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青云路(66)+番外

作者: 梅无阙 阅读记录

去年他奶奶看中的坟地出了岔子,僵持半年都没没能把那块风水宝地买回来,正准备着手重新选一处,怎么着就过几天那块坟地会回来?

李湘棉没想那么多,拉着陈君然的衣袖,君然哥哥前君然哥哥后,笑得眉目弯弯。

陈君然看着李湘棉纯真的笑脸,忍不住一脸温柔笑意。

都说李家三姑娘娇纵蛮横,他却觉得十分可爱。

李言卿摇头叹气,眼前的男女分明两情相悦,陈君然非要为了自己那点坚持假装疏离。

可怜了他没有中意的姑娘,也没有姑娘中意他,只能在旁边唉声叹气。

这边瑾瑜收到陈君然确认信已经送出去,在等镇上的消息。

一家人其乐融融下地时,却在路上遇到了大伯一家。

赵氏老远就扯着嗓门打招呼,笑得脸上的褶子一堆摞一堆,“这不是冬青和翠枝嘛!今儿个我记得是初八,逢双数,你们俩不去镇上出摊吗?”

李老汉家一行人还没接话,赵氏一脸惊讶又道:“我忘了,我听陈家儿媳说,你们前些天出摊的时候,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是吧?都不敢去出摊了,唉……好可惜,怎么看你们那营生也挺赚钱的,就这么废了。”

“……”

冬青与翠枝无话可说,赵氏那模样,哪儿像可惜她们生意没了的样子?分明幸灾乐祸的,脸上的皱纹恨不得都能夹死苍蝇。

谁叫她们倒霉遇到这档子事,暂时也只能让这大伯母高兴了。

王氏斜了赵氏一眼,“那家伙走路不长眼,自会有人收拾他,咱们冬青和翠枝趁着这个机会歇几天,过几日才有劲儿接着出摊。”

“过几日?”赵氏张大嘴巴,“你们还敢去?我劝你们,与其做了点心去街上被人砸了,还不如省点粮食,安安分分种个地,那些人你们惹不起。”

瑾瑜随意笑了笑,“我们家的事,就不劳大伯母费心了,我们今天要做的活还很多,就先走了。”

说完拉着冬青踏上岔路,往地里去。

王氏对着赵氏哼了一声,紧随其后,留给赵氏一串背影。

赵氏气不打一出来,朝地上啐了一口,“我呸!还你们家的事,忘恩负义,以前我还借了一勺油给他们没要还,现在能耐了,都跟我们不是一家人了!”

大伯家其他人没有接话,因为这话没法儿接。

那勺油都是三年前的事了,分家这么久,赵氏也就给了李老汉家一勺油的好处,而他们家时不时就去李老汉家地里拔菜。

虽然王氏有时候说话也很难听,但从来不拿一点小恩小惠做文章,所以赵氏这话,他们实在不知道从哪儿下口接。

又过了两天,瑾瑜这几天每天都打听镇上李员外或是林员外家的消息。

前两天都没什么重要的事,今天终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林员外把死守着的那块地,原价卖给了李员外,还把林老二大部分家产换做银钱和粮食。

粮食分发给实在穷苦的人,银钱送给以前林老二霸凌过的人家。

受到恩惠的人对林员外感恩戴德,林员外表面大方的说没事都是应该的,又赢得一片称赞。

实则心里气得吐血。

他的家底为什么不如李长云丰厚?是因为他有个兄弟,分走了三分之一的家产。

而李长云是李家独子,所有的东西都是李长云继承,经营这么多年自然十分丰厚。

林老二没有子嗣,死了之后遗产顺理成章的被他收回来。

但林老二把家产败个差不多,加起来都不足以与李长云抗衡。

没想到李长云还走了狗屎运,恰好撞见他这辈子唯一的两处弱点。

逼得他不得不放弃那块坟地,还把林老二的大部分家产卖给李长云,换来银钱粮食尽数送了人。

唯一的好处,大概是借此机会让他的名声更上一层楼,林大善人的名头,响彻整个明山镇。

这样看来,倒也不算血本无归。

听到这个消息,瑾瑜让翠枝冬青准备点心,她们又可以回去南巷摆摊了,这次不用担心林员外也不用担心赖头。

自始至终,瑾瑜都没有跟林员外正面交锋,但却一举数得。

想到此处,瑾瑜冷笑了一下,林大善人……在知道真相后,这个名头真是让他觉得无比滑稽。

或许,李员外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林大善人真实的一面也说不一定。

第45章 中秋

翠枝足足歇了八天没有出摊,这下听瑾瑜说可以出摊了,忙兴高采烈去准备材料,巴不得立刻就去集市兜售点心。

每次出摊都能有两百文以上的收入,八天时间耽误了三次出摊,三次损失的收入就是六钱有余。

想着这点,翠枝心里一抽一抽的,心疼,那可是黄生生的铜板。

瑾瑜找了陈君然,将做的差不多的订单拿过来,等明天翠枝出摊,一起去将挑花刺绣拿给买家。

这几天瑾瑜白日都在赶制刘大娘那单刺绣,做完能收四两银子。

瑾瑜想了想,对冬青道:“冬青,麻烦你跟嫂子一起多做些点心,不用特别多,每种点心多个十余块就行。”

“嗯?”

冬青刚想开口问为什么,瑾瑜便解释开了。

“怎么说都是我们耽误了这么长时间,没把刺绣按时送去给买主,这点心拿去权当赔罪。不过别担心,把点心算在成本里,我们同样还是赚钱的。”

“好。”

冬青应下来,进灶屋与翠枝一起做点心。

这样做不仅拉拢挑花刺绣的客源,还让他们都尝尝自家的点心。

若是有人觉着好吃,下次就会来跟翠枝买点心了。

点心做完冷却之后,每种点心取一块,用油纸包起来,包了十余份整齐的放在背篓里。

第二日上街出摊时,有人来交钱取货,便递一个小纸包给他。

白拿东西自然是好,但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只占便宜,要有来有往心里才过意得去。

很多人收下后都一脸不好意思,没想到买刺绣还能收到点心,心里对冬青一家又多了几分好感,连声称道若是亲戚朋友需要摆件的,一定推荐过来买这挑花刺绣。

烧饼铺子的刘大娘也收到一包点心,笑得嘴都合不拢,凑到冬青耳边说起了悄悄话。

“大闺女,你们怎么不换个地方摆?要是那赖头回来该如何是好?”

冬青抬眼看了看旁边登记订单的瑾瑜,也凑过去附耳悄声说话。

“不怕,我丈夫想法子治住了那人,那人不会回来找麻烦的。”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法子,但看瑾瑜胸有成竹的模样,应该不成问题。

刘大娘点点头,“这就好,对了,你们没来镇上的时候,镇子上流传起一些关于林员外的风言风语。”

“什么风言风语?”冬青又凑近一些,“林员外不是刚把他弟弟的家财散尽,救济了明山镇的许多穷苦人家?”

刘大娘声音越发的压低,“听说林员外与布巷金线坊的女东家关系很近,还说林老二之所以被张梁剁了,是因为当天林员外临时把跟在他身边的家丁叫走,才会被张梁钻了空子。”

上一篇:驸马倾城 下一篇:浮生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