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富贵皇华(155)

作者: 肖某某 阅读记录

呼,骂得好爽!武令媺方才在李循矩那儿就积聚起来的愤怒憋闷终于尽数放空。不屑再看被自己骂得哑口无言的项巍,她重重地哼了一声,转身回座位,很是神清气爽。

这番痛斥镇住了项巍,也让大周宗室学生和属国留学生们尽皆沉默,暗自思忖。玉松公主的话,对出身宗室的他们有同样振聋发聩的意义。

武令媺饱醮墨水,径自提笔写字。片刻后,一个平静的清越声音打破死寂:“无论我国皇帝陛下如何,都轮不到别国公主置喙!玉松公主,你就不怕这番言语引起两国纷争?若是因此引发战祸,令百姓流离失所、孤苦无依,公主岂非于国于民皆有罪?请公主殿下慎言!”

哈,这朵出淤泥而不染的奇葩终于开口了。武令媺不用抬头去看,也知道说话之人是高竹猗。她仍然慢腾腾地写着字,凉凉道:“就许你们做,不许我们说?天下事,天下人都说得!”

她抬头直视前方身体僵硬的楚国众人,冷冰冰地说:“楚国若要战,那便战!我大周上自皇帝陛下、下至黎民百姓,没有畏惧战争的懦夫!”

“当年楚国侵略我大周边境,不但令我大周北境乃至中境数处州省的百姓痛失亲族、家业无存,而且祸害了如魏国、南越国等数个大周的属国。这个仇,你们忘了,我们没忘!多年不起战事,并非我大周畏惧你楚国,而是我大周皇帝陛下爱惜百姓,不忍百姓再度经历战乱之苦!”

一口气说完这些话,武令媺将手中毛笔掷于书案之上,将自己写下来的大字扯着边沿扔给楚国众人,大声道:“莫非楚国当真以为大周怕了你们?孤拼着受父皇责罚,就在这里问你们一句,你楚国敢不敢应战?!”

那张薄薄宣纸如雪片般冲自己轻飘飘飞来,项巍却像见到了刀光一样惊惧后退数步。宣纸落在地面,徐徐平整展开。众人便看见纸上有一个墨迹淋漓的大大的“战”字。

凝神于此字之上,只觉它的一笔一划之间竟隐有刀光剑影纵、横不绝。更有一股豪迈气魄与令人胆寒的血腥味道从纸上跃跃而起,飞快地将整个房间都笼罩于内。

世间女儿家的字体不都应该清丽秀气精致么,然而玉松公主这尚未及笄的小小女子,竟然写得一手如此银钩铁划般酣畅痛快、凌厉豪阔的大字。

若是看得久了,那安静躺于地面宣纸上的“战”字宛若活了一般腾腾欲跃,好像眨眨眼的功夫它就能透纸飞出。如此战意冲天,人们心潮起伏,几乎不能控制自己的激动情绪。

身为玉松公主陪读的安咏卿首先站起身,一手扶腰间宝剑,重重挥动粉拳给自家殿下助威:“楚国要战,那便战!我大周多的是愿意保家卫国的好男儿好女儿。哪怕是本小姐,也能骑马引弓射穿你楚国安京的城门楼!”

咳,射穿楚国京城足有三丈厚的城门楼,这小妞好大的口气,不过咱喜欢。武令媺赞赏地瞧了瞧安咏卿,顺便又瞥了一眼那名神情也相当亢奋的西疆女子。

随后大周一位宗室少年也霍然站起身,重重一掌拍在书案上,瞪着楚国众人大吼:“要打就打,随时奉陪!在我大周铁骑踏遍你楚国山河之前,质子可敢与我一战?”

“楚国要战,那便战!”余下所有宗室,包括女性宗室成员都齐声怒吼。属国留学生们亦不再如先前那般沉默安静旁观两大强国的针锋相对,他们也纷纷站起身怒目盯着楚国人。就连年幼的南越国王子沈观栩也涨红了小脸,眼睛瞪得溜圆,满脸的同仇敌忾。

项巍的面孔本来就青肿难看,现下见教室里众人都用要吃人的眼光恶狠狠地盯着自己,他不禁有些发怵。下意识还要往后退,他的腰却被人重手顶住。脑子里一激灵,他不敢再往后走了,心里直把高竹猗骂得狗血淋头。要不是这小子不让他回去硬是让他来见玉松公主,他怎么会挨这场痛骂?

迫不得已,项巍干笑两声,低声下气地说:“公主殿下何必动怒,本世子只是随口说说罢了!请公主切勿放在心上。好好的打什么仗,安生过日子岂不更美?”笑话,如果两国真的开战,他的小命还要不要?厚着脸皮晃进教室,他也不去瞧周围人的脸色,寻了屋里最偏僻的角落猫着。

身为书童,高竹猗自然登堂入室。他此生之中从来没有见过玉松公主这样的女子。她的气概如此磅礴,言辞又是那般犀利,就连令父皇病重这样足可以称得上不孝的大责任都能毫无惧色地勇于承担。

她明明是个小小黄毛丫头,却又有根本不逊色于男儿的勇烈血性。可她却又偏偏出落得如此清美明丽,虽还年幼,却已能想象日后的绝代风姿。最难得的是,属于男儿的盖世英豪气概与女子的柔弱美丽外表,居然能在她身上奇妙共存,融合成令人难以忘怀的特殊魅力。

高竹猗不得不承认,玉松公主绝对是世间难得一见的奇女子。他忽然很嫉妒大周人,他们的皇帝陛下不会扮成女人去讨宠宦的欢心,他们的公主殿下又是这般出类拔萃。他又有些庆幸,还好玉松公主只是女子,否则他恐怕能直接确认紫微帝星的指向者是谁。(未完待续)

第十二章 太平招贤榜

室内诸学生见这么些天来都张狂无忌的楚国质子服了软,个个都觉得大为舒坦。尤其是那些曾经与项巍口角相争过的人,更是意气风发。武令媺观察着众人神情,也悄悄松了口气,她的心思没有白费。

之所以处处针对楚国质子,并非她当真怒气攻心,而是有相当深远的考虑。如今皇帝陛下病重,储君未明,大周政局正是风雨飘摇最不稳定的时候。再加上皇帝又抛出秘密建储和辅臣临朝的重磅炸弹,朝堂之上更是会吵得不可开交,难说会不会给予诸国胡乱猜测大周前途的机会。

这种时候,那些属国是否会打什么不该打的主意,必须小心在意。身为大周公主,又一直内疚于皇帝伤势复发是由自己而起,武令媺就想着出一份力,从质子们入手尽量帮皇帝陛下凝聚大周属国的向心力。

不同于楚周两国互派的质子属于可以牺牲的那类人,附属国的这些质子全部都是宗族重要成员,他们以及他们身后的人对附属国的政治格局拥有相当重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附属国的质子人选是由身为宗主国的大周特意指定的。

例如魏国的代侯拓跋靖,他是魏王的同胞兄弟,深得魏国王太后的宠爱。他的母族和妻族在魏国的势力都相当强大。而南越国十四王子沈观栩,其母族是南越国最大的皇商,坐拥南越国半壁经济江山。

在这个免不了前瞻后瞩的时刻,此时武令媺想要做的是将质子们身后的各个国家紧紧绑在大周这条战船上,既不让他们改乘别人的船,也不能让他们独自乘船。而在与楚国人针锋相对的过程里。她就可以暗中观察附属国质子们的态度,以此判断他们的立场,再采取相应措施。

所以说政治斗争神马的,最是考验人的脑力。在书院门前痛扁楚国质子众人时起,武令媺瞬时就拿定了主意。布下这个真正目标其实是附属国质子们的局。她原以为楚国众人挨了打会过段时间再出现,却没想到他们居然如此上道地跑来配合自己。

并且,楚国人如此放浪形骸、肆意妄为。也难说是不是有试探大周的用意。别看武令媺把项巍骂得凄惨,她可从来没有小看过此人。不管此人是真的纨绔还是故意伪装,从战略的高度都不能轻视!再者还有朵疑似星象士的奇葩在。

楚国星象士是一个特殊的族群。按武令媺对其的认知和理解。她觉得他们有点像某江湖门派。只是他们修炼的不是武功,而是观察星象借以揣测天下大势的特殊能力。

星象士在楚国地位超然,其中出类拔萃者尊贵堪比王侯。除了星象殿,观星之术被牢牢把握在巫族六姓世家当中,传男不传女。在武令媺看来,不说高竹猗的观星之术境界如何,单单他鬼鬼祟祟藏在由纨绔子弟构成的楚国出质队伍里来到大周,就不能不让人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