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204)

特别是如今边疆还在打仗。光是粮饷就如同流水一般的没了。

偏偏皇上还沉迷享乐,今日建个楼修仙,明日建个楼炼丹。

今年除夕,更是比往年更要奢靡。他觉得皇上是不是意识到自己活不长了,所以开始及时行乐了。

司马丞相也觉得自己穷,甚至这种感觉比还是个孩子的谢来更紧迫。

他都开始担心了,老皇帝要是哪天死了,会不会都没银子出来给他下葬。

新皇登基大典也是要花银子的。

“……”

司马丞相决定了,回头和户部商议一下,开始用驿站赚银子。哪怕不能补贴朝廷,至少朝廷省下一笔开支。

至于商税……

要是实在熬不下去了,动刀子还是得动动的。

……

第二日继续赶路,谢来倒是没入学堂,而是一路记录沿途的风景。

来福是个谨慎的,宁愿少赚一些,也要绕安全的路走,山路是绝对不走的。

怕遇到山贼。

若是遇到无法绕开的路,来福就会在一个城市里待两天,整合其他商队一起出行。

以前谢来没穿越的时候,看到一些电视里吹捧山贼多么讲义气,被逼着上山当山贼。还不觉得什么。

如今自己体验了这种胆战心惊的经历之后,才气的想骂娘。

甭管是为了什么原因成为山贼,在谢来看来,都是没办法原谅的。

这个时代会愿意行走在外讨生活的人,谁不是因为日子过的艰难,才想出来奔一奔。这些山贼自己吃不下饭,不事生产,只会来抢人的。

不止抢东西,听商队里的人议论,若是有人反抗,还要伤人性命。

剿匪!

日后若是为官,有了实权,一定要剿匪。

治安问题就涉及到了军队。

谢来觉得靠县衙剿匪是不行的。那些衙役们人少,且没经过训练。没正儿八经的杀过敌人。

对付山贼还是要训练有效的部队。

谢来把这事儿也记在心里了。

也不知道经历多少坎坷,商队才到了目的地云州府。

“这里盛产茶叶和瓷器。每天来这里的商队可多了。”来福开心道。

谢来坐在马车里看着外面。

看着比白山府要更加气派的城墙和城门,知道这地方比白山府要富裕。

马车进去之后,谢来就看到了这座商业发达的城市的真实面貌。

他以为,这么多的商队来这边,街上应该是商业发达的。

但是和想象中的还是有差距。街上并没有到处都是瓷器。和白山府也差不多的商业情况。

要说特色,就是很多店子里面都在做瓷器。只是他们做出来之后并没有拿出来摆放。

来福道,“这是不会私下卖给我们的。要通过府城的瓷器所一起卖。”

“啥意思?”谢来还是第一次他听说自己做的东西不能随便卖。

“听说是这里的知府大人搞出来的一个瓷器所,所有人做出来瓷器都拿去交给此其所售卖。然后月底结账。所以我们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成本几何,瓷器所说卖多少钱,我们就用多少钱买。”

谢来:“……这似乎也太不合理了。”

“我们也问过缘由,他们说是怕商户之间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就就搞了瓷器所,严格控制质量。不过说实在的,我们每次选货依然是要自己擦亮眼睛,否则也容易买到不好的货。”

谢来听出来了,这所谓的瓷器所并没有尽到他们的责任。

只怕是从中赚差价了吧。

垄断市场,一家独大。

这简直就是要祸害这个城。

哪怕谢来不懂商业运营,也知道这种模式只会赶客。日后若是有其他城市有大量瓷器卖。肯定会吸引商人去那边的。

也不知道这个主意是谁出的!

……

云城知府府上,一个胖乎乎的年轻人正在和孙知府道,“爹,今年咱们云州府又赚银子了,儿子没给你乱出主意吧。”

孙知府这才放心了,“能赚银子就好,现在府里修桥铺路,每日里花销不少。朝廷也不剥银子给咱们,什么都要咱们自己解决。”

孙知府出自寒门,考了半辈子才考中了进士。当了几年县官之后兢兢业业的做出了成绩,走运的被朝廷提拔了。

到了这云州府来当知府。

开始的时候云州府可只有几家瓷器商人。也不算兴旺发达。因为这云州府太不好了,瓷器这种东西磕磕碰碰的就碎了。瓷器卖不出去。

孙知府的儿子倒是聪明,给出谋划策。搞出了一家瓷器所。让街上所有的瓷器都放到瓷器所来卖。

然后瓷器所从中提一些差价,赚的银子就用来修桥铺路,这就把云州城里里外外的路给修起来了。

当初为了实行这一政策,也算容易。因为街上很多人摆摊赚的不多,还要迎来送往,不如放此其所来,月底结账。

如今做了几年,大家也都习惯了。

反正孙知府觉得这样挺好的。帮大家把瓷器卖出去了,知府府上也能得到银子来修路铺桥。建设云州府。

两全其美。

他儿子孙大庆骄傲的不得了。

“我就说了,爹,若是让我去从商,我一定能成为天底下最富的商人。”

“你别想了,咱家好不容易改换门庭,你要是去当商人,丢了我的老脸。好好的给我考科举。以后也谋个官身。”

孙大庆一张肉饼脸都挤成一团了,“爹,孩儿不爱念书!”

“不喜欢也得念书。赶紧滚去念书去。”

“你过河拆桥!”孙大庆气呼呼的走了,当然不是回去看书,而是去茶楼喝茶,听人说书去。

或者去酒楼里面听听那些来来往往的客商说说外面的新鲜事儿。

谢来他们安顿好了之后,就在饭店里面吃饭。

因为这边来往的人多,所以大家都是说官话的。就相当谢来曾经世界的普通话一样。

哪怕说的不标准,谢来也能够听懂。

来福道,“来弟,这地方不错吧。家家户户都有手艺。所以都还过的算不错。可比咱们白山府好。”

谢来点头,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

这种祖传手艺是真的很好,而且瓷器是大家所需要东西。未来不管多少朝代,这些东西都是需求量大的。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这种在他看来不算健康的商业环境,也能够让这个府城发展的这样好一样。

谢来又问,茶叶难不成有个茶叶所?

来福道,“这个倒是没有。”

“呵呵呵,自然没有,茶叶不好存放。”旁边有人突然出声道。

谢来看向说话的人,是个长的颇为……富态的人。

怎么说呢,这年头能长这体型是不容易的。因为很多老百姓家里也不是经常能吃肉。

谢来和他拱手,“兄台。”

那人见谢来书生模样,也拱手,并且坐了过来,“这位兄弟不像是来跑商的,难不成是来游学的?”他刚进来就注意到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