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172)

想着家里的家人,即将出世的孩子,来福心里一阵满足,火光映照的脸上也透着幸福。

……

兰娘肚子里的孩子也折腾人。

从中午,一直到第二日天明,孩子才生出来。

听着孩子哇哇的哭声,所有人才松了口气。再一听兰娘也平安无事,谢家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是个大胖小子!真是折腾人啊。”

崔妈妈抱着孩子喜笑颜颜的和大家道。把孩子又抱给谢夫人抱。

谢夫人抱着怀中的孩子,也笑了起来。“咱们家里的第三代。”

她抱了之后又去给钱姨娘。

钱姨娘却不抱,说自己这几日还未曾洗干净,怕身上不吉利。还需要去念几次佛再抱。

谢夫人也没勉强。这是钱姨娘对孙儿的爱护之情。要不然以后但凡孩子有个头疼脑热,她都要自责。

叶姨娘和吴姨娘羡慕坏了。幻想着自家也能抱大胖孙子。

吴姨娘道,“我家来禄也快了。”

叶姨娘道,“我家……我家桃花马上就可以找人家了。”

吴姨娘道,“我家抱的是孙子。”

“……我要是愿意,抱的也是孙子!”叶姨娘不敢示弱。

桃花:“……”

杏花笑道,“姨娘,你把桃花姐当儿子养啊。“

叶姨娘咳了咳,“读了那么多书,这不也差不多了吗?”

杏花咧着嘴笑了起来。

谢来在外面焦急,问,“我啥时候进去啊。”当男人就是不方便。

谢夫人赶紧道,“去把老四叫进来抱抱孩子。让孩子也沾沾他的文气。”

谢来这才得以进屋子的,看到谢夫人手中的孩子,被萌得不得了了。

然后小心翼翼的学着抱孩子。

孩子还没睁开眼睛,但是人是醒着的,本来一直皱着眉头,像个小老头一样的。这会儿,却舒展开了,张着小嘴。

“我是四叔啊。”

然后问谢夫人,“母亲,孩子叫什么名字啊?”

“你嫂子还未曾醒来,等她醒来之后再问问。兴许你哥哥给他取了名字了。”

兰娘一直睡到中午才醒来。看到孩子健康,她心里也圆满了。

听谢夫人文她孩子的名字。

兰娘道,“来福没取名,说是让娘取。娘取的名字都是好的。”

于是时隔多年,谢夫人又要给孩子取名字了。

只可惜当年那个算命的不见了。要不然,还可以再请人给孩子取个名字的。

看来儿这名字就取的好,如今这样聪明。

“叫平安吧。”

谢平安。

谢夫人觉得,如今谢家最需要的,就是平安。来福,来寿都远在外乡。求的就是个平安。

钱姨娘听着孩子的名字,红了眼睛,“这名字好。什么都不求,只求个平安。”

为了孩子好养活,还取了贱名,叫牛哥儿。

希望他像牛一样壮实。

谢来听着小侄子的名字,就问叶姨娘,“姨娘,我们兄弟几个怎么没贱名?”

“哪里没有,你来福哥叫马哥儿,来禄叫羊哥儿,来寿猪哥儿,你狗哥儿。”

谢来:“……”

“你爹多管闲事,说儿子叫这些名字有辱斯文,别人还以为他这个爹是畜生,生出一堆小畜生。在家里要死要活,愣是没让叫。你们也就没贱名了。若是叫了,没准你那些兄弟们也不会有那些波折了,都怪你爹。”

“……”这是第一次,谢来觉得谭玉还算做了一件好事。

平安的名字取好之后,族里就开了祠堂。

正好谢来中举,也是要开祠堂的,谢夫人就和谢来去拜了祖宗。

族老念了祭文,告诉祖宗,谢氏家族出了第一位举人,第十三代孙谢来,高中举人。日后,谢氏一定会兴盛,请谢氏的祖宗们一定要保佑谢氏的后人。

谢来正儿八经的祖父母,谢氏老太爷和老太太都在祠堂里面摆放着。谢来给他们磕头。告诉他们,自己如今已经光宗耀祖。以后会继续努力,会把谢家发扬光大。

谢夫人给爹娘上了香。看着两老的牌位。眼尾慢慢染红。

在心中和两老道,“爹娘,女儿虽然没有延续谢家血脉,但是却延续了谢家的香火。谢家在我手中兴旺,未来会在我的儿女们手中鼎盛。你们没有留下男嗣,谢家的香火也不会绝。我没有辜负你们为我做出的牺牲。”

谢夫人想起了自己年幼时,恩爱的爹娘为了生儿子,竟然要纳妾。因此愤而离家。

想起了自己后来狼狈归来。爹娘对她的妥协。

一直以来,她是心有愧疚的。

如今,也算对爹娘有所交代了。

第109章 桃花婚事

小平安的到来,给整个谢家都增添了许多欢喜。

谢来本来也不打算出门,准备等平安满月之后再出门走走,谁知道才几日功夫,这李知县就送了请帖过来,请谢来去吃宴。

这县令家的宴席可不能不去吃。不止要去,还要备上礼物。

谢夫人道,“我儿如今都是县令府上的常客了。”

谢来道,“母亲,你就别打趣我了。这县令家的饭菜可没那么好吃。”

“总要去吃吃的。日后你要吃的饭,比这都难吃。”

叶姨娘可不知道那么多,欢欢喜喜给谢来换了得体的新衣服。

亲自看着儿子上了马车,这才欢喜的和谢夫人感慨,“来儿如今是出息了。出门结交的都是官了。夫人,您说,咱们家的姑娘们这身份是不是也不一样了。”

谢夫人看她一眼,知道叶姨娘这是藏着小心思呢。

来福的孩子出生了,作为后面的桃花自然是该着急了。如今桃花也十八岁了,和谢夫人当年招赘的年龄是差不多的。

“我自有打算,等来儿回来,我再与你们细说。”

叶姨娘一听,激动的脸都红了。家里闺女的婚事,那是她心头的一桩大事。

来儿她倒是不操心,男人哪怕三十结婚都不晚。可她女儿可不行。

且来儿如此优秀,还怕找不到媳妇?

女子就不一样了,养在深闺,再好也没人知道。没什么竞争力。

谢来呢,则带着礼物到了县太爷家府上。府上的管家在门口迎了谢来进前厅去。没等一会儿,李知县就来了李知县今日倒是没摆出什么官威,穿的衣服都是常服。

看到谢来,他笑着道,“早就说了要请小谢举人来府上吃席,这几日本官公务繁忙,倒是耽误了。”

“大人,叫学生谢来便是了。”

李知县摸了摸胡子,“那本官边唤你谢来了。来,先坐下用饭。”

谢来坐了下来,小小的年纪,腰背挺直,模样俊秀。李知县又想起当初在院试的时候便注意到了这个孩子,如今倒是果真成才了。

他先邀请谢来一同喝了杯酒。让他品尝府上厨子做的美食。

说实在的,这些对谢来来说味道只能说普通。也不止县令府上,其他地方的菜,谢来也吃不出什么美味来。

因为这里的调味料和烹饪手法确实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