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之福运炮灰(130)+番外

等周夫子一走,便有个孩子朝着顾佳年走来:“顾师兄,这句话我有些不懂,你可以教我吗?”

顾佳年也很是耐心,一一讲解。

他比周夫子和气,讲解的时候也更加通俗易懂,很快那学生便听懂了。

“多谢顾师兄。”

“不客气,相互帮忙是应该的。”

其实他也就比人大了两岁,倒是很有师兄的架势。

“呦,我家宝儿又在好为人师了?”

一道声音传来,顾佳年有些喜出望外:“鸿宝?今天你怎么有空过来?”

去年田老爷终于认清楚自家儿子没有读书的天分,再送他去读书也是浪费时间,于是将十五岁的田鸿宝带回家,压着他学着做生意。

田鸿宝又是苦不堪言,但也拿老爹没办法,得了空就要找顾佳年诉苦。

因为长高了一些,或许做生意也劳心费神,田鸿宝看着还瘦了一些,不过精神不错。

“当然是来看你的,走,今天我送你回家。”

上了马车,田鸿宝便问:“佳年,你是不是马上就要出发去青城府了?”

顾佳年点头:“虽然院试在八月份,但总得提前一些时间到,修整修整,以防万一。”

田鸿宝便道:“正好我家有商队要去青城府,也是这几天,不如咱们同行?”

“那当然好,路上还能有个照顾。”

顾佳年说完,又发现不对:“你也去吗?少东家亲自出门?”

田鸿宝哈哈一笑:“我早就在临川府待的不耐烦了,可惜我娘总是不许我出远门。”

“这次我爹也去,又是去青城府,我娘才好不容易答应了。”

顾佳年一听也很高兴:“那太好了,咱俩还能做个伴。”

“那就这么说好了。”

等到了城门口,顾延年早早的在这边等着。

马上就要满二十岁的顾延年,不知听谁说留胡子才男人,下巴上留着一堆胡渣,看着简直老了十岁。

因为常年练武,他往那儿一站又高又壮,留着胡子更像一头熊。

“鸿宝也来了。”

“延年大哥,我想伯母的手艺了,去你家蹭一顿饭。”

“想吃随时都来。”

两人也熟络的很,田鸿宝甚至还问:“等宝儿考完回来,延年大哥就得办喜事了吧?”

顾延年嘿嘿一笑:“哎,我不着急,只是再不办就得交税了,只能先办了。”

顾佳年在旁边戳穿自家大哥:“也不知道是谁整天往赵伯伯家跑,恨不得住在人家院子里。”

“那是去帮忙的,我可没别的心思。”

俩小孩对视一眼,都大笑起来。

顾延年瞪了他们一眼,见他们不但不收敛,反倒是笑得更欢了,哼哼道:“宝儿还小,但是鸿宝也快到年纪了吧,哼,到时候我可要笑回来。”

田鸿宝大言不惭道:“我才不会急着娶媳妇。”

“呦,还挺嘴硬。”顾延年才不信。

这几年他算是知道了,人到了年纪就想媳妇,就跟他似的,整天琢磨着早点把未来媳妇娶回家。

哼,两个不知所谓的小屁孩,到时候就知道厉害。

等到了顾家,田鸿宝下车叫了人,第一件事是往后院钻。

顾家的兔子繁殖的快,如今后院已经大变样,单独划出一个区域来养兔子。

依旧是顾喜年负责,她特别喜欢养小动物,家里头的鸡鸭鹅和兔子都是她来负责。

当然,顾喜年养小动物不是为了玩,而是为了吃和卖钱。

“怎么又多了一笼?”

田鸿宝拎着一只小兔子看了看,评价道:“还是你家的兔子养得好,皮厚肉肥,我爹说了,等这一批出笼一定要先卖给他。”

“田老爷愿意照顾我家生意,那就没有不答应的。”

说话的是顾喜年,她如今也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这会儿正挎着一只肥兔子,笑着说:“早知道你来,这只给你炒着吃。”

“那就谢谢喜年姐姐了。”田鸿宝一想到兔子的美味,一口答应下来。

家里来客人,顾家上下都高兴,收拾了满满当当一桌子好酒好菜。

不只是自己吃,还给赵村长家送了一碗兔肉过去。

跑腿的自然是顾延年,回来的时候又带了一碗红烧鱼,一看就知道是赵晚晴的手艺。

田鸿宝吃得嘴角流油,约好了出发的时间,他才回家去了。

蒋氏最喜欢他,一直把人送到了村口才舍得回去。

“娘,你就这么喜欢鸿宝?”顾佳年都有些吃味了。

蒋氏笑道:“鸿宝这孩子实诚,这些年对你对咱家也照顾,说话嘴还甜,娘当然喜欢。”

“不过最重要的是,鸿宝是我家宝儿的好友,娘当然要好好招待。”

顾佳年笑起来:“就知道娘最疼我。”

蒋氏摇了摇头:“这么大人了还撒娇。”

“你这一次去青城府没跟上张家,娘心底还担心,现在能跟着田家商队一起走,娘就安心多了。”

“是啊,鸿宝总是很照顾我。”顾佳年也很珍惜这个同窗好友。

一回到家,蒋氏又开始收拾起他们要带的行囊来。

顾老爹一看,忍不住说:“跟上次差不多就行了,你都收拾了半个月了。”

蒋氏叹了口气:“我总怕落下什么东西。”

“落下也没什么,我带着银子呢,青城府什么买不到?”

顾老爹有说这话的底气,这几年顾家又是做生意,又是卖兔子,老大还当了衙役有俸禄,再加上风调雨顺大丰收,家里头攒下不少银子。

蒋氏瞪了他一眼:“外头买的,能有用习惯的顺手吗?”

“对了,被子还得准备一条厚一点的,秋天容易一下子冷下来。”

顾老弟拿她没办法。

“老大的婚事也可以操办起来了,等我们从青城府回来正好就办。”

这是他们之前就商量好的,再晚俩孩子就要交税了,要不是赵村长舍不得女儿,其实去年就该成亲了。

蒋氏一听,笑道:“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就等你们回来。”

说完停顿了一下,感叹道:“一眨眼的功夫我们都要娶媳妇了,老喽。”

顾老爹却说:“你认老,我可不认,我还得送宝儿去京城考状元呢。”

“你这老头子……”蒋氏无奈摇头。

心底却想起一桩烦心事:“老大的婚事有着落,老二这边却找不到合适的人家。”

顾喜年只比赵晚晴小一岁,其实早该相看了。

这几年蒋氏也暗地里看过几家,但总有不满意的地方。

她心底觉得女儿跟儿子不一样,嫁出去总是受委屈,再遇上不合适的人家,那一辈子都毁了。

所以在女儿的婚事上分外谨慎,总想着找一个四角俱全的。

顾老爹却说:“不急,等宝儿考完再说。”

“你的意思是?”

“要是宝儿能考中了,喜年有个秀才弟弟,婚事就好说多了。”

蒋氏一琢磨也是,临了又说了一句:“可惜鸿宝比喜年还小了两岁,不然多好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