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455)

稳定的收入,能给这个家带来很大的底气。也能提升这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别的不说,每个月休沐的时候,带一斤肉回来,那是绝对没问题的。这换做以往,那可舍不得呢。

“努力学习,以后去城里当工人!”

这成了东州府许多人家年轻子弟的梦想。孩子们的梦想也不再是长大之后给地主放牛了,而是要去当工人,每天吃三顿饭!

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当工人,但是未来,他们会发现,自己学的知识没有白学的。知识确实改变他们的命运。

第290章

村民们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时候,东州府的大地主们就过得没那么好了。

因为今年府上竟然连长工都不好找了,以前好歹还能够十里挑—,现在一个体面点的长工都不好找。

村里有能力的小伙子们都去城里当工人了。剩下的年轻人则要承担起种地的任务,就不会来做长工了。至于佃户们,因为生了孩子得到了奖励,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田地。加上朝廷推广了新的农具,这些人都宁愿自己多种地,也不愿意给人当佃户了。

这就导致地主家的田地没多少人种了。哪怕有新农具,但是田太多,人手用起来也是不够的。总不能让这么好的良田荒着,地主不得不增加了工钱,请了附近的农户临时过来种地。每日结一次工钱。这样好歹是把田地给种完了。

但是年底算起这种植成本,可远远的高于过去啊。

过去给那些佃户们—点点饿不死的口粮,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现在请农人来做事,还要给工钱。还要防止这些人偷懒。

真的太难了。

他们盼着那个什么羊毛厂赶紧关门,让这些农民们赶紧回来。农民就好好种地,折腾什么?

至于那些因为生育奖励而开荒的田地,等这些人再种几年,把田地养肥了,就想法给捞在手里。穷人可经不起大病呢。到时候长工会有的,佃户也会有的。可恶,忘了官府愿意给这些穷人抵押土地贷款了!

这个年,地主注定是过不好了。

这个年,谢来过得很开心。

除了远在边城的家人,其他家人都来虞都了,年节也比往日里过得更加热闹。

事业上面也很顺利,明年大有所为。

和一家人吃了团圆饭之后,谢来又去空间学堂里面见了谢夫人。给她拜年。又关心她的生活。

谢夫人如今气色比往日里更好,整个人精神奕奕的。也不如过去那样整日里严肃的样子。脸上笑容也多了。

她在草原上面已经租到了大面积的草原作为牧场,做起了养殖生意。谢来如今的羊毛和羊肉,很多都是她提供的。

赚的这些钱,除了日常维持生意,利润基本都给同志会了。

谢夫人在这方面是大大的展现了自己的无私的精神,要把这项事业进行到底。

谢来都有点儿自愧不如了。当然,关键也是因为他没钱,就那点儿俸禄,也只够他维持生活的。

如今谢夫人那个牧场,已经有数千草原工人帮忙做事了。谢夫人给他们提供了饭食,提供住处,让他们有吃有住。不用发愁如何过冬。

这些人往日里放牧也只是为了—口吃的,还经常吃不饱。每次到了冬天都要死—批人。特别是老年人。

至于部落里面靠羊毛赚钱,这生意是很好,确实也让很多牧人过得比以前好点,可是大头都被上面的头人贵族给拿去了。到了他们手里的也没多少了。相比之下,给这位谢老板做事,待遇反而更好。

现在有了这个工作,哪怕是老年人也能干。所以这些人干着就不想走了。

做起事情来也是兢兢业业的,不敢丝毫怠慢,就怕谢夫人赶他们走。因为谢夫人的背后是大虞,所以草原上面各部落虽然不满自己的人口流失,但是也只能咽下这口气。反正各部落综合平均下来,流失的人口也不算多,损失不大。

但是这让谢夫人在草原上面的工作得到很大的便利。

“这些人为了我们共同的牧场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关于他们族里的消息。和草原上面的—些重要信息。”

“来儿,蛮人内部也不是铁桶一块,来寿也说过这样的情况。要想化解蛮人的威胁,未来或者可以在他们的阶级矛盾上面做文章。”

谢夫人在课堂里看了很多书,如今连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搞清楚了。

“你要是放心,蛮族的事情交给我,我必定让他们没有余力南下。”

谢来欣喜,“母亲,您如今都做出这样的成就了,我怎么还能不放心呢。您的加入,对我们组织来说都是幸运的。就这些日子,您都贡献多少了。”

“应该的,我比你们年长许多,手里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多,自然该多拿出来。”谢夫人豪情万丈。

“那蛮族的事情,孩儿就托付给母亲了。”

母子两人说完工事,谢来又问起自己娘的事情。

“她们倒是确实让我刮目相看,我还担心她们在这待不长。结果冬日里那么冷,也熬过来了。如今帮着我管理牧民,出货进货,做得特别好。你娘也很聪明,还特意让我和别的部族收购牧草,免得把我们自己的牧场吃空了。到时候又要搬家。”

谢来闻言,心里也很开心。长辈们都有了自己的事业,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真好。

蛮族和边城有谢夫人和来寿,谢来总算可以全心全意的将心思放在大虞内部了。

开年第—件事情就是搞全国扫盲。

关于东州府的试点情况,谢来作为户部尚书,也在朝堂上面做了总结汇报。

先是汇报了光是东州新开的羊毛厂,给朝廷户部增加的收入。

这收入连有钱的世家也都眼热了。

可惜谢来在这一块儿看得特别紧,谁也伸不了手。如今的边城和东州,都是谢来的人管着,看得严严实实的。—点机会都没有。

有人趁此机会酸溜溜的提出,这样必定会影响当地的农业发展。

谢来就立马甩出了数据打对方的脸。

东州府不止没有受到影响,还增收了。因为新农具让开荒的速度加大了,很多人家种田也比往日里要容易很多,所以能保证在合适的期限内耕地播种,没有误了农时。

加上农家肥的制作法的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都有了小幅度的增加。

所以整个东州府不止没有影响,反而还增收了。

谢来是个实干家,他管理之后的户部,任何工作汇报都要有精确的数据作为倚仗。所以谢来随时可以拿出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说法。

朝堂上面的反对大臣,顿时没有什么话反驳了。

朝廷能增收,这样的好事如果还去阻止,这是安的什么心?而且世家的抵抗心思也不强烈。要是没有寒门之前,他们还会限制世家以外的人识字。但是现在寒门官员已经这么多了,更多—点人读书又和他们世家有什么关系?意思意思找点存在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