那小娘子步履轻盈,跑得极快,不多时就奔到了近前。

有家将伸手要拦,傅淳却摇了摇头,示意放行。

这么一瞬,小娘子已经气喘吁吁地站在宜阳大长公主跟前了。

她跑得脸颊红红,额头见汗,一双漂亮的凤眸盈着水光,美得惊人,也亮得炫目。叫人看进了心里去。

“小女苏氏,拜见公主。”她的声音还有点喘,仪态却十分优美,稳稳地向宜阳大长公主行了一个跪礼。

“快起来,”宜阳大长公主下意识深吸一口气,目光从小娘子腰间的玉佩,移到她的脸上,说出来的话很平稳,“你是?”

傅明珠的手臂却被宜阳大长公主握得生疼,她看一眼宜阳大长公主,发现阿婆眼里似乎有点泪光?

苏小娘子却没有站起来,而是恭恭敬敬给宜阳大长公主磕了三个头,又向站在一侧的卢氏等人磕了一个头,这才开口说道,“小女苏氏静姝,托庇与善缘寺中,蒙受贵府大恩,若是不亲自叩谢,小女心中实在难安。是以特地前来拜谢。”

她声音清脆如铃,清澈悦耳,身上的衣衫只是普通素色纱衣,穿在她身上却不曾埋没了她的美丽,反而有种清水出芙蓉的素丽。纵然是跪谢,她的态度依然不卑不亢,身姿柔韧如竹,有着不受狂风摧折的气度。

“小女身无长物,受此大恩竟无以为报,思来想去,唯有一手女红还算拿得出手,便绣了此画,聊表寸心而已。如蒙不弃,还望公主收下。”她从袖子里取出一卷柔软的绣卷,轻轻一抖,便展开小半幅。

宽盈二尺的素绢上却是一幅白雪红梅图,梅花红艳胜火灼灼逼人,虬枝劲骨凌霜傲雪,似有一股梅花冷香扑面而来。

宜阳大长公主独爱红梅,观其画可知其人,小娘子绣的红梅有如此风骨,可见她是个高洁傲气的小娘子。

卷首用墨色丝线绣着隽秀小楷。宜阳大长公主定睛看去,却是一首五言律诗,“芳意何能早,孤荣亦自危。更怜花蒂弱,不受岁寒移。朝雪那相妒?阳风已屡吹。馨香虽尚尔,飘荡复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