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蛮荒记(蛮荒三部曲之二)(62)

只要与她同在,身在何处,能否离开,一时间竟全都毫不紧要了。

公孙婴侯蓦地转过身,双眸怒火如焚,瞪着拓拔野两人,咬牙切齿道:“你们这两个小贼,今日不将你们碎尸万段,难消我心头之恨!”左手蓦地扼紧雨师妾的咽喉,厉声道:“在此之前,我要你亲眼看着她死!”

拓拔野又惊又怒,喝道:“放开她!”身形一矮,闪电似的朝他冲去,天元逆刃银光如电,疾斩其右肋。

几在同时,“咻咻”激响,流沙仙子的三十六根子母针亦破风激舞,朝着公孙婴侯的各处大穴怒射而去。

公孙婴侯森然大笑,避也不避,抓起雨师妾当作人盾,朝天元逆刃与银针挡去。

拓拔野叱道:“无耻!”蓦地收刀下冲,反手一掌,碧光爆吐,如涡旋飞带,陡然将雨师妾紧紧缠住,刚想朝外分夺,眼前一红,气浪爆舞,地火阳极刀已然当胸劈到。

拓拔野心下一凛,只得回旋收掌,顺势反撩天元逆刃,与那炽烈气刀撞个正着。“嘭!”肌肤如灼,整个手臂酥麻如痹,身不由己地朝后跌退。

流沙仙子娇叱声中,银针冲舞翻飞,绕过他的头顶蓬然聚散,继续朝公孙婴侯电射而去。

这甬道甚为狭窄,仅容两人并肩而行,三人在此腾挪激斗,每一次交锋都堪差毫厘,惊险万状。

拓拔野真气、法力原本便都不敌公孙婴侯,体内“海誓山盟蛊”又未尽灭,真气一动,立时情欲如焚,加之此刻投鼠忌器,生怕误伤龙女,行动更是大受掣肘。顷刻间便被公孙婴侯逼得险象环生,肩上、臂上、腿上均被地火气刀扫中,鲜血淋漓,火烧火燎。

当下引着他且战且退,往宽阔的壶洞中掠去,伺机反击。

雨师妾芳心嘭嘭狂跳,若非喉咙被扼,早已惊呼失声。一时间,眼中耳中,全是拓拔野的安危,竟忘了自己命在旦夕,比他更为凶险莫测。

“轰!”四人刚冲入壶洞中,脚下忽然一阵剧震,身形一晃,险些站立不稳,接着又是一阵猛烈震动,隆隆作响,偌大的神壶山竟似要倾倒一般。

四人大凛,纷纷罢手跃开,凝神聆听。

拓拔野右手虚空一探,“咻”地一声,饕餮离火鼎从壶底火焰中凌空飞旋而起,不偏不倚地落入他的手中。

光芒闪耀,从鼎中缓缓升出一颗龙眼大小的珠子,散射出万千幻光,映照出地丘外的壮观景象。

雨师妾灵光一闪,突然明白先前拓拔野、流沙仙子为何会“消失无踪”了!双颊晕红,嘴角噙笑,妙目温柔地凝视着拓拔野,又是赞许又是骄傲。

公孙婴侯之所以能瞧见拓拔野等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依赖那“潜天三棱镜”,返照出姬远玄手中“鬼影珠”的感应图景。正所谓“借影成形,两两相照”。

各族群雄原想靠此神珠,与拓拔野紧密相连,洞悉地丘内的地形地貌,不料却便宜了公孙婴侯,成了他的耳目。

拓拔野必是想明了此节,所以故意将“鬼影珠”收入饕餮离火鼎中,反扣在神壶底壁。被饕餮离火鼎所扣罩,“鬼影珠”所映照出的,自然便是鼎中的景象。

偏偏离火鼎的形状与阴阳冥火壶有些相似,鼎中亦充斥着青冥紫火,外人乍一看,又哪能想到此中奥妙?只道是人去壶空,将“鬼影珠”抛留在了原处。

公孙婴侯惊骇错愕之下,更无暇分辨究底,必定心急火燎地赶来看个究竟。拓拔野二人只需藏在壶嘴,趁其不备,便能突围冲出。

若不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着了淳于昱之道,将公孙婴侯一齐反锁壶中,拓拔野此刻多半已大功告成,逃出生天了。

眼见着拓拔野从饕餮离火鼎中取出神珠,公孙婴侯脸色陡变,亦想明了此节,又是惊恼又是懊悔,恨不能将他生吞活剥,以消心头怒火。

群雄惊呼声中,那只巨大的赤红触手曲弹抛舞,陡然缩入。接着又是一阵天摇地动的震响,原本塌陷的大地突然高高鼓起,地缝被撑得四下迸裂,火焰喷薄。

地面隆起如山,顿了片刻,突然土崩瓦解,万千巨石冲天怒射。

几在同时,数十只巨大触手接二连三地破土冲舞,伴随着那雷鸣般的怒吼咆哮,四下抛舞横扫,霎时间,将惊惶狂奔的群兽、盘旋惊飞的凶禽……一一勾卷抓起,朝皮母地丘里塞去。

众人瞠目结舌,惊骇无已。从未见过如此大的触手,与之相比,西海的“吞天水母兽”竟小得有如蚂蚁了!

陆吾从袖中抓起一面白铜六角镜,当空斜照,金光怒舞,笔直地射入皮母地丘,顿时冲天弹射起一圈巨大的光晕,犹如水波一般凌空晃荡。

“那是什么怪物?”群雄大骇,惊呼四起。

从那“九渊洞影镜”所映照的光波中,隐隐可见一个巨大的“圆球”自地壑深处急剧膨胀鼓起,地丘群峰被它拱得不断倾摇崩塌。

那圆滚滚的球体长满了巨大的龙鳞,象是无数只巴眨闪烁的眼睛,忽而明黄耀眼,忽而彤红如火,当中一道巨口似的长缝,无数艳红的触手便是从中伸出,招摇乱舞。

“混沌兽!”姬远玄脸色陡变,沉声道,“公孙婴侯就要将混沌兽放出来了!”

众人大哗,混沌神兽是古往今来至为残暴的妖兽之一,被封印了数千年,更是凶狂难当。伏羲化羽,女娲登仙,就连神农帝也已变成了一尊石人,当今天下,只怕再无人能伏其凶焰了!

若不能尽快制止公孙婴侯,这场浩劫势必给原已动荡不安的大荒带来更为惨烈的灾难。

当是时,远远地传来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黄帝遗诏,太子黄帝速来接旨!”

群雄转头望去,只见一个淡黄色豹斑长裳的绝色美人御风飞来,衣带飘飘,翩翩若仙。身后两个娇俏女童怀抱长剑,踏风相随。

赫然正是土族圣女武罗仙子。

众人呼吸一窒,被其美貌所慑,竟连气息也不顺畅起来,心想:“都说武罗仙子与姑射仙子并称大荒两大仙子,果不其然。”

有些心思捉狭的,又想:“传言十六年前,她景慕公孙婴侯,险些连圣女之位也不想要了,还与龙女大斗一场。今日来此,难道是旧情难断,为公孙婴侯求情来了么?”

思忖间,土族众将士纷纷弯腰行礼,姬远玄从麒麟兽上一跃而下,凌空拜倒,朗声道:“儿臣姬远玄接旨。”

姬少典驾崩半年有余,姬远玄三年丧期未满,不肯正式登基。长老会以内忧外患,急需君王稳固人心、团结御敌为由,再三劝进,他才勉强接受“太子黄帝”之称。但土族神庙之中,当朝黄帝的牌位仍是姬少典。因此当下土族,算是有两位“黄帝”。

武罗仙子凝空立定,从袖中取出一轴黄卷,徐徐打开,柔声念道:“黄天在上,厚土在下,土族黄帝诏曰:本族弃民公孙婴侯,潜居地丘,纵蛊逞凶,祸害无辜,其罪罄竹难书,人神共愤。后又妄解女娲之印,欲置大荒于水火之中,幸得神帝复以阴阳冥火壶封印此獠,镇伏混沌凶兽,又以息壤神土平补地丘,渡此浩劫,诚天下苍生之幸!”

“神帝化羽,九州无主,妖孽尽出。假若寡人百年之后,皮母地丘重现大荒,后继之黄帝当竭尽所能,补地裂,平妖魔,不教中州生灵再遭涂炭。自古正邪不两立,法义不容情,若有趋附妖魔,助其为虐者,天诛地灭,杀无赦……”

她的声音如玉石激撞,清脆动听,这篇遗诏由她读来,格外婉转悦耳。

群雄闻听,无不耸然动容,才知道当年公孙婴侯与皮母地丘突然消失的秘密。姬少典生前必已预见今日情形,故而才预先设立此诏,以平众议。

想不到武罗仙子当年对公孙婴侯情深一往,十六年后,却偏偏由她亲口宣读此诏。真可谓世事无常,天意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