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醉枕东都(63)

作者: 楚潆 阅读记录

“小娘子……您怎么坐这里?”阿慕见洛泱到前院去见将军,去了半天没回来,干脆出来找她。

洛泱回过神来,看看自己,不知几时坐在树下的大石头上了。

“没事,我坐着看风景呢。咦?阿慕,你拿着包袱准备去哪里?”

阿慕露出一丝大男孩的腼腆,努力连贯的说到:

“阿慕来和小娘子辞行……今日就去军营。”

“哦!对对对,二兄跟我说过了,让你提前去适应一下。去军营是辛苦,但练出本领来,你就能有更大的用处,比做家仆好多了。若是别人笑话你,别怕,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

洛泱老母亲之心顿时爆棚,语重心长交代了起来。

“嗯!”

阿慕使劲点点头,从包袱里掏出一个新的袖箭筒递给洛泱:

“这是义父替您重新改制……弹簧按钮……改过了,我教您。”

那天他们父子俩又拆开来捯饬了半天,玄铁在里面又多加了个弹片,这样,发射之后,推箭入槽会更快。

他还把凸起式的按钮,改成了扳动式的按钮,不容易误触。

“您就把这里扳下去……”

阿慕本想做示范,洛泱的食指已经按在扳机上,他再按,就按在了洛泱的食指上。

正尴尬,洛泱“噗呲”笑了:“知道了,等我一个手指头按不动的时候,我就两个指头一块按。”

“我......做了小箭,放在您书案上……那我……走了。”

阿慕咧嘴一笑,眼睛亮亮的,像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他都已经走到廊下,忽然听到身后洛泱在喊:

“阿慕,加油啊!”

他摆摆手,没有回头,鼻子却酸了。

“阿慕要去军营了?小娘子为什么叫他加油?”

“说不定,阿慕在军营里还要管加灯油,加了油,灯就更亮了。”

“不对,要亮那不应该是换根粗点的灯芯?”

“那你自己问小娘子去。”

两个在夫人廊下等唤的小婢女低声说笑着,小娘子总是能给她们带来意外的快乐。

但有些意外,就不见得有那么快乐,就像一墙之隔的柳青。

他今日跟到禁苑,只能带一名随从,李奏腿有残疾,能多带一名。人家禁苑的侍卫都已经暗示,他是太监,只要主人打个招呼,进去也无所谓。

可李奏就是要公事公办,非让他去找首领太监,得到允许再进去。就这么折腾了半天,柳青终于去到蹴鞠场,但人家刚踢完,散了,郎君们都跑到投壶场去看小娘子。

去就去吧,柳青在人群里找了半天也没看见自家公子,直到遇见苏二郎君,才告诉他,公子觉得无趣,已经回府了。

真是又意外又不惊喜。

柳青一路上腹诽着公子,公子恰好也在想着他。

苏三已经匆匆来过,他将洛泱在阁楼上听到的话,和突然要派大郎去幽州的消息都告诉了六郎。

“我已经把我们之前商量出的对策告诉了我父亲,他同意了。大兄领队,我做他副手。到时会盯着杨志诚,他真敢有动静,便先下手杀了他。”

元枫把他们商量好的办法告诉父亲,父亲虽半信半疑,但多带几十亲兵,多一个儿子去,他不可能不同意。

“不是你,是我们。”

“我们?开什么玩笑,护卫里哪能有个坐轮椅的……”元枫很意外,六郎跟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若我只是李六郎,就没必要坐轮椅,你上次去含嘉仓贴的那两撇小胡子,可以借我一下。”

李奏说得很认真,既然要布局,远交近攻才是他蛰伏发展的上策。这次沿漕河北上,正是他接触那些封疆大吏的好机会,更何况,他对付杨志诚,绝不仅仅只是让苏元桢避祸。

他的方法,目前还不能对任何人说,只能亲自前往。

元枫收起笑容,也认真考虑起来:

“只是,柳青怎么解决?他是王守澄的人,不会让你离开东都,还不向主人汇报。你无诏不得离开东都,被圣上发现,那就……”

“不错,最大的问题在柳青。其他几个护卫留在县公府里,有阿茂糊弄糊弄就可以了,李式跟我们同天出发,他去找人,一个人也不显眼。”

李奏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踱了一圈,停在元枫面前说:

“想要瞒天过海,只能逼他入伙。”

有了护送御使到幽州这一事,连寒食节次日,徐家男丁在北市口行刑,苏家也没顾得上去看。

行刑台下围着左三层右三层,台上跪着徐家主仆三十几口。

徐迪是幽州人,在洛阳混了十来年,也算半个洛阳人。没想到他竟然让人放火烧洛阳,这是百姓都要赶过来,朝他们父子扔烂菜帮子的原因。

“前面扔完菜帮子的让一让,后面还有等着扔狗屎的!”

“你是看不起我们扔羊屎的?”

后面的人喊了起来,大家挤来挤去换位置,毕竟站前面的也不想被狗屎、羊屎误伤。

人群中一个披着风帽披风、布衣荆钗的女人,好不容易挤到前面,又被人潮挤了出来,披风上还被蹭上了貌似屎类的东西。

站在人群外的她,心力憔悴,也不想再次挤进去,只呆呆在原地站了良久。

没等到午时,便黯然离去。

第六十三章 旗杆上插鸡毛

御使李好古在监斩的文书上签了字,他在东都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李逢吉替他安排了洛阳军做护卫,他也没在意。

卢龙的府衙在幽州,所以也称幽州节度使。

从洛阳走水路,经河阳、魏博、横海可至幽州,走陆路则要经昭义、成德、义武。

陆路途径的成德节度使王廷凑,出了名的凶残毒辣、扰乱纲纪,朝廷却有心无力,只能鼻孔朝天,听之任之。

所以,苏元桢建议走更远些的水路时,李好古连连点头:

我是去送圣旨,不是去送命。

三月春雨不约自来,出发这天,半夜就下起了毛毛细雨,正所谓“贵人出门多风雨”,出行人当中,有人窃喜。

清晨,五艘漕船首尾相连,停泊在东都码头上。李逢吉和苏知远都披着蓑衣到码头相送,李留守不禁皱眉问道:

“苏将军,怎么出的都是中船?不过是些绢帛米粮赏赐,竟要装四船。”

苏知远惊讶道:“李留守怕是很久不管漕船了吧?三月水浅,货船只允许走小船和中船,超重可是要打板子的。”

李逢吉肚子里骂道:就你守规矩?船多路上遭劫的机会就多,你自己好好享用吧!

漕河不宽,最怕的就是半路遭劫,东西不多最好紧凑点,哪怕超重一些,逆水拉纤岸上多安排点人就是。

斜风微雨,排着队上船的篙夫和亲兵都穿着蓑衣,经过他们身边的时候,苏知远眼神略过一个夹在队伍中的背影,那步子......不禁让他有点心虚。

再想细看,队伍已经走下了码头台阶。

不多时,一身皮甲的苏元枫过来请示:“李御使,船已备好,可以出发了。”

上一篇:朕只想要GDP 下一篇:天灾囤货求生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