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能看见正确的怪谈规则[无限](513)

作者: 恬然天然 阅读记录

九、不要让任何人进入你的房间,无论你是否认识对方。

十、如果第二天在门口看到折叠整齐的服装,请穿上之后再出门。如果是凌乱的服装,请不要触碰,打电话叫巡逻队过来处理。等巡逻队将衣服拿走后方可出门。

十一、房间内配备电脑、电视机、冰箱等电器,但没有配备监视器。发现监视器后,迅速找到巡逻队将事情告知对方。

十二、房间里有便携式相机,可以携带记录日常生活。

十三、社区内配有餐厅、超市、健身房,可以自行探索。

十四、你不会在小区内看到身着红衣的居民,一旦发现应立刻远离并告知巡逻队。

十五、居民不可离开小区,除非参加欢送会。

十六、每周日小区都会进行欢送会,感兴趣的居民可以来参加。

十七、欢送会的内容取决于居民自己。

这份规则里的标红规则一共只有四条,意外的非常少。

第一个错误之处是第七条,错误之处是[小区内不存在地下室]、[并在当日vlog里记录该片段]这两句话。

其中后者非常奇怪,为什么遇到这种人不要写在vlog中呢?vlog是会被所有人看见的,那么是不是说明居民中有人会因为这样的消息而做些什么?

从第七条规则的其他话来看,去地下室是危险的。至少和告知这件事情的人一起去地下室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第二个标红的是第十条规则,最后一句话[等巡逻队将衣服拿走后方可出门。]是红色的。

难得的,苏容想不明白这条规则有什么问题。让巡逻队来处理是对的,但是巡逻队拿走衣服之后就可以出门却是错的。

那么就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巡逻队处理凌乱衣服的方法不应该是拿走,而应该是别的什么,例如烧掉之类的。而第二种可能则是巡逻队拿走衣服之后,她也不能出门。

但如果是第二种的话,她总不可能一整天都不出门吧?

第十四条规则没什么好说的,而第十五条规则一整条都是错误的,这就很有意思。它有可能是在表明参加欢送会不是离开小区的唯一方法,也有可能是在告诉调查员,欢送会并不能让他们离开。

纵观这份规则整体,除去红色的错误内容之外,还有很多是苏容觉得很值得深究的。

前两条规则都在表明居民应该讲礼貌,第一条主打的是暴力行为,而第二条主打的是礼貌行为。那么它们有什么必要被分成两条规则来写?

从第三条中可以看出一个隐藏信息,那就是巡逻队不太受前两条规则的影响,他们好像是可以使用暴力的。而且在这个规则怪谈中应该很强,有规则的保护,绝对不能惹。

第四、五条规则非常新颖,之前苏容遇到的规则怪谈,基本都远离网络,手机都没有,更别提电脑了。

这个规则怪谈竟然要上传vlog,还有什么点赞最多给奖励的制度,难道是考验调查员的剪辑手艺吗?

规则怪谈不可能搞这些有的没的,这对大部分根本没学过剪辑的调查员不公平。所以点赞数应该和剪辑的精美程度没什么关系,至少没有决定性关系。

那到底什么样的vlog会更受欢迎,点赞更多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视频这种东西,肯定是当日发的越早越占优势。早上九点发的vlog,就算内容无聊,也总比晚上九点发的东西能收获点赞的几率更高,毕竟人家已经在网站上挂了一整天了。

那么想要获得更高的点赞,就势必要尽早发。或者说,发视频的最好时机一定是凌晨十二点一到就发表,一点不吃亏。

但是众所周知,规则怪谈里的凌晨十二点,那可谓是百鬼夜行,危险至极。房间里的确相对安全,但也只是相对而已。谁知道会不会有诡异顺着网线找过来?

要么就吃点亏,早上五点之后再发,要么就冒险,直接零点发视频。这其中的利弊需要调查员自己衡量。

不过第一天应该不会竞争太激烈,因为大家也不知道第五条规则里所谓的“特权”是什么。冒完险要是得不偿失,那岂不是很亏?

第六条规则显然就很残酷了,后十名淘汰,这个规则怪谈里加上原住民有多少人?别等到第四天,所有人都一起淘汰了。

不过这应该有解法,因为规则怪谈不可能完全不给调查员留活路。苏容猜测,如果有超过十个人都是最低分,那么可能这些人就都不用淘汰了。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要实操的话,恐怕还有的商量。

往下看,第九条规则也非常有深意。如果说不让陌生人进房间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不清楚陌生人的品性,但是为什么也不让熟人进房间呢?

这份规则肯定是清楚调查员的熟人一定也是调查员的,那么,不让调查员进房间,只能说明两种可能。

要么调查员当中其实有卧底,他们有不一样的任务,且和普通调查员是相反的,所以不能让他们进房间。

要么有一部分调查员会在进行规则怪谈的途中被替换,而被替换的家伙是坏人,所以规则才会有此提醒。

但无论是哪一种,第九条规则的出现,都意味着他们不能完全相信调查员,他们之间不只有明面上的点赞竞争关系,背地里可能还隐藏着一些龌龊。

后面的规则倒是没什么可说的,无论是电脑还是监视器之类的元素,都是在这个规则怪谈开始之前就已经被探测到的。

这里面一定藏着陷阱,但具体陷阱在哪,还得亲身体验过才能知道。

苏容走到电脑旁边,按下开机键,随后注意到桌子上还摆了个东西。这是一个非常薄的小相机,大概只有小拇指那么宽,四分之一个巴掌大小。

研究了一下,相机电量是满电。正常相机满电能用很久,这种相机苏容不了解,但起码半天肯定是能撑过去的。等晚上回来的时候再看看电量,大概就能推算出来。

很快她又从侧面抽出一个U盘来,是相机自带,用来存储的。很明显这就是规则上说用来记录生活的便携式相机,的确方便。

想了想,苏容直接把这个相机绑在了脑袋上。她这个造型是单马尾辫,用发绳把相机和马尾绑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戴了一个相机样式的发卡一样。

试了几次,这个角度拍摄的很清晰,苏容这才放下心来,看向已经被打开的电脑。

电脑被清理的很干净,完全格式化了。界面上除了基础的电脑功能之外,就留下了一个APP,下面显示APP的名字是“迷迭香社区交流平台”。

苏容点进去,因为自己是个新身份,所以需要注册。想了想,她给自己取名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八旬老太”。

这名字肯定没人能认出来她是谁吧?她满意的点点头,点击确定,进入了APP页面。

这里面看上去很类似于外面的短视频平台,最下面的中间位置是一个加号,点击之后可以上传自己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