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494)

谢家所有人越发低调起来。将一切的欢喜愉悦都留给百姓们。

短短的一个月,消息传遍天下之后,百姓们消化完这些知识之后,他们很是迅速的就转变了自己的认知了。他们不再是大虞人。而是华国人,华人。

这一个月里,谢来他们这些人也迅速的转变了自己的位置。适应自己的新身份。

虞敏悦虽然如今退位了,可她有了一个荣誉执政的名字,虽然不能插手政务,但是可以旁听国策。大臣们也不能随意的轻视她。毕竟她也是为了开国做出贡献的人。

另外也趁机让虞敏悦曾经的那些女官走进朝堂。荣誉执政也需要有自己的团队。这些人可以负责一些不影响朝堂的事情。

大臣们自然反对,但是谢来也提出来,这是为了提升女皇的合法性。未免日后有野心家以女皇的性别为攻击,指摘退位诏书的正统。

若是轻视女子,那女子下的诏令还有依据吗?

这些话倒是让大臣们无法反驳,而且这些女官也是出自朝中大臣家中。即便为了自家女儿,这些人也不会反抗得很激烈。

在议政大臣们商议后,就同意了这个举动。

可以说,虞敏悦用她的退位诏书,换取了这些执掌朝堂数千年的男性官员们的让步。逼得他们不得不提升女子的地位。

回去之后,虞敏悦就将此事告诉了还在软禁中的前任女皇,如今只是普通人的母亲。朝廷给她的尊称是襄阳夫人。

她讲述了如今百姓的变化,讲到如今女子也能正式上朝,听取国政了。且日后还会有更多的机会。

襄阳夫人本来无动于衷的,听到女子走进朝堂了,她才有了点变化。

然后冷笑道,“不过是小恩小惠罢了,就把你收买了?”

“母亲,这样的小恩小惠,我们女子曾经有过吗?女儿不会放弃的,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机会。您就看着吧。好好的看着,这个天下会越来越好的。”

襄阳夫人闭上眼睛,“再好,也不是我虞家天下了。和我有何关系?”

虞敏悦闻言,深深的看她,然后走了出去。

第二日这些女官们就穿着官袍参与朝会了。不过因为官职不够,所以只能站在后面。但是不管怎么说,已经正儿八经的参加朝会了。许多大臣们是不适应的。总觉得这种地方出现一群女子,怪怪的。

对着这些人,他们也没有个好脸色。板着脸,走过去的时候还要哼一声。

这些女官们却不在乎,都陷入了兴奋中。

原来这就是上朝的地方啊。

天下政令出于此处。

这就是曾经那些男子们拼杀的目标啊。

如今我们也站在此地!

他们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这些政务我们也听得懂。时日长了,也会处理。原先眼中父兄高大的形象似乎没那么高了。不是父兄变矮了,而是自己长高了。大家一起同朝为官了,看一样的风景,处理一样的事务了。

有多少人偷偷红了眼眶,然后低着头不让人看到。回到府上之后,与后宅中的姐妹们,长辈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有人跪在母亲面前,请求以后要让家中其他姐妹,小辈中的女子也参与学习。

“如今天下在变,我们不学,别人家学了 。我们就只会落后。”

当母亲的自然也有担忧,“女子太强,只怕日后不好这样找婆家。”她参加宴会就听到不少闲话,不愿意找那些为官的女子。怕娶回去了让人笑话阴盛阳衰。家中还无人打理家务。

做了女官的女子笑道,“女儿如今出息了,给自家争取荣光都不够,何必去给别人家锦上添花,还让人嫌弃?若是真的不愿意娶,我就招赘。”

这番话如今还显得有点儿惊世骇俗,但是过不了多久,随着时间的变化,女子地位的变化。以及社会的需求,这些慢慢的就会成为很多大家族的想法。优秀的女子就不必为家族联姻了。

开国就在如此和平,又如此欢喜的环境中度过了。

除了个别不安分的,绝大部分的民众是绝对支持这个新的国度的。在田野上面走一圈,都可以看到正在欢喜劳作的民众。

他们的劳动积极性比往日要高了。往日里是为了活命,如今是为了幸福的生活。

种出来的东西都是自家的,还不拼命种?

心情愉悦了,对未来充满希望了,对文化的需求自然也更高了。

除了第一代的扫盲之外,很多乡村也开始办起了学堂了,让村里孩子们进一步的学习,争取以后能当工人。反正就是社会的需求下,这些家长们自发的卷起来了。

议政殿里,谢来和大臣们还在忙碌。百姓们可以享受开国的果实,欢喜的继续过太平日子。他们却还要继续为这个新的国度努力,塑造更加完整的法律法规。

毕竟大虞都没了,还能继续用大虞的那些律法吗?

自然是要换层皮的,前朝的一切都要换掉。

除了律法之外,一些官职也要改一改了。甚至六部还要分一分。有些部门管理的东西太多了。不过不管这个部门分成几份,最大领导还是不换的。名义上面,这个领导是管理几个部门,其实还是管理那一部。

这样的安排也让官职改革更平稳点。不至于引起朝臣们的不满。

谢来暂时还不想给他们太多的‘惊喜’。他习惯于一步步的来。在众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放大招。

当然了,礼部中间分出来了一个外交部,专门负责接待外宾的。这会儿的外宾无疑都是那些外族人。朝臣们对他们是瞧不上的。而这些外族基本上也不会来朝见。所以这个职位也没什么人争抢。想抢的人也没本事。谢来留下来了。他心里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了。暂时就放着。

在朝廷忙碌中,来寿也准备回边城去了。他是曾经的大将军。也是如今的西北军区司令。得负责边防工作。

兄弟两人站在谢来如今的官邸的亭台上面,看着远方。

“老四,真没想到啊,会走到如今这步。”来寿感慨万分的看着远方。似乎看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谢来笑道,“谁又不是呢?我小时候也是无论如何想不到的。”

“来弟,你说,这样的日子会一直下去吗?”

没有见过这样风景的人,总担心这样美好的风景会很快凋零。

也正因为太过喜欢,所以才会越发恐惧。

谢来却很坚定的告诉他,“会的。在好的制度下,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继承我们志向的人,他们会坚定的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你总是信心满满。”来寿笑着拍他的肩膀。“我得走了。再不走啊,真的要和人相亲了。最近沾你的光,最近操心我婚事的优点多。不过这里不适合我,我也不打算在虞都成家了,就先回边城了,我给你留下了人。都是可靠的。”

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加上这些大事件的磨砺,来寿如今做事越发的沉稳起来了。没有变化的还是对家人深厚的感情。这份感情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共同度过很多难关之后不离不弃,互相保护,堆积而成的。而如今更是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三观,理想。这更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