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400)

而老家白山府的谢家这边,—家人也难得团圆在一桌。

只是遗憾家里还缺了两个人。

不过知道孩子们在外面好,谢夫人倒是看得开,把家里办得热热闹闹的。

“好男儿志在四方,孩子不回来过年,说明他们在外面有事情做,这是好事。你们这些当娘的也要高兴点,别让孩子心里惦记。”

叶姨娘和钱姨娘本来是有些失落的,但是听夫人这么说,心里也释怀了。加上—个有孙子,一个有外孙女,两个小家伙在家里跑跑跳跳怪热闹的,这失落的心思就更淡了。

只有吴姨娘还在对着自己的儿子谢来禄催婚,让他别那么挑,早点成家立业。好歹也要给家里其他兄弟做好榜样。

如今都二十多的人了,竟然不成婚,这在吴姨娘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这要不是自己亲儿子,她都要开口嘲讽了。

来禄很是头疼,然后表示等自己中了进士就立马娶亲。

“真的?这还要等多久啊。”吴姨娘算着上次会试的时间。

来禄告诉她,也就一年的功夫。

吴姨娘这才作罢。

最轻松的反而是大哥来福。如今他已经是儿女双全了。夫妻和睦,孩子聪慧。而且事业上面也很顺利。

反正姨娘也是没想到的,当初犯错被赶出去的来福,如今反而是家里最不让人操心的。

团圆饭之后,谢夫人就去了谢家祠堂。

如今的谢家祠堂已经由谢夫人掌管了。谁也不会提她是不是当家人的事儿。

都养出那么一个大官儿子了,这要是不承认谢夫人的当家人的身份,那岂不是也不承认谢来是谢家子嗣?所以谢夫人当然是当家人,是—家之主。自然也有资格进入祠堂了。

就和谢来当初想的一样,所谓的封建礼教不过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已。—旦有更大的利益,这群人就能随时抛掉。

谢夫人倒是早就没了当初那激动的心情了,她进入祠堂,只是和祖宗们祈祷,希望孩子们在外面顺顺当当的。

谢夫人虽然不在虞都,但是通过朝廷的动向,她也知道来儿在做—件很危险的事情。

这其中艰难险阻多大,她作为过来人是知道的。

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成这件事情,也能平安。

出来的时候,谢夫人就看到了在门口的杏花。

两人虽然不是亲母女,却很有默契。谢夫人知道杏花来找她是为了什么,自然是说谢来在虞都的事情。

而杏花心里也清楚,虞都的事情瞒不过母亲。

谢夫人却不打算从杏花这边打听什么,“该我知道的,我都知道,不用都和我说。”

“母亲,你不怕吗?”来弟的计划要是失败,说不得家族会怎么样呢。但是杏花并不希望来弟放弃。因为如今这大好的局面,要是来弟放弃了,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再次回到从前那没有希望的时候。

谢夫人道,“怕什么?来儿只是做了我以前想做而没做成的事情。而且他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说着顿了一下,“原来当年我输给的不是男人,是利益。”她一直以为自己当年狼狈的从军中跑回老家,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强大,所以只能落败,如今想来,也不过是一个利益罢了。她在军中没给别人利益,反而分走了大家的功劳,所以出事的时候,没人维护她这位女将。

也许当年她选择让谭玉入赘的时候,她心里就明白了这一点,因为让谭玉入赘,养出几个出息的孩子,何曾不是顺了谢氏一族的利益呢?

如果谭玉不是秀才,只是一个普通农户之子,只怕她当初也不会那么顺当的继承家业。养这几个孩子。

因为龙生龙凤生凤,在世人眼里,秀才生的孩子成为秀才的机会就会更大。所以谢氏的人自然也愿意等待,等着这些孩子成年。

她的孩子都很出息。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若是自己的孩子没一个出息的,谢氏一族还会对他们一家子好吗?只怕在自己年迈之后,就能生起许多风波来了。

单单一个谢家,就有如此利益关系,更何况是天下。

那摄政公主坐上那个位置,不就是正说明这一点吗?她当初要是早明白这一点,和更多人利益牵扯在一起,也许一切都会改变。

“来儿比我通透啊。”

第262章

随着边军打败蛮人的消息传到了大虞,朝中上下又是—阵欢欣。

虽然朝中诸臣平日里并不是很关心边防问题。但是真的出问题的时候,也是怕死的。

在皇上让六部备战之后,大臣们就知道这一战是在所难免的了。既然不能避免,自然是打胜才好。

通过战报中详细的描述,众人也知道了监军谢来在这次战斗中起到的决定性的作用。

好些大臣怀疑这是不是谢来夸大其词了。一个文官还能去打仗?

不过不管他们怎么想,反正司马丞相是在朝堂上面是大大夸赞了谢来此次的功劳。并且为谢来请旨,给谢来升官,镇守边城。

他这话—出,就让一些不明就里的大臣们顿悟了。难怪丞相大人要为谢来请功,原来是要把他‘流放’出去啊。

很快世家这边似乎也达成了协议,附议司马丞相的奏疏。

似乎朝中两位巨头人物,难得的心思就是挤走这位年轻的宠臣。把他踢出虞都。

再想想前不久谢来抄家的几个人都是背靠寒门和世家,这—点就让人好理解了。

连摄政公主都觉得这两家是借机找茬,排挤谢来的。可恨她如今虽然是摄政公主,却也不是名正言顺的掌权人,说话也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再加上谢来本人也给她写了密信,说要在边关收拢兵力,稳定边疆,以免再发生让人趁虚而入的事情。所以暂时不回虞都。叮嘱摄政公主—切照旧,不可急躁。所以摄政公主只能够顺势作了安排。给谢来封了镇北巡抚的职位,负责管理北地三州的事宜。

但是朝中的职位,公主也没给他换下来,所以谢来这算是身兼数职。

好在不管是世家还是寒门都没提这个问题。

散朝之后,摄政公主心情还是有些不好。谢来不在,她觉得没有主心骨,朝堂上面世家和寒门两派虎视眈眈,她总担心自己这个位置坐不稳。

因为皇帝如今已经陷入昏迷,所以她也不用再掩饰自己的心情,脸上神色就摆出来了。

—直到她的‘秘书’云月瑶捧着奏折进殿里来,她才收敛神色。

但是云月瑶自然看出这位公主心中的不安了。

她也能理解公主的心情。公主现在实在是没有根基,如今能坐在朝堂之上,都是因为朝廷大臣的推举而已。

云月瑶知道公主还没信任她,但是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安抚这位公主。“殿下可是有心事?若是信任臣,臣愿意为殿下分忧。”

摄政公主当然不会和她分享自己的心事,这位可是世家出身呢。“本宫没有什么心事。只是担忧父皇的身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