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95)

不过只白日用冰就够了。

天气转凉,正是添人的好时候。

沈氏在和燕国公说之前就已经开始为他寻摸良妾了,燕国公喜欢柔弱的女子,越温柔小意越好,说白了就喜欢孟小娘那样的。

顺着他,不能忤逆他。

人沈氏托人从江南寻的,找身世清白家境贫寒的,把人买下来,过两日应该就到了。

信上说一个叫许秀心,一个叫苏巧慧,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八岁。

也就比明玉大几岁而已。

沈氏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毕竟当妾室不是什么好事,但在江南,家里贫寒,很可能被爹娘卖给当地富绅做小妾,比起来,进国公府还算是一条好出路。

沈氏本来还打算给燕明玉一个这样的丫鬟做陪嫁,但镇北侯本来就不在府上,还有一个继子,做这些就多此一举了。

人到盛京之后沈氏会先见见,看看品行如何,听说家境不好,若是太瘦弱就在宅子养几日,然后再抬进府。

两日后,许氏和苏氏就到盛京了,沈氏匀出半日见了见,底子不错,五官清秀,就是面黄肌瘦的,还是得养着。

养了有半个月,七月底,两顶粉红色的轿子就从国公府侧门抬进府了。

许氏住在了离正院很近的青玉苑,苏氏住进了离锦华苑比较近的落竹苑,存心恶心孟小娘。

许氏和苏氏样貌都不错,在宅子养了几日,又置办了几身新衣裳,模样娇俏地像朵花一样。

每人拨了两个丫鬟,每月月银二十两,在没有孩子的时候,这些钱足够花销的了,还能存下来不少。

新人进府,消息拦不住,况且苏氏就住在锦华苑旁边。

孟小娘知道这个消息后,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偏偏进府的两人还来她院子请安,说是两人进府晚,什么都不懂,孟小娘当姐姐,多指点多担待。

孟小娘紧咬着银牙,她根本不知道这事儿,也没听到小道消息。

燕国公又纳新人了,她还喝着苦药方子,想要孩子呢。

孟小娘看着新人如花似玉的脸,恨不得给划花了,最主要的是,这俩人说话,一股子吴侬软语的调子,声音细软,说话极慢,像是在央求什么。

正是孟小娘从前的口音。

只不过后来在盛京久住,周围不管夫人妾室说的都是盛京话,孟小娘觉得自己口音土气,废了好大功夫才改过来。

两位新人走起路来弱柳扶风,说话跟小兔子似的,听的人牙痒痒。

摆这么一副矫揉造作的样子给谁看呐!

新人年轻,每月拿不少银子,又知道府上大公子二姑娘定亲,对沈氏也一百个忠心。

苏氏倒是想生个孩子傍身,这样以后有个倚仗,但许秀心不太想要孩子,府里孩子多,她就是命苦之人,何必把孩子带到世上受苦。

许秀心觉得,她能有个容身之所就很好了,沈氏是她的恩人,她愿意为沈氏做事。

两位妾室进府第一日,燕国公就去了许氏那儿,在青玉苑待了三四日,又去落竹苑。

这回孟小娘借口六姑娘想爹爹,没把人截住。

燕国公甚至奇怪,怎么总想爹爹,都四岁了,一直长不大怎么办。

孟小娘气得发疯,连带着肚子有点疼,她摸着肚子慌了神,忙让竹枝去外面请大夫。

这若是有了,她也不是没得争,孟小娘松了口气,老老实实回床上躺着。

过了一个多时辰,大夫进府,只不过大夫诊治就是岔气了,连药都不用吃。

孟小娘不信,“您再看看,我吃那副方子有一个月,不可能还没消息。”

大夫道:“这生孩子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不单单是吃几副方子就管用的。”

孟小娘挥挥手,让丫鬟送大夫出去,以前来她院里都怀不上,现在被两个小妖精勾了去,她就更不可能怀上了。

孟小娘对沈氏的恨意很快就转移到两个妾室身上。

她觉得做正室的,就算明面做的再好也不可能操心给夫君纳妾,所以说纳妾是燕国公的主意,嫌她年老色衰,厌烦了,想要新人了。

是新进府的两人分走了她的宠爱,冤有头债有主,她得先对付这两个小妖精。

沈氏这头一下子轻巧了不少,她觉得孟小娘都顺眼了许多。

燕国公不在正院,她也自在。

孟小娘倒是使过几次手段,燕国公在落竹苑多,落竹苑离锦华苑又近,苏巧慧专心侍奉燕国公,想抓紧怀个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孟小娘就算有心也无力。

而许秀心就更不出门了,除了请安就是在屋里绣东西,性子也呆板,燕国公只最开始去了几天,后头都在苏氏那儿。

府上妾室小打小闹,沈氏看在眼里,但没出手管,她给燕国公纳妾不就是为了这个吗,管岂不是多此一举。

至于苏小娘有野心,沈氏觉得也无妨,没野心怎么和孟小娘斗。

天气转凉,府里又开始做秋衣了,一年四季一个轮回,也不知还要在这宅子里待多久。

沈氏如今闲下来,倒是有闲工夫挑挑各府送来的帖子,选一两个去赴宴。

沈氏挑了两个,一个是靖安侯府,她嫂子递来的帖子,说是去城外看荷花。

等八月底荷花就开败了,再没得看,趁夏末几日看看,如今有残荷,还能钓螃蟹,很有趣味。

沈氏已经许久没参加宴会了,这回带着两个女儿去,燕明月这阵子还算乖巧,今年十二岁,等明年后年就该考虑亲事了,也带去见见人。

带太多人去也不行,所以燕明茹就留在府中了。

盛京世家里庶女的婚事,有嫁给世家庶子的,也有去高门做继室的,若品性极佳,嫁给嫡子也无妨,只要婆家不计较这些就好。

燕明月只要懂事乖巧些,沈氏不会在亲事上为难她。

另一份是长公主递来的帖子,九月初三秋英宴,秋英也是菊花,有句诗叫“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但世家夫人想看菊花,也不必非等到九月初八。

靖安侯府和长公主府在燕明轩燕明玉定亲时都来人了,估计宴会还会请别的人,沈氏到时问问许静姝去不去,若是楚铮不上学,那也一道去。

赏荷花的日子在月底,正是放假的日子,燕明荞也不用请假了,换了身新衣裳,一早跟着沈氏出门去了。

许静姝没来,这阵子在府里学规矩,还没学好,安阳侯夫人不想放女儿出门。

适逢书院放假,马车里还坐着楚铮,楚铮原是不想看花,但又想和燕明荞玩儿,也想跟着沈氏燕明玉吃饭,所以还是过来了。

就是看着不大高兴,嘴里小声嘟囔道:“我一个大男人,看什么花啊。”

沈氏被这调子逗得一笑,“你还不够十岁呢,哪儿算得上是大男人。”

燕明玉捂唇笑了笑,笑得楚铮都不好意思了。

燕明荞道:“小世子,就算是男子,也能看花爱花的,有文章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静植’,是说喜欢莲花的品格。也有人爱菊爱牡丹,文人墨客也爱梅花,喜欢花没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