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382)

总觉得没力气。

这让他想起苟延残喘几个字。

他痛恨自己越发腐朽的身体,越发不想放弃手里至高无上的权利。

第二日皇帝果然下旨恢复每日的朝会。

至于这个帮自己处理朝会的人,倒是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不是皇子也不是太子,更不是什么内阁大臣,而是伺候在皇帝身边的襄阳公主。

司马丞相和云太傅假兮兮的上了折子反对,但是都没什么效果。反正皇帝就铁了心了。

病中的皇帝显然是不愿意听臣子们的建议的。

于是恢复朝会这日,大臣们就发现,龙椅旁边摆放着一个小的椅子,还有一个屏风。

公主就坐在这屏风后面,听着大臣们上奏的事情。

只她不发表意见,而是将这些事情记录下来,再将大臣们争论的结果记录在册。

平时皇帝在的时候,他们能为了一个问题争论不休。这会儿更是差点儿动手打架。

谢来看热闹看得十分高兴。

而且他也发现了,这些人心里虽然不是很接受公主临朝,但是却也没人敢做这个出头鸟。面上还是表现得能接受的样子。

果然,这群人就是利益至上。

只要不损害他们的利益,这事情就不算事儿。

公主临朝听政的事儿还真是给虞都的上层圈子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不少大臣回家都背地里嘀咕,不成体统。

夫人和家里的小姐们则都如同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一样。

原来公主不止能批阅折子,还能替皇上上朝呢。

哪怕平日里再规矩的闺阁小姐们,这会儿都免不了有了一点波澜。

最先响应这事儿的就是云太傅的孙女云月瑶。

云太傅还没放弃将她许配给谢来的想法呢。

这会儿让她接触府上的产业,也是希望她成为谢来喜欢的那种类型。

云月瑶这阵子也确实改变了不少,眼界大大的开阔了。

她越发的肯定,自己虽然虽然是女子,但是能力不输男儿,甚至她比一些平庸的男子更加优秀。

府上一些草包的兄弟们,也比不上她这样努力,这样聪慧。

公主临朝的事儿,让她心大了。

不止想管着府上的产业,也希望有一天,自己和父兄那样走上朝堂。

虽然她不懂朝政,但是这不是可以学吗?

所以她和云太傅提出,希望以后可以学一些朝廷上面的事儿。

“公主临朝了,说不得以后还有什么变化,孙女只想着万一公主哪天需要能用得上的人,孙女也能为家族出一份力。”

这会儿还没有女官这样的说法。

但是云太傅想着,来儿确实是希望能扶持公主临朝的。

日后公主摄政,身边确实也需要一些有能力的女主辅助。

让月瑶去,确实能看着这位公主。为家族多一份保障。

既然皇家的公主都能听政了,自家的孙女儿为何不能?

云太傅者不知不觉中,思想就发生了点转变了。这要是过去,他还真没这么容易接受孙女的提议。

“你有这份心,我自然也不让你失望。只是你若是真的要学,也不能轻言放弃。日后若是真诚了,也不要忘了家族对你的栽培。”

云月瑶激动万分,感动的看着自己的祖父,“祖父,便是您不说,月瑶享受了家族这些年的照顾,难道还能不认家族吗?月瑶只想和父兄们一样,为家族出分力,让祖父您能轻松一些。”

云太傅笑了起来,摸着胡子一脸满意。

心里又骂谢来眼光不好,这么好的女孩子,竟然都没看上。

肯定是还没开窍!

第250章 选拔女官

谢来也正在和自己的草台班子开会。

如今公主摄政了,他手底下这些人虽然也是接受了新的思想教育了,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但是也得和他们讲讲这其中的好处。

公主摄政,可不仅仅是提高女性的地位,更是能让皇室的集权力量慢慢的降低。毕竟这位公主并不是真正的皇帝,也不是她自己的能力掌权,而是被人推举上去的。那她就不可能和现在的老皇帝那样集权于一手。

谢来现在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他虽然心里很向往自己曾经所在的那个社会,可他也知道目前这个形势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社会生产力还不够。

那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步子迈得太大了,就和王莽一样了。自己死了也就死了,倒是要害死诸多的无辜百姓受苦。

所以饭不能一口吃。要慢慢的转变。

现在公主摄政就是改革的第一步。

大学堂的这些学生们也没想谢来在这短的时间内已经开始影响朝中大局了。真不愧是这神奇学院的院长。

“院长,咱们什么时候可以一展所长啊。”

大伙儿一个个都等不及了。

在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加上这神奇的学堂的帮助之后,已经睁眼看世界了。

可不想再碌碌无为的一生。

谢来道,“不用着急,如今时机还早,我们还是要积蓄力量的。革命需要人,需要钱,这都少不了积累。”

因为煤矿之类的收益,如今学堂里面银钱虽然多,但是对于革命大事儿来说,那还是不够的。

光是往边关来寿那边送去的军费就是好大的开销了。

来禄心里想着,还是得挣钱。

谢来则想着,还是要这课堂多开权限,他去多拉一些会赚钱的人进来。

毕竟这里都是书生,靠着家族里的关系也能赚,到底不如组成有组织的赚钱组织好。

至于为什么要钱,谢来心里也是两手准备。

一是和平演变,朝廷要搞工业,农业,那肯定是需要钱建设各地的。靠着如今朝廷腐败,国库空虚的情况,还是自己手里有钱心不慌。

另外也是坏的打算,如果到时候演变不成功,到了要动武的时候,手里要有武装。所以来寿那边军费不能少。

最后就是谢来也要防止外敌。比如如今虎视眈眈的蛮族,可不能他这边还在搞内部改革呢,就来个异族入中原了。

反正都需要钱。

还有人,总不能都在学堂里面来,学堂外面也要发展有识之士。

挖掘人才。

甭管是改革还是打仗,都需要人。高层需要人,基层也需要人去执行政策。

谢来可不敢保证有一天自己改革成功了,下面的人都会听他的。毕竟有些改革是要坏掉一些阶层的利益的,那些地主乡绅万一捣乱怎么办,所以还要继续招人。

如今同志会在外人眼里只是一个民间组织。而且人人都可以加入。但是谢来是准备让学堂这些核心成员在同志会里面继续发掘有用的人才,成立真正的地下组织。到时候一旦改革成功,这都是可以用的人啊。

想到以后要走的路,谢来又有期待,又有紧张。

……

公主临朝的事情在朝堂上面越来越正常了,似乎也没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