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之福运炮灰(37)+番外

“那怎么办,宝儿不会有事儿吧?”蒋氏说着眼泪就往下掉。

程老头迅速开了药:“先用温水给他擦擦身体,把温度降下去。”

“我房间有一些常用的草药,能先凑一个方子给他服下,等明日再去城里抓药。”

顾老爹连忙去烧水。

顾延年与顾喜年也被吵醒,瞧见弟弟烧得脸颊通红,更是担心的不得了。

幸好这高烧来势汹汹,在擦洗服药之后,顾佳年的情况就稳定了许多。

蒋氏替他擦洗的时候意外发现,顾佳年胸口的司南佩居然是暖洋洋的,握在手中很是温润。

听说人养玉,玉也能养人,蒋氏小心翼翼的将司南佩放了回去。

程老头再次把脉:“只要后半夜没再烧起来,问题就不大。”

想了想,他又说道:“不只是宝儿,你们在逃难路上都吃了不少苦头,身体亏空的厉害,之前顾老弟晕过去也是因为这个。”

“趁着明日进城,不如多抓一些药,每个人都吃一些,调养一下身体。”

之前顾家拿不出银子来,程老头虽然心中担心,但也无可奈何。

如今有了银子,他自然不希望顾家人落下病根。

顾老头一口答应下来:“不只是我们,老哥你也要好好调养身体,我们都得健健康康的。”

等顾佳年的情况安稳一些,顾老爹便让其他人回房睡觉,这边有他们夫妻看着就可。

蒋氏时不时摸着儿子的脸颊,确保他没有再烧起来。

顾老爹坐在旁边看着,忽然叹了口气。

“他爹,程老哥不是说宝儿没事了吗?”蒋氏疑惑。

顾老爹却说:“宝儿他娘,你觉不觉得——每次咱家有什么好运气,宝儿都要遭难。”

蒋氏脸色一变。

顾老爹继续说:“宝儿发现了水和能吃的,自己就差点被抢走当了两脚羊。”

“你跟喜年生病好起来那次,宝儿被秦家小子追着打。”

“咱发现板栗,救了晴晴,宝儿跌下山坡。”

“每次咱有什么好运气,宝儿就会受难,你说宝儿会不会替全家挡着难?”

蒋氏顺着这话慢慢想,越想越觉得如此。

“难怪这次咱家前脚刚得了银子,后脚宝儿便开始生病,他自打出生身体就好,一路上都没生病,偏偏现在病了。”

“还有兔子和野猪,我只以为是老大捉到的,现在向来,老大每次都说它们是自己撞上来的。”

“不是自己撞上来,是宝儿的福气引来的。”

夫妻俩南辕北辙的推论,倒是跟事实真相意外的贴合。

顾老爹又说:“以前听人说,有些孩子福气大,能庇护家人,可咱们用了宝儿的福气,那宝儿的福气岂不就变小了。”

蒋氏一颗心都吊起来。

她自然也希望全家过得好,可这要用最疼爱的幺儿来换,她也是万万不肯的。

蒋氏咬牙道:“他爹,等宝儿好了,咱就想办法送他读书。”

“宝儿已经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咱们更不能拖累了他。”

夫妻俩对视一眼,达成了一致。

因为生病而迷迷糊糊的顾佳年,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已经被定下。

他此刻觉得浑身暖洋洋的,周围一片金光。

【神仙大人,是你来找我玩了吗?】

他朝着前面跑去,金光散去,忽然看见了一个热闹的场景。

玉丝鞭袅散天香,十里栏干簇艳粧。

顾佳年忽然觉得,那个骑着高头大马,穿着锦绣官服的年轻人就是他。

睡梦中的孩子,嘴角忍不住扬起笑容来。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顾佳年这一病,从年尾一直病到了年头才好。

这期间,顾老爹跟着赵村长去了一趟衙门,终于将户籍落了下来。

从今往后,他们就是梅溪村的人。

虽然不能分良田,却可以在村庄附近开荒,开荒养三年,那田地就是他们自己的。

梅溪村的冬天果然很冷,几场大雪落下来,顾家人只能躲在家中猫冬。

幸而有足够的棉衣棉被和柴火,倒是也不难熬。

程老头趁机买了些药材,为顾家人调养身体,务必要在春忙之前让他们变得健健康康。

顾家夫妻心疼银子,但也知道身体是本钱,咬牙掏了。

等到来年,乡间地里能看见绿色的时候,顾家人被养得脸色红润,再也看不出难民的影子来。

土地化冻,顾老爹却忙不迭的带着儿子开始开荒。

一个壮丁最多能开三亩地,女人跟孩子则只有一亩,这是新朝刚立才有的优待。

他们家的人全算上,满打满算能够开十二亩地。

当然,如今家里只有顾老爹与蒋氏、顾延年勉强能当劳力,他们没办法开荒这么多。

顾老爹想了想,便决定先开五亩地,再多他们忙不过来。

虽然手里有银子,但顾家花起来十分当心,免得招人眼。

春忙是个体力活,顾佳年年纪小,大病初愈,夫妻俩自然舍不得使唤。

便哄着孩子留在家中,时不时给他们送个水。

于是梅溪村里,春忙的农人便能瞧见小小的人儿,抱着能有他半个身体大的竹篮子,迈着小步子去给爹娘送水喝。

“宝儿,又去给你爹娘送水吗?”刘家媳妇忍不住打趣。

顾佳年便问:“是呀,婶婶要不要喝水?”

“婶婶不渴,快去吧。”

等孩子走远了,刘家媳妇便说:“顾家这孩子真孝顺,长得也好,说话更讨喜,瞧得人心底喜欢。”

“刘家的你眼馋了,眼馋自己再生一个。”

刘家媳妇直摇头:“可算了吧,就我家那几个兔崽子哪儿有这么贴心的时候。”

顾佳年到了地头,喊道:“爹,娘,程伯伯,大哥,二姐,快喝水。”

顾老爹直起腰杆,笑道:“都过来喝口水歇一歇。”

顾延年一屁股坐下来:“开荒也太折腾人了。”

“想想到时候就能种地,有粮食吃,就不觉得折腾了。”

顾喜年跟程老头只负责捡走荒地的石头,这活儿稍微轻松一些,但两人一个老,一个小,这会儿也满头大汗。

顾佳年见他们蹲下喝水,便跑到地里头,将石头一块块捡出来。

“宝儿,这儿会不会有笨兔子,我都馋肉了。”顾延年笑嘻嘻问。

顾佳年还没回答呢,蒋氏敲了一下儿子的脑门:“别使唤你弟弟,想吃肉娘给你买。”

顾老爹也说:“明天正好要进城,爹给你带回来。”

只要有肉吃,顾延年就高兴:“那可太好了。”

“爹,你进城做什么?”顾喜年奇怪的问道,农忙还没结束呢。

顾老爹笑了一声:“送宝儿去读书。”

“读书?”

几个人面面相觑,顾延年面露同情,顾佳年迷迷糊糊,倒是顾喜年有些羡慕。

爹娘定下来的事情,孩子们都没意见。

第二天一早,顾老爹将那张名帖仔仔细细的收好,带着小儿子出发了。