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富二代被迫从头再来[种田](288)

作者: 寓风 阅读记录

倒不是见不到他人了,自从半年前他把商路生意甩手给卢轩,他就整天领着卢锐在观阳闲逛,活像个无所事事看孩子的闲汉。连他娘和妹妹都比他忙。

虚岁刚十六的卢文更是别说,赫然已经长成观阳无人不知的商贾大鳄,替代卢栩,真正统管着卢家和观阳联盟的全部产业。附近的县镇、整条商路,也少有不知他大名的。

如今,家里的孩子全凭兴趣各自有各自的事干,四叔家小满,还有卢栩家腊月,都已经加入寒露、小夏的甜品铺,将铺子扩大了一倍,三叔家小雨,则跟着元蔓娘学着做衣服,经营成衣铺。

和腊月同岁的卢福,则跟着哥哥卢辉和他爹留在村里管田、管牲口,十岁的年纪,也似模似样。

四叔家又添了个小宝宝,起名卢笑,才三岁,是个胖乎乎的小男娃。

家里添了人口,连佛系的四叔都长起事业心,嘴上说着得赚钱给小儿子盖屋子买田产,其实是怕卢轩一个人跑商路干不来。

要不也不会卢栩前脚退休,他后脚就顶上了。

卢轩还没表态,他就先找亲儿子摆明态度——我给你打下手,你带我赚钱。

卢轩哭笑不得。

卢笑长大了些,四婶又重出江湖,管起他们家的鸡鸭鹅,四季山上的菜蔬果子。

三婶则如愿深藏功与名,将观阳的食铺交给狗子和后来去给她打下手的卢家亲戚,回村照顾老人,给卢辉父子、四婶帮忙了。

卢辉大了,她得给卢辉把关挑媳妇。

如今他们家条件好了,媒人踢破门槛,可他家小辉人不开窍,整天跟牛羊在山里蹲着,连怎么给牛羊接生都弄明白了,自己愣是不知道找个媳妇,三婶愁啊……

……

他们全家,就卢栩越来越游手好闲。

衙门全城募捐扩建外城时候,给了本地人很好的条件——捐钱的,优先选地,盖宅子行,买铺子也行,先紧着他们观阳人来。观阳人挑完了,外地人才能挑。

衙门上下都和卢栩关系很好,除了罗家,就数卢栩第二个挑,可偏偏卢栩愿意出银子,却不怎么选铺子。

卢文气的要死。

按他的想法,把所有钱都砸进去买,能买多少买多少,买不了一条街也得买半条,还要捡着好位置挑。

卢栩一句话把他堵回去:“咱们家已经吃喝不愁了,多开几间少开几间,对你吃什么穿什么还有影响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们已经发展得够快了,拥有的也够多了,全家每个人能做的,早已经饱和了。

卢栩劝他,“让给别人吧。”

卢文琢磨了一晚上,最终还是听了卢栩的。

不过他不肯像卢栩那么闷不吭声的低调,而是高调问了一遍观阳联盟的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信们,有没有想买宅子买铺子的。

他还十分煽情地把卢栩那番“让给别人吧”的论调好一阵吹,吹得他和他哥大仁大义,连他自己都快感动了。

最后问谁手头紧,可以找他借钱。

不会做生意?

不要紧,先占上,以后租给南来北往的客商!

一时整个观阳都忘了卢文奸商吸血鬼的恶名,是人都夸卢文宅心仁厚是个慈善家。

人家真借钱啊!

就那几天,加盟观阳联盟的小商铺都变多了,卢家村许多人家也都走卢栩、卢文的门路买了小铺子,外城才开起来的本地商铺,几乎全加盟了观阳联盟。

卢文朝外借了好大一笔债,对那些显然一时无法还上钱的,卢文也学卢栩搞起了加盟,份钱不多要,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

就这样,他最后还剩了一大笔现钱没处花,全砸给卢轩去南边进货,他觉得风险太大,存进钱庄,卢文晚上做梦都觉得自己亏。

他想来想去,最后还是选了卢栩走过的老路——买山。

十六岁的卢文终于觉得他傻天真好糊弄的大哥挺有远见的,土地不辜负辛劳人,别说好好管理,哪怕扔着长杂树,都饿不死他们。

他已经不再像小时候一样想出门去北境跟蛮人做买卖了,让卢轩风餐露宿去吧,他想守好观阳,庇护兄弟姐妹,照顾爹娘爷爷奶奶,舒舒服服地做观阳土霸王,争取尽早将卢家村至县城的山全买下来。

而全家最不顺利的,就是唯一的书郎卢舟了。

卢舟考了三年童生没考上。

连比他晚一年读书的卢乐都考上了,他的好朋友苗泓荫秀才都考上了,他依旧还是个白丁。

秋闱结束,颜君齐履诺,三年考上举人,不但中了举人,还以隆兴解元的身份高中。

而今年,卢舟还是落榜。

他先给苗泓荫送行,送苗泓荫去州府念府学,码头道别,苗泓荫不知该怎么安慰他。

见苗泓荫好不容易考上了,却比他这童生落榜的还沮丧,卢舟反而勉励起他到了州府要好好读书。

“我哥哥说,有些人天生适合考试,有些人不适合,可能我就是不适合的那种吧。”卢舟劝慰着好友,“没关系,反正我家也不指望我读书的。”

他想了想,找苗泓荫要了本小胖子推荐过好几次的游记。

苗泓荫红着眼睛从书箱翻出来给他。

卢舟从前从来不看闲书的。

和苗泓荫告别,卢舟拿着书一个人从码头回家。

一路上认得他的货郎、脚夫、买鱼、卖货的百姓,都和他打着招呼,卢舟像往常一样恬静有礼貌地回话,还帮一个提不动篮子的奶奶将她买的菜送回家。

从老奶奶家出来,他一个人走在无人的民巷里,掏出那本游记翻看几页,还是止不住哭了。

卢舟蹲在别人家墙角,抱着书捂着头哭得伤心又绝望。

第二日,他平静地去找卢栩,“哥哥,我想从县学退学。”

理由他已经想好了,君齐哥马上就要赴京考试,哥哥也要陪同去京城,家里生意这么忙,他正好能写会算,能给卢文帮忙。

平时还能多抽些时间教锐锐和文贞,也方便回家照顾爷爷奶奶。

可大哥什么理由都没问,只问了一句:“你确定不想念了?”

卢舟咬唇沉默半晌,点头。

卢栩:“那就不念了。”

反正家里也不指望你读书。

虽然卢栩没说,卢舟脑子里已经自己脑补出这句卢栩总挂在嘴边的话。

他沉默地回去将书本收拾出来,分门别类,送给腊月、文贞和卢锐。

其他的,则拿回村里给正在学字、启蒙的同族小孩。

如今卢家村家家户户种菜种瓜,往县城卖,家里不愁吃穿,有了余钱,也愿意供孩子念书试试。

现下,除了卢乐外,卢家村有五个孩子在县学念书,村里的扫盲班也一直在办着。

毕竟他们卢家村能读会写的孩子,一够十六岁,就能进商队或观阳联盟当骨干培养。

腊月拿到卢舟送她的书,疑惑道:“哥哥你不看了吗?”

卢舟:“我都看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