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237)

来福道,“那就这样不管?”

谢来道,“不是不管,是管不了。我们如果擅自行动,没准会给三哥带来麻烦。而且大哥,三哥已经去了关外找不到了,你若是也去了外面和我们失去联系,该如何是好?”

来福听到这些话,难受不已。

想到来寿在关外吃苦,他心如刀割。特别是还很内疚。因为他总觉得当初来寿之所以离开,他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如果不是他处事不当,就不会出现这些事情。可他现在却无能为力。茫茫大草原找一个人,怎么着?

谢来也难受,但是他知道难受是没用的。

特别是来了这边城之后,发现这里形式复杂。更是不敢轻举妄动。

他心中悲痛不比任何人少。不只是为了来寿。还为了这边城的百姓,为了整个中洲的百姓。

这个大虞皇朝,让他看不到半点希望。

就和腐烂的木头一样,随时都可能倒下。压倒的就是这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这是和平时代出生长大的谢来无法接受的现状。

晚间谢来进入学堂里面听老师上课,内心还是愤怒。

今日讲课的是云太傅,给他查缺补漏。

如今谢来这个学识水平,靠讲课已经没有意义了。更多的是要自学,然后自己总结不会的,不理解的。再由几位老师进行指点。

云太傅见他心事重重,问道,“来儿,今日怎么看起来心不在焉?你这样的学习态度可不好。虽然你如今学识过人,但是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问一天不好好学,就要落后。”

谢来道,“老师,学生今日,实在难以平复心情。”

“为何,可是遇到难事了?”

“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儿,而是很多人的和事情。我有一位兄长失踪,学生来找他的时候,发现了很多问题。学生以前以为当一个好官很容易,现在越发觉得艰难。而且当好官,也不一定能改变这些问题。”

云太傅道,“既然如此,何必自寻烦恼。人有多大的本事就做多大的事情。来儿你要知道人力毕竟是有限的。”

“老师,您出身好,您所代表的的阶层都是上层。您能告诉学生,为何有人为了赚银子,在战争期间,资敌?学生到了边关寻找兄长,发现竟然还有商队可以出城去。这若是没有人帮衬,学生不信。所以看到这些之后,学生心中难受。大敌当前为何还能想着私利?”

云太傅道,“利益动人心,这不奇怪。不过世家是不可能做这种事情的。有些人出身贫苦,容易受不住诱惑。所以贪官往往出自寒门出身的官员,我不是说来儿你,来儿你是不一样的。为师是十分信任你的。”

谢来道,“……”

算了,老师们还是抱着对自己阶级的无限信任。

谢来不想和他们提这些了。似乎说了也没用。要是能让老师们去边关看看那些百姓就好了。

谢来对马老师还是存着一点幻想的,谁知道和马老师一说,马老师道,“不奇怪,世家尸位素餐。且鱼肉百姓。他们哪里知道百姓疾苦?至于资敌?在他们心中只怕外族也不是敌人,反而那些阻拦他们发财的人,才是敌人。所以来儿,日后若是入朝为官,一定要压制世家的发展。否则这些世家必定卖国。”

“学生……学生明白了。”不想和你们说了。反正你们觉得自己都对。

司马丞相问谢来,“你如今在外游历,似乎也经历不少,准备何时归家?游历是游历,安心读书也很重要。”

谢来道,“学生确实准备回家了,”谢来也不想再在外面待着了。该看的也看了。该体验的也体验了。

剩下的时间要好好读书了。

要为进入朝堂做准备了。

谢来厌恶这个朝堂,但是也不得不去加入他们。

因为只有打入敌人的内部,才能瓦解敌人。

至于自己在外面拉人造反,谢来不觉得自己有这个心智。他不想打仗,不想民不聊生。

更不想因为这战乱因为自己而起。

谢来当然不知道,出了课堂之后,司马丞相就安排人去调查边关的事情了。

他倒不是去找谢来。

他一直怀疑甚至认定谢来就是和他一个世界的,一个时期的,所以司马丞相知道了谢来在边关的事情之后,就很重视。别的地方还能暂缓,但是如今边关打仗,这些事情可不能不管。要是世家让他抓住了小辫子,届时只怕又要付出一笔军饷才行了。

云太傅也是这个想法,第二天也和族里能做事的人吩咐了,让他们去调查寒门那边有没有在边防的事情上面动手脚。

若是能抓住把柄,一来可以打击寒门气焰。二来也可以阻止这些卖国行为。

两人的命令一下,下面的人就忙碌起来啦。

两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命令一路传到边城的过程中,引起了一群人的震惊。

谁也没想到,他们做的这些事情竟然会被发现。

也不知道是怎么走漏了风声。竟然会引起都城的那位的注意。

幸好自己这边只是怀疑了对方动了手脚,这消息没避开自己。否则若是打个猝手不及,那才是大难临头。

于是除了司马丞相和云太傅的命令之外,其他人也发出了其他指令。暂停一切边关贸易,解散,蛰伏。

……

谢来和来福也收到了家里的来信了。

把来寿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谢来和来福这才知道,原来母亲早就知道来寿的消息了。

而且知道的比他们还清楚。

母亲的意思是,他们在变成于事无补。如今两军交战,也不可能去外面寻人。让他们不要做无畏的牺牲。且已经让武师傅帮忙寻找来寿了。让他们不要添乱,早日归家。以免家人牵挂。

来福这才死了心了。

连母亲这样的人,都对这件事情没有办法,他还能做什么?

他也想到了家里的家人们。来寿出事,已经让人担忧了,自己若是出事……

他不敢想。

这条命已经不是自己的了,而是属于这个家。“来弟,我们回家吧。”

谢来道,“哥,我再去做一件事情,做完就回家。”

“做什么?”

谢来道,“给三哥留一个口信。”

谢来这几日也没闲着,在写孙猴子的故事。当然不是写完整的。而是将孙悟空出门学艺,然后打了几个妖怪,最后因为惦记花果山的猴子猴孙,最后回到花果山的故事。

很短,也适合流传。

这个世界里,只有自己家里人才听过这个故事。而最熟悉这个故事的,来寿。

当初来寿也是听完这个故事走的,所以这一次,他要告诉来寿,早日回家。

谢来将这故事给了茶馆的说书人。

这边城来来往往的人多,说书这个行当还是很吃香的。每天都有人来听书。得了谢来这个故事,如获至宝。

说书人千恩万谢,还准备给谢来银子。谢来没要,只对他提一个要求。就是将这个故事传遍关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